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分男女,凡红细胞少于3times10/l,血红蛋白低于100g/l时,即可诊断为贫血。据报道,北京的老年人贫血患病率是50%,广州的老年人约有55%患有贫血。
老年人患贫血的原因除了缺铁还有以下几种:
1、造血功能低下。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内的造血组织逐渐为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代替。
2、各种疾病影响。各种癌症中晚期、慢性肾脏疾病、风湿病或类风湿性疾病、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病、急性或慢性失血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大肠癌等,均可引发贫血。
3、胃酸缺乏。许多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或服用抗酸剂,不利于非血红素铁的释出,阻碍铁的吸收。
4、蛋白质摄入不足。老年人往往限制饮食,摄入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不高,亦会引起贫血。
5、其它。老年人贫血还与体内蛋白质合成率降低、维生素b12、b6及叶酸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饮茶过浓等因素有关。
最近众多学者对铁与早老性痴呆进行大量研究后认为,铁的蓄积可加重早老性痴呆症的病情。正常浓度的铁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是必需的,但体内铁负荷过多使机体的铁贮存系统饱和,可对人体造成损伤。
由此可见,老年人发生了贫血,首先应查清造成贫血的原发疾病是什么,然后对症施治。重点解除引发贫血的病因。另外,应主要从食物中补铁,特别是应注意给病人补充含有丰富造血原料即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较多的食品。含蛋白质较多的食品如乳类、蛋类、鱼类、瘦肉、豆制品等;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心、肾,大枣等。此外,应多吃些绿叶类蔬菜如菠菜、芹菜、油菜及西红柿等。
扩展阅读:一、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的检查贫血为正常细胞性、正常色素性,也可是小细胞和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SI)降低、总铁结合力(TIBC)也降低;血清铁蛋白(SF)增高,血清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并不增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和锌原卟啉(ZPP)仅轻度升高;骨髓铁染色可染铁增多,但铁粒幼红细胞数量减少;血清EPO水平减少。
如肿瘤侵犯骨髓时,骨X线显示异常。
二、营养性贫血的饮食患者宜多吃的食物
各种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液、鸡蛋黄等。
绿色带叶蔬菜、黄豆及其制品、木耳和蘑菇、芝麻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24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