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低血糖症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1.引起老年人空腹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 ①胰岛B细胞瘤(胰岛素瘤);②胰岛外肿瘤;③外源性胰岛素、口服降糖药;④严重肝病;⑤乙醇性;⑥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2.引起老年人餐后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 ①胃大部切除后(滋养性低血糖);②乙醇性;③2型糖尿病早期;④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二)发病机制大脑及神经细胞内无糖原贮存,且不能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所以其能量供应完全依赖血循环中的葡萄糖,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波动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清晨空腹血糖3.3~5.0mmol/L(60~90mg/dl),混合饮食餐后血糖6.7~7.2mmol/L(120~130mg/dl),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不超过8.9mmol/L(160mg/dl)。空腹血糖主要来自肝糖输出(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餐后血糖主要来自肠道吸收。胰岛素分泌增加或葡萄糖吸收减少,血糖低于正常下限时,低血糖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增加,以代偿性提高血糖水平。如低血糖持续存在,涉及脑细胞功能受损,严重而持续时间长者,可发展成不可逆性损害,昏迷,直至死亡。低血糖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空腹状态下胰岛素不适当分泌增多、高胰岛素血症 如胰岛B细胞瘤自主分泌胰岛素且不被低血糖所抑制;磺脲类药物服量过度,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以及外源性胰岛素过量应用。2.餐后胰岛B细胞反应性分泌胰岛素过量 如胃大部切除后进食富含单糖的流质饮食时,葡萄糖吸收太快,致餐后早期(2~3h)发生低血糖反应;2型糖尿病早期,特别是伴有肥胖者,B细胞反应延迟,胰岛素分泌峰落后于血糖高峰,发生餐后晚期(4~5h)低血糖反应。3.胰岛素样活性物质增多 如胰岛外肿瘤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4.胰岛素拮抗物质减少致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如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5.肝糖输出减少 如肝炎、肝硬化、肝淤血和肝癌等致肝细胞广泛破坏,肝糖原贮存减少,糖异生减少;空腹饮酒(特别是肝病患者)时乙醇氧化成醋酸后,NADH/NAD+比值增加,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糖异生减少,致低血糖。
二、老年人低血糖症的早期病症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与血糖下降的速度、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低血糖首先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然后损害脑功能。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性差,且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反应性低下或缺如,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脑细胞功能损害。1.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 表现为饥饿、心慌、软弱、颤抖、出汗、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这些反应具有“报警”作用。2.脑功能障碍 脑功能受损发生的部位先后顺序为皮质、皮质下中枢(基底节、下丘脑)、脑干(中脑、延髓)。首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感、头痛、易激动、思维迟钝、精神错乱,然后可出现痛觉过敏、阵挛和舞蹈样动作,瞳孔散大、癫痫样大发作,最后进入昏迷阶段:各种反射消失,瞳孔缩小,肌张力低下,呼吸减弱,血压下降。如低血糖被及时纠正,则可依次序逆返恢复。确定低血糖 根据Whipple三联征确定:(1)有低血糖的临床表现。(2)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或在短时间内较发作前有明显降低。(3)供糖后症状很快缓解。其中第2条必不可少。
三、老年人低血糖症的低血糖诊断
(1)胰岛B细胞瘤:①症状:空腹低血糖反复发作,轻度肥胖。②血糖: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如疑有胰岛细胞瘤而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时可作饥饿试验,即禁食12~18h后约2/3患者血糖低于3.3mmol/L(60mg/dl),禁食24~36h后几乎100%出现低血糖反应,且胰岛素不降低。如禁食72h后血糖大于3.3mmol/L且无低血糖反应则可排除胰岛素瘤。③胰岛素释放系数=空腹血胰岛素浓度(μU/ml)/空腹血糖浓度(mg/dl),正常值小于0.3,胰岛素瘤患者大于0.4,常大于1.0。④胰岛素释放系数修正系数=胰岛素浓度(μU/ml)×100/[血糖浓度(mg/dl)-30],正常值小于50μU/mg,大于85μU/mg则提示本病。⑤影像学检查:胰腺B超、CT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造影。⑥剖腹探查:胰岛素瘤多位于胰腺内,异位者极少。84%为良性腺瘤,直径0.5~5cm,83%为单发,13%为多发。瘤体多为灰色或紫红色,血供丰富,质软,瘤体切除后血糖于30min内明显上升。其他病理类型少见,如B细胞增生和B细胞癌,后者可发生肝门淋巴结和肝内转移。(2)胰岛外肿瘤 主要见于起源于上皮组织的肿瘤,如肝癌、胰腺癌、肾上腺癌、支气管肺癌、消化道类癌等。其次是起源于间质组织的肿瘤,如纤维肉瘤、神经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经有关影像学及专科检查可确诊。(3)其他 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诊断见有关章节。此外胃大部切除史、饮酒史、注射胰岛素及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史有助于相应低血糖的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低血糖反应可通过延长时间的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
四、治疗老年人低血糖症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包括控制低血糖症状和病因治疗两方面。1.缓解低血糖症状 轻者口服糖水或糖果即可缓解,重者需静脉注50%的葡萄糖40~80ml。严重者需持续静滴5%~10%葡萄糖数天,必要时可加氢化可的松100~200mg/d,静滴,或胰升糖素1~2mg,肌注。2.病因治疗 胰岛素瘤经手术切除可根治。如不能完全切除,可试用二氮嗪(氯苯甲噻二嗪) 100~200mg,2~3次/d,此外也可试用奥曲肽(octreotide)、苯妥英钠、普萘洛尔和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等,B细胞癌可试用链脲佐菌素,每次20~30mg/kg,每周2次,总剂量8~12g,此药肝肾毒性大,仅作为术后辅助化疗;胰岛外肿瘤则治疗原发病;严重肝病则治疗肝病为主;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补充糖皮质激素;胃大部切除者应少吃多餐,进食消化较慢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混合餐,避免含糖流质;乙醇性低血糖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过多,尤其是肝病患者不宜饮酒;早期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患者应控制饮食,禁食单糖类食品,主食应富含纤维类,必要时加用磺脲类药物,使胰岛素释放峰值提前。(二)预后低血糖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病因: 胰岛素分泌和作用过强,或对抗胰岛素的反调节激素分泌和作用过弱,均可导致低血糖的发生。饥饿、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肝肾损害和肝糖原产生减少等均可助长低血糖的发生。常见于胰岛素瘤、药源性低血糖症、胰岛素自身免疫性综合症、反应性低血糖症、伴瘤的低血糖症。 症状: 1.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颤抖、心悸、心率加快、紧张、焦虑、乏力、面色苍白、饥饿、流口水、肢体震颤、收缩压轻度升高等。2.神经缺塘症状:精神不振、头晕、思维迟钝、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可由幻觉、躁动、行为怪癖、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增高性痉挛、昏迷,甚至“植物人”。 预防: 轻症患者可经口给予糖水、含糖饮料,或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应积极寻找病因,进行对因治疗。若因药物引起者因停药或合理用药;若因胰岛素瘤所致,则应术前明确定位并进行肿瘤切除术
麻烦采纳,谢谢!
低血糖的基本病因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 按照病理生理学分类
(1) 糖摄入不足。这个很容易理解,对于一些减肥节食的人群特别容易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而导致低血糖。而对于那些采取“轻断食”或者“低碳饮食”等膳食方案进行血糖控制的糖友,也有一定的风险诱发低血糖;
(2) 糖生成不足。因某些疾病造成的肝糖原合成减少或糖原分解障碍,导致机体糖代谢紊乱、在没有外界糖分摄入的时候不能及时为身体供能;
(3) 糖消耗过多。比如剧烈运动条件下身体对糖分的消耗过多而来不及补充,极容易导致低血糖。因此也提醒糖友:一是不要过量运动,二是在运动的时候准备一些糖果、饮料等以备不时之需;
(4) 糖转化过多。常见于胰岛素使用过量、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使用过量,都会导致体内的糖被过多的转化消耗而使血糖下降。
2, 按临床诊断分类
(1) 器质性低血糖。因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低血糖,如肝病造成的糖原生成和分解障碍、胰岛β细胞增生造成的胰岛素分泌过多、先天性糖代谢酶缺陷导致的糖原累积症……等等;
(2) 功能性低血糖。餐后低血糖(又称为“反应性低血糖”),是指进餐后胰岛素的释放慢于血糖水平的升高,因此当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达到高峰时,血糖水平已开始下降,从而发生低血糖反应;
(3) 外源性低血糖。多与糖尿病本身有关,例如降糖药使用过量、进食量明显减少等原因诱发低血糖。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如果血糖再继续下降,则会出现低血糖症。
【诊断标准】
男<50mg/dl(<2.78mmol/L);
女<40mg/dl(<2.5mmol/L)。
【病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各种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病因分类】
分为药物诱导(主要原因)和非药物诱导。
【问题解析】
老年人常见的血糖降低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老年性胃肠功能下降,且牙齿的拒绝功能障碍,可能引起营养不均衡;
另一方面老年人因综合疾病多,需要服用的药物也很复杂,临床上大约有50多种药都可诱发低血糖症,许多药物交杂在一起服用的话,很可能会导致血糖降低;
此外,有些疾病也会导致低血糖,如一些肠道肿瘤、胰岛素瘤等等,需要排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少老年人喜欢饮点儿小酒,这也会导致进食量减少,而引起低血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246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吃肥肉血液变白色,白色絮状物居然是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