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长寿老人都喝“糁儿粥”(世界五大长寿之乡分别是哪里?)

佚名 2024-05-11 09:38:52

长寿老人都喝“糁儿粥”

在著名的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糁儿粥,米打底,常喝活到九十几。”想长寿,快学学吧。

长寿老人爱喝“糁儿粥”

据如皋市长寿研究所调查,本地百岁老人中74%的人每天两顿稀粥,都以玉米粥为主。所谓的“糁儿粥”,说的就是玉米碴子粥。玉米成熟后,上磨粉碎成小颗粒,大约是放在手里有沙粒感的大小,也可磨成很细的面粉状,吃的时候烧开了水,一手拿勺子,一手把玉米糁均匀的撒入锅内,边撒边搅匀。“米打底”,说的则是在玉米碴里掺杂白米来熬粥。 这样的玉米粥,究竟跟长寿有多大联系呢?玉米是种富含多重营养的粗粮,对于现在以精米白面为主导的饮食习惯,它是种很好的调剂和补充。德国营养保健协会曾对多种常见主食进行营养分析,发现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研究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同时,玉米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有效预防心脏病、癌症。

把玉米碴熬成粥,还有助人体补充水分。生理学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这不仅使尿量减少,还会使皮肤功能减退,汗腺分泌减少,影响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熬粥前,可提前把玉米碴用水泡一会儿,这样好熟,还省火。如果消化功能不好,也可以选择玉米面,只需在水沸腾后下锅即可。“米打底”,实际上是个粗细粮搭配的问题。除大米外,还可在粥里加点豆类,使营养更全面。

长寿老人握力步速有讲究

当然了,想长寿,光喝“糁儿粥”也不够,有研究显示,老人长寿可以测测三项。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加拿大医学会期刊》研究发现:老人手劲大小、蹲下再起身的敏捷程度、走路快慢跟长寿都有一定关系:握力越大,死亡风险越低;起身越敏捷,也越长寿;走路步速快的人也往往更长寿。

“这些研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刘欣表示,因为人的握力反应了人整体肌肉的状态,以及整体的体质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握力不断增加,到了40岁达到顶峰,随后握力可能会有所下降,比如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能扛起50kg的重物,到了60岁他可能只能扛起30kg的重物,但是如果他长期保持肌肉的训练,握力将能保持在他年轻时的水准。

而蹲下再起身的敏捷程度和走路的快慢则反应的是一个人神经反应程度以及运动器官的灵敏度。如果这些能力退化,则可能反应的是运动机能的衰退、器官的衰退以及人整体的衰老。现在很多老人虽然活的很长寿,但是常常是久病缠身的不健康的长寿。

想知道自己的握力和敏捷度如何,刘欣主任建议,现在我们国家在每个大中城市都设立有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可以到自己所在城市的测试点进行体质测量。另外,他还给大家提供了自查走路速度的小方法:绿灯亮时,如果能顺利走到马路对面,就说明走路速率正常。如果过马路时走到一半红灯就亮了,需要在中间安全岛稍休息,等下一个绿灯亮了才能继续走到马路对面的,就要开始注意加强锻炼了。

想长寿还得多练捡豆子、交叉走

关于提高中老年人灵敏度,国家体育总局医院运动创伤外科主任李芳祥教授给大家的建议是多练习捡豆子和交叉走方格步。捡豆子的具体做法是把黄豆,绿豆,红豆各50粒混在一起,在规定时间内把他们分开捡出,放在盒子中,想进一步提高敏捷和协调性就用筷子来捡。交叉走方格步即走路时按着地上的方格交叉着走路。

现在好多老年人都有了运动的意识,到街上跳跳广场舞什么的都是很好的,但是大家似乎对肌肉训练存在误区从而较少进行一些肌肉的训练。刘欣主任提到,实际上所有年龄段的人,每周进行一到两次的肌肉训练,如哑铃、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运动都对身体有好处,可以增强握力,减少老年后产生肌少症、肌肉萎缩等情况发生。另外,老年人平时多练习快走、乒乓球、太极拳等需要移动重心的运动,也可以有效改善筋骨心肺状况,提高反应敏捷程度。

世界五大长寿之乡分别是哪里?

如皋全市人口144.56万人(2003年“如皋年鉴”),每平方千米人口数达978人,属中国乃至世界人口密度高的地区。 如皋是中国著名的长寿地区,全市人口年龄结构构成比全部超过了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长寿地区所规定的各项指标:2002年如皋80岁以上老年人40000多人;90岁以上老年人4600多人。全市人口平均寿命75.59岁,高于全国平均寿命(71岁)4.59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9.59岁,表明如皋已跨入长寿地区行列。 如皋市百岁老人数更是居全国同类地区之首。2002年如皋有百岁老人172人,近来逐年递增,2003年为195人,2004年为209人。2004年百岁老人数占总人口1.44人/万,远远高于联合国规定的长寿地区的标准(0.75/万),更高于我国公布的长寿之乡的国内标准(0.3/万)。 据2003年统计,我国百岁老人为17875人。国内另外两个长寿地区百岁老人数为:广西巴马69人;湖北钟祥48人。 一、如皋长寿现象源远流长 如皋历史悠久,如皋长寿现象亦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如皋历史上长寿名人有:三国时期军事家吕岱,92岁出任吴国大司马,享年97岁,葬于如皋林梓镇。北宋教育家胡瑗,花甲之年主持太学,被王安石尊为当朝“孔、孟”。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美学家、出版家、小说家和戏剧理论家李渔,古稀之年著有《词典》、《演习》,开中国戏曲理论之先河。明末清初文学家冒辟疆,享年83岁,被毛主席誉为“清兵入关后最有民族气节的人”。 清代大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了南宋淳熙三年李嵩从80岁起每年在紫牡丹花下连续祝寿30年,活到109岁。 明清以来记载如皋寿星的史料,主要是如皋县志。如皋名姓氏家谱或宗谱,钦准所印如皋乡土志(光绪31年奏本奉旨所印)等。 今天的中国长寿之乡——如皋,是历史长寿现象的延续和繁衍。 《如皋县志》不仅记载了数以千计长寿老人的姓名、年龄,还记载了长寿老人的家庭成员、本人简历以及个性特点等丰富史料。这些史料对于我们了解长寿历史、品读长寿文化、解释长寿现象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些史料是如皋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长寿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如皋长寿现象不仅见诸历史上的文字记载,如皋街巷、桥梁等建筑物的命名也记录了百岁老人的踪迹。如皋有百岁坊6处、百岁庄1处、百岁桥3座、百岁井2口、百岁巷1处,有记长寿、祈长寿、寓意长寿的寿山、寺庵6处。 二、如皋长寿现象引起国内外关注 如皋长寿现象,早就引起海内外媒体关注。自1997年中央电视台一、二、四套节目播放如皋十位百岁老人齐赴《千岁宴》后,加拿大《环球时报》、德国《世界报》等海外媒体先后来如皋采访。其中陈邦英老人在香港回归前夕,亲手制作100只香袋寄赠香港儿童,特首董建华专函致谢,一时传为佳话。1998年春节前,十位百岁寿星制作了“拜年贺卡”,借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向全国人民拜年,一度被国内外媒体广泛传播,引起国内老龄问题专家的重视。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来如皋对50位百岁寿星进行健康调查,专家们认为如皋地处平原地带,和我国大多数东部地区及部分中西部地区情况相近,对如皋长寿现象的研究,有可资借鉴作用。同年11月,香港《明报》根据国家人口普查资料统计结果报道,江苏如皋已与广西巴马、湖北钟祥、四川乐山、新疆克依、辽宁兴隆同列为全国六大长寿之乡。中国社科院刘岱岳教授致函该市,通报这一信息,如皋人如大梦初觉。平时他们只知道如皋长寿老人多,并不知道自己在全国长寿地区中所处的地位。如皋市委、市政府认为长寿现象是如皋人值得骄傲的事情,表明如皋经济、社会环境优越,应充分关注和挖掘这一资源,适时地向世人发出了“世界长寿养生福地”这一城市名片,更加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回应。张文范、邬沧萍、曾毅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相继来如皋作考察研究。 2002年10月首届“如皋·中国长寿文化节”成功举办,向世人充分地展示了长寿养生福地的迷人风采。105位百岁及高寿老人同赴“太平盛世万岁宴”,把长寿系列文化活动推向高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先例。 2003年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多次进驻如皋实地拍摄如皋长寿老人生活花絮和长寿文化活动,作为《夕阳红》开播10周年特别节目《今又重阳》的主背景和重头戏,让世人分享如皋长寿文化的乐趣,感悟如皋长寿现象的真谛。 三、影响如皋人长寿的因素 为探索如皋成为长寿地区的原因,2002年6月在该市四套班子的关心、支持下,“如皋市长寿研究会”成立了。长寿研究会成立两年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产生如皋长寿现象的相关因素,组织力量开展了调研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两年来的实践,他们有这样的两点认识: 1、如皋长寿现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最早记录如皋寿星的资料,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50多年。今天的百岁老人出身于上个世纪初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分析他(她)们的长寿奥妙时,必须把他(她)们放到百年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因此解读如皋长寿现象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要考虑现实的因素,又要考虑历史的因素。 2、如皋地处江海平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不具有封闭式的条件,因此形成如皋长寿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单一因素所能解释的,显然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更有长寿老人的自身原因。 经过两年多的调研,他们也初步认为影响如皋长寿现象的因素,有这样几个: (一)自然环境因素: 1、气温温和,舒适宜人。 如皋地处北纬32°00′—32°30′,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4.7℃,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7 .1℃,近40年中最低温度低于零下10℃的只有7天,大于35℃的平均每年仅有5.4天,可见,如皋气温温和,有利于人体生理机能正常发挥。 2、雨水充沛,湿度适中。 如皋常年降水量1056.8毫米左右,平均降水日数119.4天,大于50毫米的暴雨日数仅3.2天,常年平均相对湿度80%,舒适宜人,人们感觉心情开朗,精力充沛。 3、空气清新,绿色满园。 由于如皋气候条件优越,境内林木茂盛,绿色植被常年覆盖,至今境内有1500年的银杏树,850年的柏树,800多年的松树,300年的罗汉松、黄杨,300多年的五针松等,这些充满生机的“活化石”展示出如皋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如皋人重视环境绿化、庭院室内盆景摆制,有中国花木盆景之都美称。如皋普通农家都是“前有大树,后有大竹,中间才是堂屋”,把拥有林木多少看成是财富的象征,自古就有“人穷露肉,村穷露屋”的说法。如皋大地充满生机,满园绿色,美化了环境,陶冶了心情,净化了空气,增加了负离子的含量,对人的身体、心理都是一大享受。 4、河汊纵横,水质优良。 如皋境内水网密集,河汊纵横且与长江贯通,饮用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如皋人喝茶喜欢饮用“天水”,还爱用霍香、薄荷、牛舌头草(学名车前子)代茶叶,冲泡消夏,这些中药有去暑、健胃等保健功能。现在水井在农村还有,但城市已普遍饮用自来水,农村正在实施“清泉”工程,推广普及饮用自来水。根据历年来饮用水源调查资料表明,如皋饮用水源达标率为98.5%。所有化学指标一直保持Ⅰ—Ⅱ级标准内,人体所需的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锰、铁有微量超标。据文献资料,锰在人体内有趋脂作用,有抗癌、抗衰老作用,适量的高锰对人体健康是有利的。 5、土壤资源多样,物产丰富。 如皋土壤主要来源为长江冲积物,且受淮河冲积物的影响,使如皋土壤母质的矿物构成比较复杂,为土壤元素组成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复杂的土壤资源形成了如皋市丰富的种植基础资源,为如皋市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皋除了盛产稻米、麦类、玉米、豆类、薯类、花生等外,有许多久负盛名的土特产:如“如皋萝卜条”、“如皋黄酒”、“如皋火腿”、“如皋香肠”、“如皋肉松”、“白蒲茶干”、“林梓潮糕”等。 (二)社会人文因素 如皋人长寿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外,还有社会人文因素: 1、如皋民风淳厚,敬老爱老成风。据明朝嘉靖39年(1569年)出版的《如皋县志·风俗》,称如皋人“其性驯柔,其俗质实。民畏法而耻罪,士读书而循理。征科易集,讼狱稀简。……冠、昏、丧、祭,习尚俗礼,多俭约之风。”畏法耻罪,读书循理,讼狱稀简,生活俭约,这是当时如皋淳朴民风的真实写照。1933年《江苏省志稿》中说:全省民风普查,如皋被定为“淳厚”。“孝道”是华夏伦理道德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爱老的风尚在如皋代代相传。“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同是如皋的乡规民约。子女不把老人看成是累赘,而当成家庭的荣耀,家有高寿长者,子女在社会上就受到人们的尊重,这为老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了最佳的社会环境。 2002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爱老“八个一”的惠老工程,即:一项长寿补贴,年满10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享受长寿补贴80元;一瓶牛奶,年满9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天免费供应一瓶牛奶;一次体检,9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体检一次,100岁以上老人由市政府组织医务人员登门服务,90岁至99岁的老人由镇政府组织体检;一次慰问,市领导每年对百岁老人进行一次慰问;一次祝寿,对年满百岁的老人政府当年赠送一台彩电;一次褒奖,每年对有8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开展尊老敬老模范家庭评比活动,由政府给予褒奖,以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2、温暖家庭,益寿延年。 家庭应该是幸福和温馨的港湾,这对一般人是如此,对长寿老人更是如此。据调查,有94.1% 的如皋百岁老人与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等生活在一起。有的老人没有儿子,那么女儿女婿就承担起养老责任;有的儿子、女儿已经去世,孙子、外孙承担起责任;有的则由侄子、侄女负责。应当说,大多数人长寿老人能获得高寿,其后代确实是功不可没。他们对老人经济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保障,生活上给予照料,精神上给予慰藉。四代或五代同堂,儿孙绕膝,尊老爱幼,这正是如皋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也是老人能够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所谓“和睦家庭幸福多,幸福家庭长寿多”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三)长寿老人的自身因素。 2002年,如皋曾对全市119位百岁寿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简史、生活习惯、饮食、配偶、子女、长辈、兄妹、健康史等9大项82小项。调查结果显示如皋百岁寿星中有十多十少; 女性多(85%),男性少(15%) 经常喝酒的多(66.2%),吸烟的少(77%从不抽烟)。 文盲半盲的多(86.6%),高知识阶层的少(1人) 从事体力劳动的多,脑力劳动的少 百岁女寿星中生育子女的多(平均生育5.56个) 未曾生育的人少(7.3%) 兄弟姐妹中头胎长寿的多(40.5%) 胎次后的长寿概率小(二胎生30.4%,三胎生13.9%,四胎生7.6%,五胎生7.6%) 睡眠质量高的多(90%),失眠的少(2.5%) 饮食粗细搭配的多74%,偏食的少 未得过传染病的多(90%),得过传染病的少(2.3%) 百岁老人出生于上个世纪初前后,近百年来,他(她)们也曾经历过饥荒、战争和人为折腾,蒙受过灾难的折磨,他(她)们顽强地生存下来,没有刻意去追求长寿,却寿登人瑞。他们认为除了社会、自然等客观因素外,也有他(她)们自身的因素,跟他(她)们的遗传基因肯定有某种联系,跟他(她)们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 从上述的调查结果看,百岁老人生活习惯也是多种多样的,很难一概而论,但有两点是共同的。 一是粗茶淡饭。百岁老人饮食习惯以素为主,拒绝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如皋民谣说:“鱼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饮食方式一般是一天一干两稀,主食除大米、面粉外,还兼有玉米、麦类、薯类等杂粮,这种粗细搭配的食物结构为如皋人获得了多样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如皋俗语说得好“糁儿粥米打底,吃了能活90几。” 二是心态平和。在被调查的百岁老人中,绝大多数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人与事、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体现一种与人为善的豁达胸怀。除因耳聋、反应迟钝等原因,有一部分老人很少用语言表达感情外,情绪低落者极少。调查显示,百岁老人性格开朗,对待人间是非能够放得下、想得开,淡泊人生,与世无争,经常保持坦荡豁达的精神境界。他们的性情较为温和,无论在家庭还是邻里关系都比较融洽。古人云:“心不老,则人难老”。看来“心不老”确实是百岁寿星们赢得健康长寿的经验之谈

中老年人喝粥能否长寿 中老年人喝粥的好处

1 中老年人金秋必喝粥

很多人听到粥,就觉得只是养胃,秋季气候干燥,是最适合喝粥的季节,这时候喝粥养生不仅能延年益寿,还能更好的滋润肌肤,缓解秋燥。

糁儿粥每粥长寿

“玉米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黄金主食”,其中所含的“全能营养”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

曾对多种常见主食进行营养分析,发现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同时,玉米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有效预防心脏病、癌症。立秋后食用不但能祛秋燥,还有助于延缓衰老。

南瓜粥气血粥到

经过一个夏天的日照和生长,现在的南瓜正是营养最佳的时候。南瓜粥属温性,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

七菜粥福气粥全

菠菜、芹菜、芫荽、芥菜、韭菜、葱、蒜,一起放着煮粥,能够带来一年的福气。民间说:芹菜代表勤劳,大蒜代表会算钱,葱代表聪明,韭菜代表天长地久,芫荽代表缘分,芥菜代表新春发财。

营养学家发现:看似平常的七菜粥,其营养功效不容小视。七菜粥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健胃消食的功效:

菠菜含铁,芹菜能清热、降血脂,芫荽可发汗,芥菜能祛痰,而韭菜可以温肾助阳,葱则具有健胃杀菌的作用,大蒜还可促进胃液分泌。

小米粥胜过参汤

小米熬成的小米粥素有“代参汤”之美称。小米不仅有养胃的功能,还能助眠安神,对缓解压力、紧张很有效。所以:晚上睡不着觉,不妨喝点小米粥。生病后,产后以及体质虚弱者都可以服用,可以滋阴补血。一年四季均可服用。

小米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补血效果。另外由于小米未经大米那样的精制工序,所以保留了大部分的营养,其营养价值要比大米高很多。

红枣糯米粥高血压必吃

大枣、糯米同煮,再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对于食欲不振、慢性肠炎、高血压的人更适用。

用好两粥一饭,长寿不难

“两粥一饭”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早晚喝粥。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生活在如皋和巴马的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早晚都要喝粥。

早晨是脾胃值班的时间,此时喝粥养的是胃;

傍晚(17—19点)是“肾经当令”,此时喝粥,补肾事半功倍。

此外,老年人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着肾精不足的问题,傍晚喝粥,可起到补肾益精的作用。

因此:

中老年人早上可以喝点杂粮粥,能提神养气;养胃的话,山药粥最好。如果要补钙的,加点牛奶(豆浆)。

晚上喝点甜粥能镇静安神,如百合粥;黑豆粥补肾效果最佳。

粥不只是养胃,还是延年益寿的要诀,上面排行榜里的5碗粥,发给朋友们都看看!

情感散文:乡下没什么好吃的

乡下没什么好吃的?此言差矣!

节气夏至,水黛山青。

在乡下小住几日,听得最多一句便是乡人难抑自豪地一句:“乡下没什么好吃的。”

乡下没什么好吃的——

屋后的围墙,摘几根丝瓜,碧绿丁当。

旁边几株青梅树缀满果子,眼馋的踮脚一跳,枝头几个小巧青绿的果儿,一颗颗摘回去,先沸一道青梅茶。

鸭刚下了两只蛋,淡青色,热乎乎,锅台上一磕,打在花碗,搅碎入葱花,内蒸涨熟的蛋,虚虚松松,勺一调羹,软嫩香鲜。

井边有乡人用大锅支灶,舀入似泉水清香的井水,添干柴大火煮龙虾。别有滋味。

糁儿粥,香。玉米磨研的糁儿,咕噜咕噜沸了汆锅,熟了不急吃,让它自然凉。粥薄如水,装下了整片澄澈青空。

篱笆墙的紫葛叶好吃。绿莹莹,一寸一寸地掐,爆炒或拌豆腐。微漾汤色,若翠玉白翡。汉乐府就已有这种小雅:“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落葵这词雅得似有清凉古意,氲在乡人心间。

找把竹椅,坐在天井里吮螺蛳,妙。花椒八角“哗啦哗啦”爆炒,入生抽老抽,香醋黄酒,水煮。吮螺蛳需时间,也要耐心在那儿嗤溜嗤溜吸,原汁原味的乡野美味,除此之外,在哪儿体会?

傍晚时候有老人钓了半网小青虾,皮薄质软,几近透明。噢,醉虾吗,真是美。还有紫薯饼、木耳拌苦瓜……

摘一把桑椹,尝几个草莓,切几瓤西瓜。

乡下没什么好吃的。

此言差矣!这些都是乡间的鲜,居城里难品的小雅。

乡人在辛劳清苦的生活中,佐以自己的小雅怡然,小充实,小满足,小轻松,小嘚瑟,闲中得乐,嘴角含笑,抬头看那柳梢的月与檐角的星,生活亦给予他们仙味儿。

晚上有老人在竹椅上翘了二郎腿品茗吹风打盹儿,快乐赛神仙,但一点也不表露,待你与他攀谈几句,连连摆手:“乡下哪有什么好的!”

寻常小人物,小地方,小生活。你热爱它,生活亦会回馈你别处难觅的惊喜。

想到不久后又将和之别离,心中有失落不舍,但更多是充斥着热爱的喜悦,我所相信极目万里,尽青山眉黛。

当你对生活微笑,它亦是积极美好。

如皋长寿池还有吗

如皋市长寿池还有的,不过现在被当做遗址保护起来了。长寿池的地址是南通如皋市庆丰村一组61号。

如皋也被称为长寿之乡,如皋这座百余万人口的小城,拥有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就有6.8万人,9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多达1万多人,百岁老人有5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这也从另外一方面反应出,如皋是一座宜居之城,绿色之城。

如皋市,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

如皋市关于长寿:

关于长寿,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影响的,比如气温、土壤、水质、城市的和谐与否以及个人的良好习惯等等。一日之计始于晨,早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皋人不仅喜欢在家用早餐,还喜欢与三五好友一块到老字号用餐,而其中的长寿密码或许就藏在这早餐中。

一早来到如皋人常去的百年老店,眼前坐着的大多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人,每个人面前必有一碗玉米糁儿粥,足可见当地人对它的喜爱。

除了玉米糁外,如皋的茶干也非常出名,尤其是“三香斋”茶干,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茶干是高端的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以及十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喝茶时,一杯清茶,七八块茶干堪称绝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35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