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科学家首度揭示h7n9感染临床规律性特征

妙手生春 2024-05-10 21:47:17

科学家首度揭示h7n9感染临床规律性特征

100%和90.1%的患者出现发热和咳嗽,绝大多数患者有严重的并发症;老人和男性得病比例更高、有基础疾病者更易死亡……来自中国7个省市30家医院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网站在线发表。论文通过对中国111位h7n9禽流感患者的分析,在全球首次揭示了h7n9感染的临床规律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h7n9似乎更容易侵袭老年人。在这111名来自中国的浙江、上海、江苏、河南等7省市的患者中,平均年龄61岁,其中65岁以上的占到42.3%,年龄最大的88岁。“这或许和中国的家庭大多由老人到菜场买菜的生活习惯有关。”这项研究的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说。拥有活禽交易摊点的菜场此前已经被证明,是h7n9病毒由活禽传染到人的主要来源。不过李兰娟认为,老年人免疫力差、比青壮年更容易遭受病毒入侵或是其中更为重要的原因。多发于老年人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在调查中被发现是造成呼吸窘迫并加剧病情进展的高危因素。论文的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海女医生还介绍,除发烧和咳嗽、咳痰、气急等明显的感染症状外,h7n9的感染者大多还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和急性肾损伤等,是导致危重患者数量众多和病死率高达27%的重要原因。研究还显示,男性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两倍。“但我们尚未就其是否与基因有关开展深入研究。”李兰娟院士坦言。h7n9型禽流感是中国于今年3月在全球首次报告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通报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中国内地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30例,其中死亡37例,康复76例。《新英格来自中国30家医疗机构的这项研究以111例的高样本分析量,为全球认识h7n9发病规律,建立规范的诊疗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持。除介绍患者的临床特征外,研究人员还对相关的病史进程和治疗手段进行了总结归纳。与其他禽流感病毒相比,h7n9病毒更为凶险。研究表明,从患者起病到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平均时间为7天,从起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4天。在纳入研究范围的这111例患者中,有近8成患者入住了重症监护室,近6成的患者必须使用呼吸机治疗。而拥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17名和20名患者不得不因此使用人工肝和人工肺等抢救手段,实现清除体内炎症介质和帮助呼吸,以维持生命。研究中也首次提出人工肝救治危重症h7n9流感病人的适应症。来自中国临床一线的治疗经验表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治疗疾病效果明显,而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则可以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我们的临床研究证明,在发病3天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要远低于3天后接受相关治疗的病人。”高海女说,这一成果揭示了中国医疗机构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为全球重症、危重症的早期预警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临床参考。

H7N9病毒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不被传染)

H7N9病毒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不被传染)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4月3日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23],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现阶段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防控方案:
根据诊疗方案,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并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同时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明确,同时具备4项条件的病例为监测病例:发热(腋 *** 温≥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防控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当日还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实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案报告制度。自4月4日起,在已报告确诊病例的省份启动疫情信息日报告制度。通知要求,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报告,并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情溯源、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工作。
2013年4月5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并建议高危人群必要时,可采用“中药代茶饮”进行预防。
北京市中医局表示,中医药预防的高危人群包括:从事禽类宰杀、贩运、烹饪的人员及其他与禽类及禽产品密切接触的人群;儿童、高龄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
“中药代茶饮”处方一:适合3至12岁儿童,组成是芦根10g、连翘3g,每日1剂,开水浸泡。处方二:适合成人,组成是白茅根5g、藿香3g、菊花3g、北沙参5g,每日1剂,开水浸泡。高龄体弱,慢性病气虚人群可加用玉屏风散。

禽流感是由病毒H7N9引起的,下列关于H7N9流感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A.H7N9流感病毒是传染源B.H7

A、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H7N9流感病毒是病原体,A错误;
B、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H7N9流感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属于传染病,B错误;
C、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 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当H 7 N 9 病毒侵入人体后, *** 淋巴细胞,产生抵抗H7N9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此蛋白质叫做抗体,C正确;
D、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
故选:C.

番鸭细小病毒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3周龄内雏番鸭以喘气、腹泻及胰脏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俗称番鸭三周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40%~50%以上,是目前番鸭饲养业中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对病雏番鸭使用鸭毒抗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肌肉注射鸭毒抗;1ml/kg,预防量减半。

乙旰病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毒性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受到感染,也可能通过不洁性接触感染。

(2013?南安市质检)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H7N9亚型禽流感病

(1)H7N9禽流感是一种传染病,具有传染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H7N9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很特殊,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它不能独立生活,它只能寄生在活的生物细胞内,因此H7N9属于病毒.
(2)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 上述资料提到的相关预防措施中,我市各校实行H7N9禽流感晨检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要求他到医院及时就医,痊愈后方返校,从预防措施看这属于控制传染源;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从预防措施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同学们要保持勤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同时还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这从预防措施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 *** 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因此,从免疫的角度来说,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抗原.因此注射H7N9流感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流感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能该种流感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因此这种免疫方式以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流行? 病毒??
(2)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3)抗体? 否(无效)??这种免疫具有特异性

H7N9病毒人传染人吗?

目前暂未发现!

H7N9病毒会传染给猪吗???

目前还没有,应该不会,它只在禽类身上传染

麻雀会传染人H7N9病毒么?

别怕,现在只是在鸽子上发现病毒!麻雀还没有!

h7n9是怎么样传染的,人与人之间怎么传染? 原来家养的鸡会有h7n9病毒吗? h7n9病毒宿主在哪

目前h7n9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主要宿主是禽类。

尖锐湿疣病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你好,尖锐湿疣是由人 *** 瘤病毒(简称HPV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属于性病,当然也有其他传播途径,如间接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间接传播就是身上有微小创口,然后在公共场所或日常生活中感染到这种病毒。母婴传播就是产妇生产过程中,胎儿经过病毒感染的产道而被感染。这种疾病一般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冷冻,外用药,还有一种治疗比较彻底的中药,叫派特灵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

  实际上,每年春节前后都是禽流感高发期,一是具有季节性特征,冬春季高发,与禽类消费量、禽间病毒的传播有关系。二是节日期间禽类交易频繁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为感染易发人群,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研究表明

  1、活禽市场暴露/活禽接触是人感染H7N9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

  为降低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发生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接触后,须尽快用肥皂和洗手液洗手;老年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更要注意避免活禽接触。

  2、在冬春季节,大家首先要有防范呼吸道传染病的意识,注重个人防护??

  到定点农贸市场购买合格禽产品,不要在路边摊上购买活禽,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要购买无检疫证明和检疫标志的禽产品。

  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

  出现感冒症状并伴有发热体征时,应戴上口罩及时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告之医生最近有无禽类接触史,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关于H7N9流感的疑问

  1、什么是人感染H7N9流感?

  人感染H7N9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人与带病禽畜接触传播,请远离传染源,保持清洁卫生,加强锻炼以预防感染。如出现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请及时就医诊断。

  2、人感染H7N9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

  专家介绍,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

  ● 发现身体不适且在一周内与禽类有过接触,请及时到大医院就医。

  ● 感染 HxNy 流感病毒和普通流感的前期症状基本一致,并且可能有少于一周的潜伏期,不同的是前者一旦病发,病情恶化会非常迅速。

  ● 记住,越早接受治疗则治愈可能性越高。

  4、H7N9喜冷怕热?

  禽流感病毒是怕热不怕冻的,零下20多摄氏度可以存活两年以上,一般情况下,温度越低,存活的时间越长,但是将禽流感病毒放在沸水中3分钟内就会将其杀死,所以,吃鸡肉的时候,只要将鸡肉煮熟煮透,就可以放心的享受美味佳肴了。

   专家提醒:两类人特别容易被感染

  H7N9病毒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通常情况下只感染禽类,引起禽、鸟发病。在偶然情况下可以感染人,引起流感样症状。

  第一类:经常接触禽类的人。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等工作人员,应在工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从业期间要戴口罩、手套和穿工作服,每日销售结束后应做好卫生清洁和垃圾废物处理。

  第二类: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目前监测发现,H7N9病毒特别喜欢?欺负?患有慢性基础病的老人以及孕妇、儿童等这些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他们感染了之后容易发展为重症,所以这些人群为了保护自己,应尽量不去活禽交易市场。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的防控方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
根据《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28号)要求,为进一步指导各地规范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病毒变异监测和密切接触者管理等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此方案适用于现阶段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并将根据对该疾病认识的深入和疫情形势变化适时更新。
二、病例的发现、报告
(一)病例定义。
1.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国卫办医发〔2014〕 6号)。
2.疑似聚集性病例是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疑似病例,提示可能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在上述条件下,发现2例确诊病例的,判定为聚集性病例。
(二)发现与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就诊的流感样病例,要询问其禽类或活禽市场的暴露史,重点关注从事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行业的人群。在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应当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乙类传染病”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控中心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三、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
(一)流行病学调查。县级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调查。
对于单例病例,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发病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暴露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对病例可能暴露的禽类饲养或交易等场所,应当采集禽类粪便、笼具涂拭标本等环境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必要时根据调查情况组织开展病例主动搜索。
对于疑似聚集性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要立即排查疑似病例,并重点调查病例的暴露史及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对从病例和环境标本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明确是否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
(二)标本采集、运送与实验室检测。当医务人员怀疑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时,应当尽早采集其上、下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与急性期血清采集时间间隔2-4周的血清等。
有条件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要对呼吸道标本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进行病例诊断;没有条件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应当尽快利用快速抗原检测试剂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并将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标本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一步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包装、运送等应当严格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原卫生部令第45号)等生物安全相关规定执行。
具备BSL-3级生物安全条件的省级疾控中心应当在2周内完成病毒分离工作,具备序列测定能力的实验室应当在病毒分离后72小时内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工作,并将序列提交国家流感中心流感病毒序列数据库。未能进行序列测定的病毒48小时内按要求送国家流感中心;未能开展病毒分离的网络实验室需将H7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原始标本48小时内送国家流感中心,国家流感中心在2周内完成病毒分离和序列测定工作,并将序列提交流感病毒序列数据库进行反馈。
各医疗机构采集的血清标本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由当地网络实验室将血清标本分别送省级疾控中心和国家流感中心开展相关抗体检测。
各级疾控中心要加强对活禽市场和家禽养殖场等重点地区环境标本的采集与检测工作。
具体操作要点参见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
四、信息管理
(一)信息报告。
对于确诊病例,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要通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填报病例的病情转归信息,并在其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内网上填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表——临床部分》(详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于死亡病例,要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相关内容,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所在辖区的县级疾控中心完成初步调查后,要网上填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表——流行病学部分》(详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根据调查进展,及时补充完善调查表信息,每日更新其中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情况。
如已经网络直报的病例转院治疗,转出病例的医疗机构要通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病例的转出情况。接收病例的医疗机构要通过上述系统对该病例信息进行查询核实,并录入病例的收治情况。
聚集性病例一经确认后,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进行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开展实验室检测的疾控中心要及时将标本信息和检测结果录入到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
对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报告和标本(毒株)报送的省份,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予以通报批评。
(二)信息发布与通报。
国家卫生计生委每月定期公布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和死亡数,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时发布本行政区域的个案信息。
外环境标本检测阳性结果由各地疾控中心报告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报同级农业部门。
病毒发生变异、出现人传人疫情等重要信息,要经国家级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审核评估后发布。
五、病例管理和感染防护
医疗机构应当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卫发明电〔2013〕6号),落实病人隔离、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和医务人员防护等措施。
疾控中心人员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并指导涉禽从业人员和染疫禽类处置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六、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一)可疑暴露者的管理。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禽类、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人员。对可疑暴露者,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农业、工商、交通等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健康告知,嘱其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其禽类接触情况。
(二)密切接触者管理。密切接触者是指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治疗或死亡前,与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或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需作为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其他人员。对密切接触者,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进行追踪、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或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一旦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医疗机构就诊,并采集其咽拭子,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
七、流感样病例强化监测
加强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各地要在既往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基础上,提高监测强度,增加标本采集和检测数量,南方省份每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每周采集流感样病例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病例标本20份,北方省份4-9月每月采集相关标本20份,10月-次年3月每周采集20份标本,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开展检测。
在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县(区)内,应当在病例确诊后开展为期2周的强化监测。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符合流感样病例定义的门急诊患者,以及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当及时采集呼吸道标本,询问暴露史,并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开展相关检测工作。各医疗机构每周汇总并上报流感样病例总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总数、采样人数、本医院检测人数、送疾控中心检测人数、阳性数及阳性结果等。具体上报方式参照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的强化监测信息报告有关技术要求。各地可根据工作情况适当扩大监测范围和时间。
八、疫情形势研判建议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形势、病原学监测和研究进展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疫情形势研判,达到突发事件标准时,应当按照相关预案及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机制,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终止响应。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牵头部门的作用,根据疫情形势建议当地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在未发生疫情的地市,建议采取活禽市场“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措施;在发生疫情地市,建议采取休市和彻底消毒措施;在有条件的地市,鼓励采取季节性休市措施。
九、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各地要积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应对疫情,并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指导并促进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要加强对从事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
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与督导检查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病例管理与感染防控、风险沟通等内容的培训。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的防控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一、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各级爱卫会要切实发挥议事协调作用,强化组织管理和督促检查,结合卫生城镇创建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动员基层单位,在城乡范围内深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要重点加强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着力解决活禽销售、宰杀方面存在的突出卫生问题。

2013年3月底开始,在中国的上海、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相继出现了H7N9流感病毒。科学家们在很短时间内就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该题叙述的现象是通过生物技术来实现的,通过对病毒基因的检测,发现问题的源头,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A.B,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病毒基因技术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次革命,我们除了看到它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一面外,对于它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要认识清楚,比如复制人类,所以要正确看待克隆技术。另外三次科技革命都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同学们要注意识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25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