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我国最为高发的慢性病,总患病人数已经突破了3亿人以上,且逐渐呈现出了年轻化趋势,青中年患高血压在临床屡见不鲜。
而只要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生活和饮食调整无效后,患者就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性服用各种降压药物。
不但如此,为了将高血压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患者还需要从日常生活进行调理,避免一切可升高血压的因素出现。比如要保持清淡的饮食、戒烟戒酒、避免熬夜、情绪稳定等等。
而正是因为情绪剧烈波动、大量体力活动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武断的认为,自己不能进行各种体育运动。
那么问题来了,高血压患者到底能不能锻炼,运动又有什么好处呢?
从科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患者的确不适合高强度、剧烈的体育运动,因为在剧烈运动之下,大量血液流入了身体表面,心脏泵血负担骤增,且大脑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给。
此时,血压不仅会迅速升高,在有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病变的前提下,患者甚至是可能会突发心脑血管意外。
不过,这并不代表患者不能进行运动。其实,高血压患者完全可以选择一些舒缓、有氧的体育活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人的愉悦感,减少大脑皮层兴奋,有利于神经、血管功能调节。
且高血压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肌肉会逐渐松弛,降低外周血管的压力、促使血管扩张,血压也会因此下降。
不过,在运动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运动
在临床看来,高血压患者应当保证每周的运动时间和次数。科学建议,患者每周至少运动3-5次,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
现如今,正处于秋季,昼夜温差相对较大,所以应选择气温稳定的时间段进行锻炼,比如太阳升起后的8-10点、晚饭后的5-6点,都是不错的时间段。患者可根据当天天气的变化,增加或减少衣物穿着;
2、选择适合的运动
虽说临床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但是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所以选择的运动方式也都不相同。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年龄、关节承受度来选择运动项目,比如快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都是可以的。
而具体的运动时间,则要看身体的承受能力,患者在运动后应当以身体不感觉过度疲劳、不影响正常生活为准则。如果在运动过后感觉身体疲劳、胸闷气短,则应减少运动量、缩短运动时间。
除此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在运动前做好热身工作,充分让身体舒展开来再进行运动。
写在最后:运动的确对血压控制有利,但是它并不是代替药物的治疗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应当按照医生建议积极用药,有极好的用药依从性。同时,患者还应当注意饮食方面调整,尽量选择清淡、营养均衡的食物类型,保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
可以。
游泳等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都能帮助降压。对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每天专门在健身房进行几个小时的有氧锻炼,日常生活中就能随时适度增加体力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打篮球或网球、爬楼梯、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及跳舞等。但运动中一定要预防跌倒,并量力而行。
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都可以。如果抽不出整段时间,可以化整为零,例如抽出3个10分钟进行有氧运动。另外,每天尽量减少久坐时间。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经常锻炼可增强心脏泵血能力,有助降压。合理运动可使收缩压降低4~9毫米汞柱,这一效果有时相当于服用某些降压药。部分患者通过锻炼,甚至可遵医嘱减少降压药用量。血压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的健康人,坚持运动也可防止年龄相关的高血压风险。经常运动还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的另一大风险因素———体重。但是,要想保持血压不超标,必须坚持持续运动,通常1~3个月才会有效。此后,只要继续坚持锻炼,降压效果就可保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研究证明运动能降血压运动降压要注意什么?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希望我的文章对您有用。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咱们国家,每4位成年人就有一位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也是引起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严重心脑血管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以控制血压在达标范围为主要治疗目的。所以如何有效降血压就成为高血压患者关心的问题。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就诊的时候,都会被告知要适度运动,是不是运动可以降血压呢?为什么很多人运动之后血压下降不明显呢?应该怎样运动呢?福爸今天就聊聊运动和高血压的事。
运动降低血压是真的。运动降压的机制很复杂,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但是适度运动确实有助于降低血压。
《中国高血压诊疗指南2018年版》中明确指出,有氧运动可以使收缩压平均降低3.84,舒张压平均降低2.58。国外多个大型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可见,适当运动可以降血压,但是作用有限。这就是很多人觉得锻炼没有降压作用的原因之一,因为降压幅度有限,小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期望值。那么为什么医生还会建议高血压患者运动呢?
运动可以降低血压,但是幅度有限,降压主要还是靠长期口服降压药。虽然如此,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益处是非常大的。
高血压最大的风险在于会大幅度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例如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塞、心绞痛等。这些心脑血管意外发作突然,轻则残废或者严重降低体力,重则死亡,而且治疗非常困难,容易复发。所以心脑血管意外重在预防,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意外的最大诱因。
运动虽然降血压幅度不大,但是对于稳定血压,延缓高血压病情发展却非常有用,因此可以明显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几率。国内外都有大宗的临床研究,得出比较一致的结果,就是合适的运动可以将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降低15%。
在血压控制稳定的时期,坚持每周4-7次 体育 锻炼,每次30-60分钟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比如说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等,运动形式可以因人而异,采取有氧、无氧运动结合的形式。可以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
运动强度需要因人而异,常常采用最大心率法来估测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强度就是(220-年龄)×60-70%;高强度运动就是(220-年龄)×70-85%。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以中等强度为宜。体力较弱者可以适当减轻运动强度。
高血压等疾病的出现和我们的饮食、运动都是相关的,而要是不能及时地控制高血压,也是非常容易出现心血管类疾病,而且高血压的人群想要降低自己的血压,单纯的靠药物控制是没有那么好的效果的,因此很多的医生都会建议高血压患者控制饮食或者是坚持运动,那是不是只要是坚持运动就可以降低血压呢?今天就来看看运动和血压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懒惰心理,花更少的能量做更多的事情是每个人的目标,但是我们身体的基本的代谢能力是要保持的,不然机会增加疾病的风险,尤其是随着我们年纪的增加,我们的 代谢能力就会慢慢地下降 ,这个时候就需要“外力”促进我们身体的代谢水平,这个外力也就是运动。因为运动是可以保证我们身体的活性,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因此很多人为了保证自己的 健康 ,就会保证自己每天进行一定的运动,而根据研究显示,我们只要是可以 激烈运动超过12分钟 ,就是可以起到改善代谢的情况。那么运动是不是一定可以降血压呢?答案肯定是可以,但是要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并且保持长期的坚持才能取得效果,而不同的高血压情况也是有不同的运动方式的。
我们根据运动强度的不同把运动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强度运动。一般的散步、购物是达不到轻度的运动强度的,因此单纯的想要 通过散步来进行降压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 ;而轻度运动包含的是广播体操、广场舞或者是太极拳这些运动,这样的运动形式一般都是中老年比较喜欢的;而中等强度的运动包含的是快走、跑步、自行车等运动,这样的运动形式每次 保持半个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 才能起到降压的效果;高强度的运动包含的是快跑;跳绳、游泳等,要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年轻人是可以选择的项目,而要是中老年人就不建议选择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就会造成运动的损伤出现。
其次运动的形式根据身体现有的情况来,有些人 下肢的关节功能是比较差 的,要是选择跑步就会增加下肢关节的压力,因此平时可以选择 骑自行车 , 体操 等运动形式来进行,减少对下肢的压力;要是高血压的患者 上肢有一定的问题 ,就可以多选择 跑步、快走 的形式来运动,总之运动形式的选择是可以根据现有的身体情况来。
最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有些高血压的患者自身的情况是比较好的,因此在运动的选择上也是有多种选项的,而想要长期的坚持运动,就要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运动形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运动的动力是充足的,也是可以长期坚持的基础。
运动是把“双刃剑”,要是正确的运动形式是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促进身体循环,起到保护自己 健康 的作用,但是不正确的运动形式不仅不能保护起到降血压的效果,也是可能 造成我们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 ,因此在运动之前要做好充足的热身,在运动的过程中也是要保证自己的运动形式是正确的,同时要注意补充身体内缺少的水分和盐分,防止身体代谢出现问题,要已经是 重度高血压的患者 ,运动的选择是要 经过专业医生的建议才能进行 的,因此自己不要盲目地开始运动,防止血管的压力过大造成的血压升高,可能就会引起血管破裂,造成生命危险。
现在 养生 知识的普及是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和 探索 总结出来的,虽然有些方法可能适应的人群是不同的,但是 健康 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长期的运动是公认的可以维护我们 健康 的方式,而想要我们身体的 健康 ,正确有效的运动才是前提,要是不能保证自己的运动形式,可能就会造成一定的运动损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387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