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出生后,由于免疫功能较差,各脏器的功能也不成熟,若家长护理不当,容易患各种疾病。新生宝宝患了病,往往早期表现很不典型,不易被发现,所以家长一定要仔细注意宝宝细微的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5不”异常表现,背后或有缘由
1不哭:正常新生宝宝哭声响亮。若新生宝宝患病,那么其哭声会逐渐变弱,哭的时间也很短。2不吃:生病的宝宝比正常进食量明显减少,即使勉强吃下也容易呕吐出。3不动:患病后的宝宝一般精神萎靡,少动或不动,嗜睡或睡觉时间较平时延长。4体温不升:新生宝宝在保暖较好的条件下若体温低于肛表36.5摄氏度,那很有可能是生病了。5体重不增:新生宝宝在经过几天生理性体重下降后,会有明显的体重增长,若此时体重不升甚至反降,那么就要查查患了什么病。以上是新生儿疾病的共性表现,但不一定是早期症状。有部分新生宝宝患了病确有不同表现,如烦躁不安、多哭多闹、不愿入睡等,家长也需了解。
哭:哭是宝宝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新生儿哭时一般不流泪,因此难以知道他需要什么。正常新生儿的哭,常是因为饭、口渴或尿布湿、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引起的。
哭还是宝宝的语言,正常新生儿每天总会哭几阵的。假如他很安静,不哭不闹,反要引起注意,要判断一下他的大脑发育是否正常。
呻吟:如果新生儿呼吸道或心脏疾患,导致肺功能明显紊乱,或因脑部有疾患,呼气时有哼哼呻吟声,这表示病情严重。持续呻吟要比间断呻吟病情更重,应毫不迟疑地送医院诊治。
呕吐和漾奶:呕吐是指乳汁自胃经口吐出,吐出时有较大的冲力,常伴有腹部肌肉的强烈收缩;漾奶是指乳汁自食道或胃经口溢出,一般用力不大,并不伴有腹部肌肉的强烈收缩。不论呕吐或漾奶,都可能是喂养方法不当,或食物摄入量过多引起,也可能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或先天性肠闭锁、食道闭锁等疾病造成。一般情况,只要孩子食欲好,日见发胖,这就不要紧,但要注意喂养方法,喂奶时取右侧卧位,防止吐出物吸入呼吸道。如果呕吐或漾奶伴有下列表现时,应引起重视,请医生检查:(1)食欲减退,精神萎靡。
(2)发烧或前囟饱满。
(3)体重减轻或有失水表现。
(4)呕吐物带血或呈黄绿色。
(5)常吐泡沫状液体或流涎。
(6)腹胀或可见到胃、肠的蠕动波型。
(7)便秘或生后未排出胎粪者。
黄疸: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左右大多出现黄疸,这是生理现象。但是,由于是新生儿的特点,使得不少疾病能引起或加重黄疸。因此,当黄疸出现时,要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如果黄疸具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能并非生理性:(1)在生后24小时内黄疸即相当明显。
(2)黄疸遍及全身,呈橙黄色,并在短期内明显加深。
(3)黄疸一度减退后又加深或生后2~3周仍很明显。
(4)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而尿色深黄。
(5)全身状况不正常:发烧,食欲不佳,精神不好,两眼发呆。
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治疗。
呼吸:新生儿正常呼吸时不费劲,每分钟40次左右。若呼吸少,有些快慢不匀,幅度时深时浅,只要不伴有皮肤青紫或心跳减慢等现象,则属正常。呼吸异常是指呼吸窘迫和呼吸暂停。
(1)呼吸窘迫:呼吸很费劲,吸气时胸廓的软组织及上腹部凹陷,呼气时发出哼哼的呻吟声;呼吸时两侧鼻翼翕动。呼吸速率明显增快(每分钟60次以上)或减慢(每分钟30次以下),常伴有皮肤青紫。
(2)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指病儿的呼吸停顿15秒以上,并且伴有面色青灰、心跳减慢。早产儿发生率较高。
以上两种情况都要引起注意,及时救治。
腹泻: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4~6次,外观呈厚糊状,有时稍带绿色,是正常的。如果大便稀薄,水分多,呈蛋花汤样或为绿色稀便则为腹泻。腹泻严重者水分甚多而粪质很少。腹泻的原因很多:病毒或细菌感染、喂奶量或乳中含糖量过多、受凉等均可引起。也有少数因对牛奶过敏或肠道缺少消化、吸收乳糖的酶所致。
食量过少时大便次数也可增多,称为“饥饭性腹泻”,这时大便较松、色绿、次数虽多但量少,应与其他腹泻相区别。
腹泻应予以治疗。
皮肤青紫:皮肤呈蓝紫色即为病变。新生儿刚出生时,由于生活环境骤然改变,心肺功能需要调整,皮肤有些青紫,但在出生20分钟以后应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可能是病态。引起新生儿皮肤青紫的原因很多:单纯青紫多为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阵阵发青则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严重感染所致。另外,环境温度低时,小儿会发生唇部及四肢末端青紫,经保暖可随之消失。有的小儿在宫内受压,局部淤血,生后面部会有紫色斑,称“损伤性出血”,生后可逐渐消失,不用担心。
皮肤苍白:皮肤和粘膜苍白也是一种病态,原因有:(1)表浅血管收缩:见于环境温度过低或孩子有疾病时。
(2)贫血:因失血或溶血引起。
出现这种情况也应加以治疗。
身体发烧:发烧也是新生儿在细菌或病毒感染时的重要表现之一。常常是在吮奶时,妈妈感觉到孩子口腔发烫,才知道孩子生了病。可是新生儿感染后不一定都发烧,特别是出生体重轻或病情重的孩子,甚至体温低于平常。另外,环境温度过高,也可使体温上升,因此,不能单纯看体温判断宝宝是否生了病。
婴儿惊厥:新生儿惊厥具有典型的抽搐症状,有时只表现为:(1)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
(2)口部反复地作咀嚼、吸吮动作。
(3)呼吸不规则、暂停并伴有皮肤青紫。
(4)面部肌肉抽动。
(5)少数新生儿表现为:全身或一侧肢体肌肉,一阵阵地打颤或肌肉持续紧张。
惊厥是一种神经系统症状,但不一定都是脑子里有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发高烧、水电解质紊乱、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脑缺氧、黄疸太重、败血症等,一旦发生,要查清原因,及时处理,切勿延误。
新生儿在睡眠时,出现手指、足趾小抽动,醒后又一切正常,这不要误认为惊厥。
新生命的降临,意味着美好的一切刚刚开始。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周,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奇怪现象,往往令新手父母们不知所措。提前掌握这些情况,熟悉新生宝宝生理特征,才能在紧急时刻不手忙脚乱,给宝宝最贴心的呵护。
体重减轻
宝宝出生后第3~4天时,排便和出汗引起的体内水分流失要多于喝进的母乳量,因此体重会出现暂时性的减轻,大概到出院时会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现象。由于刚出生的宝宝肝脏机能尚未成熟,血液中的废物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皮肤会呈现黄色,大约出现在生后3天到1周之内。
胎便
新生宝宝在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出暗绿色胎便,常常把新手父母吓到。开始喂养后会逐渐变化,妈妈不必介意。
吐奶
有的婴儿好像把整顿饭都吐光了似的。只要婴儿看起来没事,不哭不闹,体重还在增加,就不必太过担心。这不是健康问题,只是妈妈可能要辛苦些多洗几遍衣服。
尿布疹
婴儿的屁股经常浸在大便中,每个新生儿的肛门周围都会发红,有时候甚至会流点血。妈妈只要给宝宝勤换尿布,每次洗完后擦干,再涂上一层护臀霜,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鼻塞、呼吸不畅
大多数婴儿在刚出生的几周内都会出现鼻塞。你的宝宝很可能没病,妈妈的担心多半没有必要。宝宝的小鼻子只是在适应外界空气,妈妈可以在宝宝的鼻孔里滴几滴奶水或用盐水喷雾,再用球形吸引器吸出来,保持鼻孔通气即可。
皮肤干燥脱皮
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婴儿的皮肤看起来发干,尤其是四肢。妈妈无需给宝宝使用润肤露,这实际上并不是皮肤干燥,只是皮肤表层在脱落,下面的皮肤还是很健康的。
头皮结痂
也叫乳痂,是新生宝宝的常见现象,并不是不卫生导致的。妈妈可以在每次洗澡前用橄榄油轻揉宝宝的头皮,可软化结痂,然后用梳子轻轻梳掉。
放屁
每个宝宝都会放屁。只要放屁不伴随大哭大闹,妈妈完全可以把宝宝放屁当作令人骄傲的事情。如果宝宝每次放屁都表现得很痛苦,那就得询问医生了。
阴道有分泌物或流血
这对于一两周大的女婴来讲是正常的。
小便发红
妈妈有时可能会在尿布上看到砖红色粉尘样的东西,不要担心,那不是血,过几天就会消失。
呼吸不规律
新生儿经常会急促呼吸几秒钟,随后是较长的停顿,这很正常。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59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宫外孕做手术后卵巢囊肿变大
下一篇: 宫颈癌前病变三级算宫颈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