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人体内导致肝癌的易感基因被发现

妙手生春 2024-05-07 09:03:32

人体内导致肝癌的易感基因被发现

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贺福初院士领衔的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肝癌研究领域又有重大科学发现:在人类染色体的一个特殊位置发现了一个容易导致肝癌的易感基因区域。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蛋白质组学国家功能基因组学课题组研究员周钢桥介绍说,这一重大发现不但有助于科学家们深入解析肝癌的发病机制,而且为肝癌的风险预测、早期预防和个体化治疗以及新型高效药物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生物靶标。

这一重大研究成果的出炉,发出了中国科学家在人类重大疾病易感基因研究领域的最强音。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遗传学》2日在线公布了这一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肝癌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效果最不理想的肿瘤之一。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30万,占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的半数以上。

为找到并确认容易导致肝癌的遗传易感基因,周钢桥带领的课题组联合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等10多家单位的100余位科研人员,在国内5个肝癌高发区收集了4500多名肝癌病例和对照个体,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了系统的筛选和实验验证。经过两年多潜心研究,他们在人体第1号染色体的一个特殊位置发现了一个由多个基因组成的区域,这个区域是容易导致肝癌的“罪魁祸首”。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表示,这项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基于大规模人群和全基因组水平的肝癌易感基因的筛查研究,所使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技术是目前全球科学界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拉网式搜寻重大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方法。此前,欧美多国利用该技术已经发现了近70种重大疾病的易感基因。

据知,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肝病的易感基因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过去10年间已经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慢性化和重症化等关键环节找到了易感基因。这次发表于《自然 遗传学》的论文是该团队近两年发表的第11篇《自然》子刊论文,是肝病易感基因领域的又一重大原创性成果,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此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贺福初表示,军事医学科学院将集成过去多年的研究成果,加大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向人群应用的转化力度,积极造福于民众。

一家人接连确诊肝癌,是巧合吗?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祸根?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发生在肝脏处的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恶化程度快的特点。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约有80万人,有将近50%发生在我国,说我国是"肝癌大国"一点也不为过。

68岁的林先生近期总觉得恶心、腹痛,也没什么食欲,身体一天一天的在消瘦,在劳作时,突然昏倒在地。老伴看到后,慌忙拨打了120,到了医院经过检查,林先生被确诊为肝癌晚期,需要入院接受治疗。林先生的老伴得知这一消息,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突然晕倒在地,医生给他检查后,发现,同样是肝癌晚期!

为何老林夫妇会先后查出肝癌呢?原来,两人结婚时,生活并不富裕,两人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就连吃饭常用的筷子,都舍不得勤换,都是用到不能用为止。而案板也不经常清洗,有的缝隙当中都已经发霉了,老两口也没在意过,就这么一直使用。而且,有的食物发霉了,就把发霉的地方切去,吃剩下好的部位。

医生了解事情的经过后,说道,厨房3物是"祸根",节约要有度啊

1、久用不换的筷子

吃饭时,筷子必不可少的。但,有一部分筷子是木质的,长期接触食物,或者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滋生细菌、黄曲霉毒素等。若木质的筷子出现起毛、裂缝,最好扔掉。因为黄曲霉毒素的或许极强,在100℃的高温下杀菌20小时,也不能完全消灭。

2、久用不换的案板

菜板也需要及时的做好分类,将切肉和切菜的菜板分开。木质菜板上很容易出现一些划痕,容易堆积食物剩余的残渣,导致变质,甚至霉变。长时间下去,就会导致出现黄曲霉毒素。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木质菜板最好一年一换。

3、发霉的食物

发霉的食物中容易滋生黄曲霉毒素,它是一种强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直接摄入20mg的黄曲霉毒素,可使一名70KG的成年男性死亡。而且,黄曲霉毒素进入体内,还会使肝细胞出现反复的变性、坏死,引起肝脏硬化,从而诱发肝癌。

身体出现3个症状,可能是肝脏发生病变,注意警惕

症状1、出血倾向

早晨刷牙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如果这种情况偶尔发生,说明问题不大。如果刷牙的时候经常出现牙龈出血,就需要警惕是不是肝病引起的。因为我们人体的凝血因子主要是通过肝脏合成的,如果肝脏出现病变,凝血因子功能下降,就会导致经常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情况。

症状2、黄疸

肝脏出现病变,身体还会出现黄疸的症状。最初的症状是巩膜发黄,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这种黄疸会蔓延至全身。所以,大家如果发现自己的眼球出现了异常的黄色,就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做个肝功能检查。

症状3、消化系统异常

肝功能严重受损后,也会影响到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常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异常的表现,主要与腹水、胃肠积气、肝脾肿大有关。

预防肝病,坚持做好3件事,帮助肝脏排毒,保护肝脏健康

1、喝菊花茶代替喝酒:?是生命之源,常喝水有利于排毒润肝。喝水是也加点利肝的小植物,比如说枸杞、菊花之类的。中医讲,菊花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其实就是因为菊花里面还有菊苷、黄酮类化合物、硒元素等护肝成分,具有很有的养护肝脏的作用。

2、少熬夜、保持睡眠充足:?中医讲:"静卧血归肝。"当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时,血液会回流肝脏,从而滋养肝脏,促进肝细胞的自我修复。而长期的熬夜,会消耗大量的肝血,导致肝脏不能收到充分的滋养,影响肝细胞的自我修复和排毒。

3、戒酒:?人体摄入的酒精,有9成是需要肝脏进行代谢的。若长期的过量饮酒,就容易增加肝脏负担,引起肝脏病变。肝脏对酒精的代谢是有上限的,每小时大约可以代谢10ml的酒精。若过量饮酒,体内多余的酒精就无法被完全代谢。而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会使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引起肝脏硬化,从而诱发酒精性肝病。

【不药博士】简介

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肝癌会有遗传吗

要弄清楚肝癌会不会遗传,首先要了解肝癌的发病机制。其实肝癌细胞都是从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在外界因素(比如病毒、射线、化学物质)的作用下,正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就变成了癌细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肝癌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一些免疫、炎症、DNA修复、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以及致癌化合物解毒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和肝癌的易感性关系密切。也就是说,遗传多态性决定了个体对环境中的化学致癌剂、致突变剂的不同易感性,从而导致了肝癌的不同易感性。 目前,国内外的肝癌研究人员对于肝癌是否会遗传基本达成一个共识:肝癌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它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遗传因素是基础,它决定了人体对肿瘤的易感性;环境因素是诱因,它促成了肝癌的发生。 因此,并非所有的肝癌都会遗传,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一方面要认识到自己虽然可能因遗传而患上肝癌,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肝癌,因此不必过度恐惧;另一方面则要注意防癌,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查看原帖>>

当心!这八种癌可能会遗传下一代

在我们面临的所有疾病中,癌症是最令人恐惧的疾病之一。简单来说,癌症是由于一组或多组基因突变导致的细胞功能异常,形成了快速、无限制生长的恶性肿瘤。我们知道,基因代代相传,因此遗传也是致癌因素之一。那么,父辈患癌是否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有癌症家族史的人能否逃脱“命运的审判”?

癌症本质是基因病

说到癌症遗传,有个例子非常值得一提。2013年5月,美国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我的医疗选择》提到:“我自身携带一个‘错误’的基因——brca1,这让我有87%的几率患乳腺癌,50%的可能患卵巢癌。完成切除乳腺后,我的乳腺癌患病风险从87%降至5%,我的孩子们不必再担心因为乳腺癌而失去自己的妈妈了。”

朱莉称,她的母亲与乳腺癌搏斗十余年后,于56岁时去世。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从母亲那里遗传了同样的突变基因,毅然选择预防性地双乳切除,这在当时非常轰动。与此同时,她的故事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癌症会遗传,越来越多人关心,亲人患癌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有很大风险。

“从癌症家族性聚集的现象到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都证明癌症存在遗传倾向。”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内科首席专家罗荣城表示,癌症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病——原本在正常细胞中发挥重要生理作用的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如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或辐射作用等,被异常激活,转变为致癌基因,诱导细胞发生癌变。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单位,确实可能导致某些癌症的遗传。不过,遗传过程本身非常复杂,不同癌症的遗传几率及遗传基础有很大差别。

通俗讲,癌症遗传的往往不是癌症本身,而是癌症的“易感性”。以朱莉为例,她携有brca1基因就会使她比普通人更易患乳腺癌、卵巢癌,或者她患癌的时间可能较一般人更早。癌症遗传有别于普通遗传病,与“爸爸得什么病,儿子就得什么病”不同。

首先,癌症的遗传可能出现多人患不同癌症的现象,一个基因的致病突变可能导致多种癌症,例如brca1基因发生突变后,可能导致乳腺癌,还可能导致卵巢癌等。

其次,癌症遗传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家族成员并不一定最终都会患癌,因为大多数癌症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癌症遗传除了“易感性”,还取决于心理因素、饮食因素及生活习惯等综合作用。也就是说,朱莉如果不切除乳腺,她最终也不一定患癌。

八种常见癌症容易遗传

目前,人类对癌症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了解,很多癌症的病因还不明确,已被证明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癌症有30余种。以下8种比较常见:

乳腺癌。上世纪90年代,乳腺癌的易感基因brca1、brca2被发现,但仅有5%~10%的乳腺癌与基因遗传有关。一般情况下,家族中母亲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儿或姐妹患乳腺癌的几率比一般女性高3倍左右。

卵巢癌。约20%~25%上皮性卵巢癌与遗传因素相关。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家族史,都可能导致家族中女性成员的卵巢癌风险增加。

结直肠癌。家族性结肠息肉易发展成结直肠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导致的结直肠癌,其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高达50%。

胃癌。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的占10%。大量资料表明,家族肿瘤史,尤其是直系亲属的胃癌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胃癌患者亲属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险性高2~3倍。

肺癌。日本一项调查显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5.8%有家族史;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为58.3%。

子宫内膜癌。据统计,在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5%是由遗传性因素导致的,这些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小10~20岁。

胰腺癌。5%~10%的胰腺癌患者家族成员也有该病的病史。若多于一位直系亲属(即父母、亲兄弟姐妹、子女等)罹患该病,其患病几率会大幅增加,且常在50岁之前发病。

前列腺癌。如果一个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两个或两个以上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

罗荣城补充道,临床上,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黑色素瘤、遗传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神经肌肉瘤等也较为常见。另外, 家族内集中发生白血病、脑瘤、骨瘤等,也明显预示着遗传性癌症已发生。

理性认识,做好预防

“随着肿瘤防治工作不断进步,我们可做到结合癌症家族病史提早防范,尽可能避免癌症。”罗荣城说,提高防癌意识是关键,人们需注意减少接触致癌因素,改变不良行为。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理性认识癌症遗传性。在所有癌症中,存在明显遗传倾向的仅占5%~10%。如果家族中有一人患癌,不必谈癌色变;如果直系亲属中2~3人患同一种癌症,可高度怀疑有家族性患癌的倾向,但必须通过基因检测予以排查。例如,由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有可能是家族中乙肝病毒传染导致的家族性聚集现象,并不一定是遗传因素导致,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后代患癌风险就可能大幅降低。

注重早期筛查。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从发病到晚期一般需要5~20年,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做好早期肿瘤筛查,早预防、早干预,就能延缓或预防癌症。建议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向医生咨询家族癌症遗传的相关特征,定期进行筛查,最好每年1~2次。

此外,随着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基因检测也可帮助分析导致家族遗传的致癌基因,加强对癌症的预测和防控。例如,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等都已发现较为明确的易感基因brca1、brca2;预防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癌症,可以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拒绝“癌宝宝”的出生。

减少致癌因素。癌症风险取决于致癌基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的综合作用,权威医学杂志《自然》上的一项研究显示,70%~90%的癌症源于后两者。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要注意减少对化学致癌物的接触,降低易感基因发生癌变的风险,常见的化学致癌物有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菌,石油和熏烤类食物中可能含有的多环芳烃,腌肉和腌菜中的亚硝酸盐等。

坚持 健康 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也有助防癌。注意膳食均衡、规律运动,保持合理体重,改掉作息不规律、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44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