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众所周知又可以称为老人节,也就是属于老人的节日,说到老人,它们的节日肯定跟身体是离不开的,无论饮食上,运动方面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这一天对老人也是比较关注,像南方一些地方会把这个也当做一个重要的节日来庆祝,会做一些美食为了团聚也为了老人,他们在这一天会去爬山,也就是俗话说的登高望远,以此来怀念亲人朋友,说到老人节,那么就借着重阳节来说一下重阳节老人养生攻略。
首先介绍一下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秋天大家都知道是多风而且干燥的季节,无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都比较容易上火,所以秋天的饮食比较适合吃一些润燥的食物,比如银耳、藕、梨、燕窝、蜂蜜、粳米等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葡萄、山楂、菠萝、柚子、柠檬等。秋季燥邪易伤人,除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外,对于确有阴伤之象,表现为口燥咽干、干咳痰少的人,可适当服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对于缓解老年人秋燥有良效。
接下来讲一下老年人外出锻炼还注意什么
一般老年人每天吃饭以后或者是早晨起床以后都会去散步,然而夏天过去了在秋天这个季节外出散步应该有什么注意的地方呢,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春捂秋冻”,大家会认为秋天冻着点应该对身体好吧,那么就不管了,不是说秋冻对身体好吗,那就少穿衣服,即使冷点也无所谓,这样就错了,秋冻也是因人而异的,假如有的老年人身体本来就不怎么好,还坚持早上起来穿的很少去散步,那样不仅起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反而把身体拖病了,受凉后反而容易引起内热外寒型的感冒。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也要注意,防止受凉后诱发心绞痛。
秋高气爽,是老年人户外锻炼的好时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收养的季节,老年人运动也应遵循这一规律,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老年人要根据自身体质情况和身体状态,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
以上介绍的是关于重阳节老人的一些保健方法,其实都是身边经常发生而且注意不到的事情,只要细心一点把这些注意事项都告诉老人,讲清楚就可能会避免老人在这个多事之秋有点什么事情,所以借着重阳节的这个机会跟老人多相处一些,给老人讲解一下生活中本就应该注意到的小细节,如果老人本来身体就有点不好,在这个季节更要多加注意,锻炼虽好也不要贪凉
金秋季节,结伴郊游,登高饮酒赏菊有利于老人健身体、舒情志。在这老年人的节日里,咱们来聊聊老年养生的有关问题。 登高 重阳节中养生保健的“法宝” 登高是古代重阳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主任杜发斌指出,传说古人登高的目的是避祸消灾,其实秋日登高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登高体现了养生中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理念。 重阳节是在深秋接近初冬的时节,其气候特点是:光照减少,日短夜长,气温下降,温差增大,空气干燥,湿度偏低。大自然的变化使人体也发生相应变化:自然界万物凋零,秋风肃杀,让人徒生悲凉,产生抑郁之感。从中医角度而言,秋风一起,人体的气血会跟着季节开始由体表行往内脏。秋与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因此秋季容易干燥,易患咳嗽等肺系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讲,秋季由于气温下降及空气干燥,会降低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增加细小支气管阻力,减少粘膜纤毛运动,使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增多;另外,气温下降,四肢,尤其足部远端毛细血管收缩,使得皮肤温度下降;还有,由于血压升高,血粘度增高,人体代谢增加,心脏耗氧增多,易促发心脑血管疾病;腹部及背部受寒也会诱使胃炎、溃疡发作等。 在这样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体生理变化中,登高充分地发挥其不可多得的作用。 通过登高,首先能够让人主动适应气候的变化,增强人的适应性,因为秋季高山的空气温度会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加之山体温度受小气候影响也难以预料,所以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频繁的变化能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积极的应对状态,从而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帮助人体的气血运行,同时,山林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多,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利。 其次,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的作用包括了: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从而减少和防止肺部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还有,秋日登高可以调节人的心情,减少抑郁。在登高的过程中,由于有阳光的抚慰,有自然的熏陶,自然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杜主任建议,老人们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要充分地享受阳光,享受自然。 饮食调理 饮菊花酒能养生防病 杜发斌主任指出,重阳节饮菊花酒是一种养生、防病的好方法,因为菊花酒可以增加血液循环,防止疾病的发生。另外,秋季多燥,易于伤肺,所以这个季节可以食用一些秋梨膏。秋梨膏具有生津、降火、养阴、润肺等功效。 此外,有条件登高采茱萸者,还可用鲜萸肉加以糖、蜜、酒浸汁,做成健身饮料。
九月初九重阳节将至,当代人更愿意称其为老人节,并与传统的清明、中元及除夕节被看作是祭祖的日子。
“九九”即两阳相重,代表了长长久久,寄托了我们对老人们 健康 长寿的祝福。重阳即将到来,对老年朋友而言更应注重 养生 。
黄帝内经中《灵枢·天年》提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虚,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一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老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活质量上的,因此学会 养生 ,维护脏腑功能的强盛,保持气、血、精、神的充沛,才能长保生命的活力,也是老年朋友长寿的秘诀。那么重阳节前后该如何 养生 呢?
谨防秋燥
过完国庆后正式进入深秋时节,此时阳气正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气温自然也随之变低。要警惕秋燥引发旧疾。秋燥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复发,如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对于老年人来讲,更应做好润燥。
这里食疗药膳推荐沙参玉竹老鸭汤,选用老鸭一只洗净,沙参、玉竹各30克,一起放入砂锅内,文火煲1个小时以上,调味即可食用,以达到养阴清肺,润燥止咳的作用。
适当进补
秋季是进补好时节,现在多数的保健方式并非适宜老年人,因为之前文章提到,每个人体质不同,盲目进补可能适得其反,如要进补,最好请教中医医师及公共营养师。
这里推荐气血不足的老年人可以用的药膳归芪煨鸡,仔鸡一只洗净,黄芪30克,当归、党参15克,大枣10克,做法同上。
平缓运动
许多老人在国庆出游后仍不尽兴,会选择在重阳节“登高”,那么我们要注意的是深秋是更适合一些平缓运动的,不可选择出汗量大的运动方式。秋季主收敛,是“阳消阴长”的时节,出汗过多易损耗阳气,从而诱发疾病发生。
另外,重阳节前后,老年人不应蒙头睡觉,以免影响正常呼吸;少洗澡,洗澡时不宜使用碱性肥皂;做到多喝水,少流汗;要警惕因天气变化而导致老年痴呆症;保持一颗乐观开朗的心态。
现在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家也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纷纷开启了养生之路。不仅要自己养生,也要动员家人一起养生。九九重阳节是老人节,是倡导全民敬老爱老的节日,儿女们自然关心父母的健康。老人养生最好是要从饮食方面入手。
夏季的暑热散去,秋天已经到来,,气温也陡然降低,气候也很干燥。这个时候老年人就应该尽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适当进行润补,如玉米、百合、燕窝、梨、藕、豆浆、核桃、糯米等就是很不错的选择,都是滋阴润肺的食物。也要少吃一些辛味刺激的食材,如葱姜蒜、辣椒、韭菜等。多吃一些养阴、生津、润肺的水果和蔬菜,对身体健康有益处。
饮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菊花酒可以活血降脂、强身延年。菊花可以和养血柔肝,益肾润肺的桑椹一起泡茶,对养肝肺都有很好的效果。菊花的本身除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外,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变心肌缺血的效果。
在睡觉的时候也要注意,秋季夜里气温低、风大。如果凉风一直对着熟睡者的头部、面部吹,第二天醒来就容易头痛,而凉风如果吹在腹部,则易导致腹泻。所以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同时,秋季气候相对来说会比较干燥、要注意增加室内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多喝热水来缓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34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发现阴唇两边有硬的肉
下一篇: 重阳节老年人如何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