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硝酸盐的危害表现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的亚硝酸盐还是会产生很大毒性。误食了亚硝酸盐会导致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长期使用甚至会导致食道癌和胃癌。而且,科学家还缺少临床试验证明亚硝酸盐可以治疗心脏病等疾病。所以,科学家正在积极征集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并开始寻觅合适的药物生产商负责研发亚硝酸盐类药物。
亚硝酸盐具有防腐性,可与肉品中的肌红素结合而更稳定,所以常在食品加工业被添加在香肠和腊肉中作为保色剂,以维持良好外观;其次,它可以防止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产生,提高食用肉制品的安全性。但是,人体吸收过量亚硝酸盐,会影响红细胞的运作,令到血液不能运送氧气,口唇、指尖会变成蓝色,即俗称的“蓝血病”,严重会令脑部缺氧,甚至死亡。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肉品内的亚硝酸盐可与氨基酸降解反应,生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
二、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1. 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及食盐与亚硝酸盐的快速鉴别:
用袋内附带小勺取食盐1平勺,加入到检测管中,加入蒸馏水或纯净水至1ml刻度处,盖上盖,将固体部分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国标规定食盐(精盐)中亚硝酸盐的限量卫生标准应≤2 mg/kg)。当样品出现血红色且有沉淀产生或很快退色变成黄色时,可判定亚硝酸盐含量相当高,或样品本身就是亚硝酸盐。
2. 液体样品检测:直接取澄清液体样品1ml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找出与检测管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阶,该色阶上的数值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L(以NaNO2计)。
(牛乳及豆浆也可直接检测,结果不得超过0.25mg/L ,有颜色的液体样品可加入一些活性炭脱色过滤后测定)。
3. 固体或半固体样品检测:取粉碎均匀的样品1.0g或1.0ml至10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纯净水)至刻度,充分震摇后放置,取上清液(或过滤或离心得到的上清液)1.0ml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L(以NaNO2计)。如果测试结果超出色板上的最高值,可定量稀释后测定,并在计算结果时乘上稀释倍数(如从10ml比色管中取出1.0mL转入另一支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从中取1.0mL加入到检测管中测定,测试结果乘上100(倍稀释)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三、亚硝酸盐在食物中出现原因有哪些
食物中本身含有硝酸盐,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主要是细菌),逐渐形成了亚硝酸盐。食物有两种方式会使得亚硝酸盐大量生成:腌制食品和隔夜食品。
腌制食品一般在腌制2~3天到7天之间时,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高峰,之后亚硝酸盐的浓度就会迅速降低,直至消失。所以一般来讲,腌制食品的腌制时间不要太短,一般腌制30天后,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才会降到一个极低值,这时候再吃才是最好的。其实亚硝酸盐能致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能够致癌的是由亚硝酸盐转化的亚硝胺。而在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和偏酸性的环境下有利于亚硝胺的合成,这也就是网传泡菜(泡菜是酸的)会致癌的原因。但是只要做到泡菜腌制时间足够长,比如30天,那么腌制出来的泡菜可以放心的吃,因为此时的泡菜里面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低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不会产生亚硝胺了。
食物中亚硝酸盐产生的方式还有一种,就是隔夜菜,严格来讲,并不是隔了夜的菜,而是1~10小时,有些菜甚至在1小时后就会产生亚硝酸盐,久一点10小时之内也会产生亚硝酸盐。产生的原因还是因为细菌,筷子上的细菌或者来自空气中的细菌等进入食物里,与食物本身的硝酸盐产生反应,生成亚硝酸盐。这个过程是无法避免的,毕竟食物总要接触空气。所以大家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做菜要适量,不要一下子做很多,如果实在做多了吃不完,可以放冰箱冷藏起来,这样保存,一般食物中的亚硝酸含量不会超标。
最后给大家科普一下食物中自带硝酸盐的含量排名吧。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肉类,带叶子的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排名最高,比如白菜、青菜、油菜等;其次是果蔬类,比如辣椒、黄瓜、番茄等;然后是根茎类,比如土豆、胡萝卜、莲藕等;最后是肉类。索性的是,像素菜类的一般家庭都不会剩下来,荤菜才会一次吃不完,放在冰箱保存一下,等到下一顿吃的时候,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几乎不会超标。
四、亚硝酸盐中毒有哪些症状出现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一般潜伏期1-3小时,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发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头晕、头痛、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一般而言,人体只要摄入0.2~0.5克的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摄入3克亚硝酸盐,就可致人死亡。
亚硝酸钠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潜伏期1-3小时。
中毒的主要特征是,因组织缺氧引起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
同时伴有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一旦发生中毒症状,要立即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部进行催吐,并及时到医院救治。
餐饮单位若发生疑似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应首先迅速协助救治中毒人员,并立即向区市场监管局和当地政府报告。
亚硝酸盐是一种化工原料,常见的一种工业盐,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具有显著的杀菌或抑菌效能,特别是在腌肉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毒性,人体大量摄入亚硝酸盐以后容易造成中毒现象,引起恶心呕吐,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域及植物中,如绿色蔬菜中,甜菜、菠菜、芹菜及萝卜等硝酸盐含量较高。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可变成亚硝酸盐。还有脱水食品、吸烟烟雾和污染的空气以及内在的来源如唾液和肠液等。
亚硝酸钠具有较强毒性,是食品添加剂中急性毒性最强的物质之一。人食用0.2克到0.5克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一次性误食3克,就可能造成死亡。亚硝酸钠中毒的特征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另外,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6个月以内的婴儿对亚硝酸盐特别敏感,对胎儿有致畸的作用。
如何减少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四招预防亚硝酸盐?
1、隔夜菜热热再吃?
蔬菜储藏之后亚硝酸盐含量会上升,烹调之后也会产生亚硝酸盐,这是因为很多细菌能把菜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吃完后把剩菜放在冰箱里,细菌也会缓慢地滋生,放得时间越长产生的亚硝酸盐就越多。虽然产生亚硝酸盐并没有想象中的大,不会中毒或致癌。新鲜的蔬菜一般人们常用水煮、日照、热水洗涤等方法即可达到消除致癌的目的。对于腌制的和不新鲜的蔬菜上佳的方法是用水煮,但对腌菜的味道有所影响。如果蔬菜在炒、拌之前经过焯水,那么大部分亚硝酸盐已经流失在水里,如果剩餐的话,所产生的亚硝酸盐更少。
2、咸肉、香肠不油煎
咸肉、香肠等肉制品,通常是通过亚硝酸盐的存在来达到防腐和护色的作用,千万不要油煎,在高温下可促进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使其中的亚硝基吡咯烷和二甲基亚硫胺等致癌物含量高。因此,日常生活避免食用油煎的香肠和咸肉是十分关键的。食用前可蒸下,把汤汁倒掉,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量。
3、火锅汤涮锅开始半小时内喝最放心
涮锅开始半小时内喝为佳,由于一些肉类中常添加亚硝酸盐,加上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也很容易融在汤里面,因此喝的时后应多加注意,最好在半小时以内喝为佳。另外,不同汤底在涮锅后的亚硝酸盐含量差异很大,酸菜和海鲜做底汤时亚硝酸盐含量会特别高,因为酸菜本来就属于腌菜,海鲜也是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含量高的食材。相比而言,清汤、骨头汤、鸳鸯汤等比较安全。酸菜汤和海鲜汤更是最好开头喝,避免过量造成危险。
亚硝酸盐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十分钟或1~3小时,症状以紫绀为主。皮肤粘膜、口唇、指甲下最明显,除紫绀外,并有头痛、头晕、心率加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严重者有心律不齐、昏迷或惊厥,常死于呼吸衰竭。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美兰。
【病因】
牛采食了大量含亚硝酸盐的饲草后,十几分钟至半小时发病,而摄入过量含硝酸盐的食物和饮水后,大约5个小时后才发病。
【症状】
毒物主要刺激胃肠,导致炎症,破坏血红蛋白运输氧的功能,使组织极度缺氧,表现为突然全身痉挛,结膜发绀,乳房发紫,口吐白沫,呼吸困难,脉搏加快,体温正常或下降。重症者因极度缺氧而来不及救治很快倒地死亡,轻症可以得到治愈。
【防治】
(1)预防
加强对青饲料的管理,不可使其腐烂和发热。要对饮水进行监测,尤其是靠近池塘、厩舍、肥料棚的水源。对于常年使用硝铵类的作物,要特别注意,测定其硝酸盐的含量。要合理调配饲草,使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占到一定的比例。
(2)治疗
应用特效解毒剂美蓝或甲苯胺蓝,同时应用维生素C和高渗葡萄糖。1%的美蓝液(美蓝1克、纯酒精10毫升、生理盐水90毫升),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静脉注射;5%甲苯胺液,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5%维生素C溶液60~100毫升,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300~500毫升,静脉注射。还可以向瘤胃内投入抗生素和大量饮水,阻止细菌对硝酸盐的还原作用。
同时还必须采取其他对症治疗,应用泻剂清理胃肠内容物,并补充氧、强心以解除呼吸困难。也可冲调绿豆汤500~750克、干草末100克,灌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48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月经淋漓不尽吃什么药快速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