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捂秋冻的简介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当然凡事皆有个度,“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
二、春捂秋冻的科学道理
春捂
冬去春来,是从冷转热的过度阶段,天气虽然已经暖起来,但是气候经常变化,一会暖一会冷,往往是太阳出来后,风和日暖,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冷起来。由于人们在冬天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脱得太多,就会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所以,人们在初春季节要有意捂着一点,慢慢的减衣服。
春季中自然界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但室内气温由于房屋热惰性跟不上室外而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后达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甚至更大得多。特别是,从温暖阳光下走进阴凉的室内,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凉致病。由于中国在同纬度上春(秋)季升(降)温最急,因此才诞生了中国特殊的“春捂秋冻”的养生谚语。
秋冻
夏去秋来,是从热到冷的过度阶段,天气虽然冷起来,但有个转变的过程。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赶紧穿上许多衣服,甚至过早地穿上棉衣,这种做法不好,因为过早地穿上棉衣,就会使身体得不到对冷空气的锻炼,使防寒能力降低,不利于人体功能的调节,结果,到了三九严寒,真正大冷季节,鼻子和气管一旦受到冷空气侵袭,里面的血管抵抗不住而收缩,使血流量减少,引起抗菌能力减弱,躲在鼻子或气管里的病菌乘机活动,引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烧、使人伤风感冒。所以,秋季又应该冻着点,衣服要慢慢地增加。
秋季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气温因房屋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大自然,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从室外走进室内,气温升高,自然需要脱衣秋“冻”,以防出汗伤阳,影响身体健康。
三、春捂秋冻也是因人而异
中国早有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就是指在农历的二月和八月,这两个时间段里人们的衣装打扮容易出现“混乱搭配”的现象,而在阳历上,这两段时间也是冬春换季时和秋冬换季时。
“乱穿衣”的族群中,有的是跟着身体感觉走,还有则主张“春捂秋冻”,后者强调经受“秋冻”,人的体质才会越来越强,不过专家的观点是,“春捂秋冻”应因人而异。秋冻,是为了提高人们对逐渐变冷环境的耐受性,但如果个人的体质本来就弱,那最好还是不要乱冻。所谓“春捂秋冻”的含义是,通过适当的“秋冻”,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跌的气温,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腊月做准备。就像是潜移默化的煅炼,“秋冻”能在无形中提高人的体质。另一方面,在中医理论上,秋天是养阴的季节,如果穿得太多,就会助长阳气,对身体不利。
秋季又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候。对于有这方面疾病史的中老年人来说,防寒尤其重要。专家表示,这部分人群如果也尝试“春捂秋冻”,将是十分危险的举动。比如穿着拖鞋虽然比较时髦也比较舒服,但末梢循环节奏被打乱,易引发血压升高等症状。气温波动大,体质较弱的人尤其要注意保护头、手、足这三个关键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对体格健康的人群,“春捂秋冻”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日照温度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这一原则就不再适用。盲目“秋冻”,切不可取。
四、春捂秋冻的注意事项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如何“冻”得健康,大有学问。
秋冻并非初秋,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这时是开始“秋冻”的最佳时期,最适合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只有在夏末秋初开始“秋冻”,才能自然过渡到对秋凉和冬寒的机体调节,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抵抗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孩子由于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差,遇冷抵抗能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身体很快会发生不良反应,容易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因此应注意气温变化而适当增减衣服[1] 。
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
在春捂秋冻的“非常”时期,人们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备加注意,应掌握正确的养生之道。
第一,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好利于出行的天气,合家去郊外旅游踏青,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三,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避免元气外泄、耗气伤阴;
第四,天气冷时及时增衣,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春捂”,以避免外感风寒;
第五,饮食上要减肥腻、少吃荤、多食新鲜蔬菜。
春要捂,秋要冻是很有道理的。明天就交立春了,表示冬去春来,值得注意。立春,乍暖还寒时,更要警醒。
春季气候冷暖交替多变,一下春风和煦,一下寒风袭人;白天温暖宜人,晚上又寒冷异常。因此,不可一暖些就猛脱衣,要学会捂一捂,明白的就早晚增衣,中午减衣。衣着以保暖御寒,增减适度为好。春天忽冷忽热多变,从寒到暖还会倒寒,故穿衣要注意保暖,懂得捂之理,别因不会捂而染病。
春捂秋冻,是老祖宗的生活经验,也是留给我们的一种健康养生方法。秋从炎热的夏天走来,天气变凉,但有余暑,人体皮肤正处于疏世与致密交替的状态。如能适当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有利于皮肤保持致密,防止阳气过度外泄,正顺应了秋季阴精内蓄,阳气内收之需。所以秋季要慢添衣,不要急着加衣,适当冻一冻于人健康养生大有好处。但要适度,不要瞎冻,瞎冻是有害的。
春捂秋冻这句话有道理。春捂的意思就是从冬天走入春天的时候,不要太急于脱掉身上厚衣服,应该适当的多穿点,穿暖点,捂一捂,慢慢的随着温度变暖的节奏,一件一件的褪去冬装。这样人才健康,不会被冷气侵入,感冒,生病。秋冻的意思是,从秋天走入冬天的时候,不要一次性的加太多的衣服,而要一点点的慢慢穿多,如果一下子穿得太多太暖和,真正到很冷很冷的时候,兴许就算身上穿的衣服再多,也不足以御寒了。
春捂秋冻这个词也是我们的老祖宗们一代代的传下来的,他们用这样的方法抚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健康成长,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不仅适用于小孩,对成年人也是适合的。你看啊。春天的天气不是一下子变暖的,而是温度一点点的爬升才让人觉得舒服宜人的,所以褪去冬装也不能太心急,一步到位的整个脱掉,可能就会对身体不利。有句话叫乍暖还寒,如果这时候太着急脱掉冬装,冬天的寒气侵入身体,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尤其是体质弱的人更要多注意,应适当的捂一捂,慢慢一点点的褪去厚厚的冬装。
秋冻的意思就截然相反了,只有多冻一冻,让身体一点点的适应寒冷,这样身体的抵抗力就会变得更好,当严冬来临的时候,即使再冷,也觉得没什么,也不会被冻病了。家里有老人的家庭,每逢秋冬或冬春换季的时候,春捂秋冻或许就是他们的口头禅,年轻的父母或许一开始不懂,但只要当父母几年,知道了父母的艰辛后,自然就会理解父母当初的良苦用心了。
但有的年轻人还是觉得这句话没道理,于是他们反其而为之,冬天刚刚过去,温度还很低的时候,他们就穿着很薄的衣服,身体好的或许可以抗住,体质差的千万别这样了。春捂秋冻确实有一定道理的,大家不妨换季时多多注意下,应验一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23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
下一篇: 急性阴道炎能用药物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