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身上大面积纹身的人感染丙肝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几率会大大增加。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科研人员回顾分析了加拿大、伊朗、意大利、巴西和美国等30个国家的124项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纹身直接导致丙肝发病率直线上升。
近年来,纹身日益流行,美国30岁以下人群中,36%的人有纹身,加拿大8%的中学生身上至少有一处纹身,21%的没有纹身的学生表示想纹身。纹身过程中,皮肤每秒钟要扎针80―150次,以便向皮肤注射色素。
新研究主持人萨瓦什?杰弗瑞博士表示,由于纹身器材直接接触人体血液和体液,使用者只要超过1个人,消毒不彻底或卫生不达标,传染病传播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另外,纹身颜料不用消毒容器保存,也会成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纹身者及大众应该了解与纹身相关的健康危险,纹身从业人员也应该向客户明示纹身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
研究还发现,除了丙肝和其它血液传播疾病之外,纹身还会传播过敏反应、艾滋病病毒(hiv)、乙肝、细菌或真菌感染以及去除纹身相关的其它疾病。另外,纹身颜料含有家用油漆、电脑打印机墨水或工业碳等。一些纹身墨水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血液系统进入人体肾脏、肺脏和淋巴结。
研究人员呼吁出台“纹身从业人员及客户传染病控制指南”,加强该指南的落实和监控,实施纹身人员及纹身过程记录制和重大卫生事件报告制等。他们还呼吁开展防止青少年和监狱囚犯两大人群纹身,以防丙肝传播。在加拿大,12%―25%囚犯丙肝病例与纹身有关,而普通人群的几率仅为6%。
丙型肝炎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很多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上了。比如喜欢纹身的人去一些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店里纹身就容易被感染上丙型肝炎病毒,有的去消毒不规范的小诊所或者牙科诊所进行输液或者拔牙也会很容易被感染上丙型肝炎病毒,甚至去理发店进行理发刮胡子都可以引起患上丙型肝炎病毒。那么丙型肝炎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怎么样护理好?
日常护理
1. 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肝功能、B超等。
2. 育龄期妇女在疾病的活动期注意避孕。
3. 保持心情舒畅,禁酒,适当休息。
4. 患者及家属在家中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 一年内不宜做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饮食调理
1. 急性期患者应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蛋白质每千克1~1.5g,保证足够的热量。
2. 慢性肝炎患者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千克1.5~2g,蛋白质以鱼类、蛋类、乳制品、大豆及制品等优质蛋白为主。
3. 少吃肥甘厚腻的食物。
4. 饮食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此外,及时治疗是关键所在。
由于丙肝病毒对肝脏的破坏是非常隐蔽的,很多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检查经常表现为正常,所以容易被漏诊。但人体一旦感染丙肝病毒,转化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几率比感染乙肝病毒还要高。
虽然丙肝的危害不亚于乙肝,但大家也不必过度惊慌,因为丙肝是可以防治的,尤其是在早期就进行正规治疗的,治愈率可高达八成以上。也就是说,只要丙肝患者能够接受规范化治疗,患者体内的丙肝病毒是可以消除的,并且以后也将不再发作。
高危人群应主动自查
由于常规体检中不含丙肝的检测,因此目前很多丙肝患者都是先发现肝功异常,后经详细检查后才发现是丙肝的。但肝功检查中只能反映转氨酶的情况,而丙肝患者肝功并不是所有人都出现异常,因此仅查肝功也可能出现漏诊。所以,建议那些?丙肝高危?人群,体检时最好能主动检查丙肝抗体。
这些高危人群主要有:维持血液透析者;共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者;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者以及有不安全性行为者;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者等。如果出现食欲减退、乏力、易疲劳、消瘦等情况应及时查丙肝抗体。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23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妇科检查有些偏高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