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膝关节置换术术前准备是什么,哪些情况不适合核磁共振

佚名 2024-05-11 00:45:59

膝关节置换术术前准备是什么,哪些情况不适合核磁共振

一、医生拒绝磁共振检查原因是什么

由于接受该手术的患者,在术以后常常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接受一些检查评估,其中常常会涉及磁共振检查。由于对于假体金属材料成分的不确定以及对于人工假体在磁场中反应的担心,很多医院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较为谨慎。因此,常常有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抱有疑问:我到底可以不可以做磁共振检查?

以下的这些患者,通常情况下是无法行磁共振检查的:

1、如有安置心脏起搏器、人工金属心脏瓣膜、电子耳蜗、化疗泵及胰岛素泵等药物泵、眼内金属异物等,禁止行磁共振检查。

2、脑内动脉瘤夹、冠脉支架、各种血管内支架和滤器、各种人工关节及假体、金属内固定器等属于相对禁忌症,经医生确认和排查后,可以择期检查。

3、宫内节育器可能在盆腔、腰椎等部位图像中产生伪影,如果受到影响,必要时必须将其取出后再进行磁共振检查。

4、极少数染发、纹眉、纹身的病人进行磁共振检查时相应部位可能产生发热等不适感觉,并可能对磁共振图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可以看出,人工关节是属于相对禁忌症,要判断关节置换后能不能做核磁共振,关键是看置换的人工关节是什么材质的。如果是不受磁场影响的材质,那么原则上是可以做MRI的。美国材料检测部门将人工关节分为三个等级:允许,条件允许和禁止。

二、膝关节置换术适应症是什么

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和功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者。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据报道50岁以上存在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病男性发病率35%,女性高达74%。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膝关节置换术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膝关节病变致顽固性疼痛,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1.绝对手术指征:

①55岁以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②类风湿性关节炎;

③创伤性关节炎;

④骨缺血坏死或肿瘤等病变所致的严重疼痛和(或)功能障碍。

2.相对手术指征:

①膝关节不稳;

②僵硬或畸形。

具体条件:

①膝关节面有破坏的明确X线或CT影像改变。

②关节功能明显受限,影响生活。

③有中度到重度持续性疼痛,长期保守治疗得不到有效改善。

④患者有迫切的需要及有长期康复的心理准备。

三、什么是核磁共振检查呢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

核磁共振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六类人群不适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即: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人、动脉瘤银夹结扎术的人、体内金属异物存留或金属假体的人、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幽闭恐惧症患者等。不能把监护仪器、抢救器材等带进核磁共振检查室。另外,怀孕不到3个月的孕妇,最好也不要做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目前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

四、膝关节置换术禁忌症和术前准备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①活动性感染;

②屈肌功能障碍,不能主动屈膝;

③无症状的膝关节强直;

④神经性关节炎。

2.相对禁忌证:

①既往股骨、胫骨有骨髓炎史;

②膝关节明显血供不足;

③病人有过高的生理或职业要求;

④一般情况差,严重骨质疏松,过度肥胖。主要是局部或全身性感染、膝关节周围极度肌肉萎缩、极其严重的心肺等全身性疾病及神经营养不良性关节病。过度肥胖、年纪偏轻和患者不能合作为相对手术禁忌证。

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病人进行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凝、输血前全套、心电图、X线胸片、B超等检查

2.特殊准备:

①体格检查:评估软组织情况:皮肤是否感染?瘢痕挛缩?膝关节的活动度,内、外侧副韧带的张力,是否存在内、外翻畸形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的范围。

②下肢血管彩超。因需要长时间阻断下肢血流,故需评估风险。

③X线片:下肢负重位全长、膝关节侧位、髌骨轴位片。

3.根据术前X线测量预判选择假体的大小。了解手术前经常服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等是否需要在手术前停药。

4.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增强患者的对手术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5.术前皮肤准备、输血准备、药物皮肤试验等。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水4小时,防止术中因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膝关节置换手术有哪些并发症?要如何避免呢?

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一个大手术,因此也有可能会发生并发症,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膝关节置换手术主要的并发症是由于感染,主要包括早期的感染以及晚期感染。第二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膝关节术后血栓 ,经过缓慢的发展,很可能会出现静脉血栓综合症。第三种并发症主要会造成人们的膝关节活动受到限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够让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膝关节感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通常会以三个月为限,在三个月以内就是早期感染,如果在三个月以后发现,就不属于早期感染。膝关节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下肢血栓或者腹主静脉血栓,这种血栓的发生率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比较严重。血栓本身并不难治疗,但是如果血栓掉下来,就很有可能会栓进肺里,这很有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

如果人们一旦出现血栓掉下来的情况,就很有可能会发现膝关节肺栓塞,那么患者的生命就很难以抢救,会很容易发生猝死。如果人们在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之后,并没有得到充足的复检,就很有可能会让人们的膝关节活动受到了限制,而且会出现僵直的情况,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日后的生活,会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不方便,因此需要人们格外注意。

人们在做完手术之后也有可能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医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施救措施,来使病人的治愈率提升。人们还有可能会出现假体松动的情况,这种症状出现与多种原因有关,如果存在着不正确应力负荷或者是过早的进行活动,就很有可能会让人们使用假体不便,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好的感受。人们不能够过度使用自己的膝关节,否则会出现假体松动。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适合哪些关节疾病?—作者:黄遂柱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已经成为临床上解决严重膝关节病变的常见手术,主要用于严重的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伴有或不伴有明显畸形,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者。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手术,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一个更换“零件”的手术,就是将损坏的膝关节更换为人工的膝关节(又称为人工假体),所谓表面置换术就是仅仅将膝关节的“关节面”换掉,而构成膝关节的大部分骨质和周围的韧带是保留的。所以说,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主要解决的是关节面破坏的疾病,而构成关节的主要骨质和关节周围的韧带必须是正常的。由于人工膝关节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平均在20年左右,因此,按平均寿命80岁计算,我们主张60岁以后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比较合适。过早地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可能面临在有生之年进行关节翻修的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疾病 1、骨性关节炎 又称骨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百姓也常叫作骨质增生、骨刺,是常见的膝关节慢性疾病,也是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最常应用的疾病。该病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破坏和继发的骨质增生。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疼痛和不灵活,严重的情况下关节明显变形和失去行走功能。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有唇样的骨质增生。骨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其实全身各器官并不是同时“变老”的,个别器官会提前衰老。那么膝关节提前衰老,而其它器官功能良好者正是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最佳手术适应症。骨关节炎早期可以通过限制活动,口服药物,关节腔注射药物,理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晚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就需要做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侧关节间隙变窄,内侧关节面边缘骨刺形成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力线得以纠正 2 、创伤性关节炎 顾名思义是指膝关节受伤后继发的关节损害,大多数是由于关节面软骨、半月板、韧带损伤,造成关节面不平或塌陷、关节不稳、力线异常,从而使关节面受力不均,关节提前出现破坏。创伤性关节炎发病年龄比骨性关节炎要小,因此,不主张早期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而是要先进行保守治疗或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晚期关节面破坏严重者才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 3、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内科疾病(风湿科),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病损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可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侵犯手部小关节,但膝关节有时也会受累。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主要解决类风湿病晚期,膝关节已经明显变形,功能障碍严重的病人。 4、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比类风湿发病更年轻的疾病,以前曾经叫“中枢性类风湿”意思是脊柱和大关节受累为主。强直性脊柱炎在膝关节的表现就是关节强直,固定在一个畸形的位置,从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以内科治疗为主,晚期关节强直于畸形位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可以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 5 、其它 血友病性关节炎,关节面破坏严重者在凝血因子得到有效补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疼痛剧烈关节面破坏严重者可以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化脓性关节炎和关节结核,关节面破坏严重的病人在感染或结核控制2年以后,也可以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 总结一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主要是治疗关节面破坏的疾病,而关节的大部分骨质和关节周围的韧带必须正常。由于人工关节存在使用寿命的问题,所以不建议60岁之前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手术可以解决膝关节的疼痛、畸形和活动受限问题,但是关节不稳和无力不是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的适应症。手术后可以取得无痛行走的治疗效果,但不能跑跳及完全下蹲,对这几点患者朋友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另外,除了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以外,还有铰链膝关节置换和单髁置换,分别有不同的手术指证,以后有机会再向大家介绍。 (黄遂柱 河南省人民医院 骨科 副主任)

什么是置换关节手术?

我们知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到晚期,往往会出现软骨的大量破坏,那么关节疼痛非常明显,最终可能会引起关节的畸形,关节的功能受限,所以对这种晚期的膝关节,这种骨性关节炎的病例来讲,我们主要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它疼痛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关节的功能的问题和畸形的问题,那么我们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术,也就是膝关节的置换手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的膝关节置换手术又叫膝关节的表面置换手术,它的手术原理就是通过在膝关节的表面,破坏的软骨和没有破坏的软骨,我们将软骨表面给它去掉,保留它的软骨下骨,然后在软骨下骨做成一个膝关节结构的模型,然后我们再就是用金属的假体,把它套上膝关节的表面,然后来替代软骨和半月板的功能,从而达到膝关节的一个功能恢复,同时在做膝关节置换的时候,我们除了要恢复膝关节的解剖结构之外,还要恢复下肢的力线,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膝关节晚期的骨性关节炎的病人,往往会合并有膝关节明显的畸形,要么内翻畸形,要么外翻畸形,那我们通过膝关节置换手术,通过结构的矫正或者软组织的平衡,也要恢复它的膝关节的一个中立位,从而达到关节功能的更好的恢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28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