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心跳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每分钟会跳动60~100次之间。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人的心跳次数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过快或过缓,而且没有任何的节奏感,这种现象便被称为心悸,也被称为心慌。
尤其是在运动量过大或者是情绪过于紧张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这种现象。但只要适当休息,并且保持情绪上的稳定,心悸症状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如果反复出现这种现象,必须引起警惕,极有可能与一些疾病因素有关。如果没有将这些病因去除的话,还会影响到心脏的健康。
哪些因素会导致人体反复出现心悸?
一、血糖血压异常
对于患有低血糖的人群来说,就很容易发生心悸的现象。低血糖指的是在血浆中的葡萄糖水平低于正常值的现象。
一旦血糖值持续降低,就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上腺素会过量分泌,就会使人出现反复的心悸现象。而且还会伴有身体乏力、异常出汗、过度焦虑、反复头晕等表现。
而如果出现血压异常的现象,比如高血压,就会导致交感神经被激活,心血管异常痉挛。从而使得心率加快,冠状动脉的血供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人出现心悸、心慌、胸口发闷等不适感。
而如果患有低血压的话,患者的心脏供血也会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反复的心悸现象,并伴有头晕、气短、乏力等症状。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指的是甲亢,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一旦患上甲亢,患者的神经兴奋性会增高,身体代谢速度会加快,就会影响到神经、消化、循环,以及心血管等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
心脏会因此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出现心跳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一般每分钟会超过100次,且还会出现房颤等心律失常现象,从而引起严重的心悸。
三、心肌缺血
一旦冠状动脉狭窄过于狭窄,就会引起心脏供血供氧不足现象。尤其是对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或者是出现血栓、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患有冠心病的人群来讲,就很容易出现心肌缺血的现象。
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心脏肌肉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就会发生心前区疼痛现象,并伴有胸闷、心悸、心慌、体力下降、咳嗽、出虚汗等一系列异常。
如果在日常中偶尔出现心悸的现象,一般与情绪过于激动,运动量过大或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但如果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并且还会出现一些其他不适,一般是由于以上三种疾病导致。
此外,若出现了严重的贫血,也会引起心悸、心慌、乏力、头晕等症状。那么在反复出现心悸现象的时候,患者必须进行正规检查并接受正规治疗,同时做好日常护理,才可以有效缓解心悸现象,并能够维护自身健康。
心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但是生活中的很多热对于心悸这种症状都并不是非常了解,尤其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心悸的症状,但是了解心悸的症状是能够帮助我们防治心悸症状的。那么心悸的症状是怎样的?心悸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心悸?
1、心悸是什么
心悸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概括地说心悸就是指自觉心跳或者是心慌,并且伴有心前区不适感。通俗地说就是在安静的情况下或者是稍微活动之后自己能够明显感到心脏在“咚咚”的跳动。因为正常人是不会在静息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心跳的。
2、心悸如何发生
心悸的产生一般认为与心脏的活动过度有关。比如心肌收缩力的增强、心脏排血量的增加、心率的增快等等都是心悸发生的基础。当然除此之外心悸的产生还与患者的精神因素有关。如果是身体患有神经衰弱、各类心脏病或者是患有贫血、低血糖以及有其他身体病症也可能会导致心悸发生。
3、心悸的原因
前面也提到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心肌收缩力的增强或者是心律失常、心脏排血量增加都能够引起心悸。
(1)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肌收缩力增强能够发生在剧烈运动之后、精神过度紧张或者是长时间喜欢抽烟喝酒、喝咖啡浓茶的人身上。另外在服食某些药物像麻黄素、咖啡因等等的时候也可能引起心悸。能够造成心肌收缩力增强的疾病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心病、心肌病等等。
(2)心排血量增加
心排血量是人体有效衡量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是患有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等病症的患者会导致心率加快,心搏加强而导致心排血量增加引起心悸。
(3)心律失常
所谓的心率就是心脏搏动的频率,不管是心动过速还是心动过缓还是心脏出现各种早搏、房颤等心率不齐的表现都可能引起心悸。特别是突然出现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者是心律不齐的患者,更容易引起心悸。
(4)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因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常见的症状就是心悸并且还可能伴有心前区出现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等等身体不适感。
4、心悸的症状
根据心悸的定义以及产生心悸的原因我们可以知道心悸的主要症状是心跳加快并且心跳力度变强,还有就是心跳正常的节律发生改变,能够让人在静息或者是稍微活动之后明显感觉到心脏在强有力的跳动,还有人能够感到心前区出现不适感,有的人还能明显感受到心中充满的紧张和恐慌。
5、温馨小贴士
心悸并不是会危及生命的疾病,但是其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患有严重的心悸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能正常生活、工作的情况。再加上患有心悸的患者还可能因为心脏并没有出现器质性的病理改变而得不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临床上又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手段很容易引起病情延误的情况。所以当发现自己在正常的情况下出现心前区不适并且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就医进行进一步的病情排查,以免误当做其他病症而加重病情。
6、心悸怎么治疗
第一、要避免受到惊扰,避免噪声、争吵,做到少语静心,有句话叫“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言”,少事以养神,少言以养气。
第二、应避免饮咖啡、浓茶、吸烟、酗酒。
第三、教大家几个小窍门,可以掐内关穴、百会穴,揉神门穴、劳宫穴,可以起到镇静安神作用。
第四、可以服点安神定志丸或朱砂安神丸,起到镇惊定志、养心安神的作用。
生活当中经常有些人会出现心慌胸闷的现象。当然出现这一症状是分为很多种原因的,一种是生理性因素,一种是病理性因素,但是如果是病理性因素所导致的,就一定要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出现了某些疾病。
引起心慌胸闷的病理性因素的原因,包括心脏病,严重贫血,气管炎,冠心病,低血糖等这些疾病都有可能引起人们出现心慌胸闷。当然有很多朋友如果出现神经衰竭或者是心脏神经功能出现了障碍,也有可能会出现心悸的现象。所以说这些病理性的因素所引起的,心慌胸闷是一定要多加注意的,如果身体出现这一症状,就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检查。
如果身体没有存在任何疾病,则出现了心慌胸闷的现象,还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情绪波动所导致的。比如说情绪比较焦虑,精神过度紧张,大量吸烟或者大量饮酒等都有可能会引起心悸的情况发生。
总之不管是胸闷还是心慌,都一定要多加重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身体疾病发出的早期信号。当务之急就是要及时的进行检查,找到原因之后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够避免病情的恶化。
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应该自我调节,养成良好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饮食也应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要加强自己的锻炼,增强自己免疫力,而且要每天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看待人和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39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流产2周霉菌性阴道炎
下一篇: 患有霉菌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