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养生多练华佗五禽戏

祝由网 2024-03-15 21:31:28

养生多练华佗五禽戏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宝贵遗产,尤其是在养生保健方面,一些养生方法饮食疗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当然还有一些健身的方法,其中华佗的五禽戏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健身方法,并且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久远的健身方法之一,如果长炼五禽戏,还可以让五脏得到调理。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传统的华佗五禽戏共有54个动作,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只有两个动作,其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比较适宜业余时间较少的上班族和中医传统体育基本功较弱的读者朋友习练。

练熊戏 调理脾胃

夏季天气炎热,不少人都喜欢窝在空调房中贪凉,但是室内外温差较高,容易使很多人出现滞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这时不妨练练五禽戏中的熊戏。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中寓于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习练熊戏有健脾胃、助消化、消食滞、活关节等功效。

练虎戏 缓解腰背痛

天热的时候人体耗能较多,加上工作量较大,容易引起腰背疼痛的症状,此外,长时间吹空调容易使我们总督一身之阳经、调节阳经气血作用的“阳脉之海”——督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不利于我们腰背部的健康。练虎戏能能增强华佗挟背穴和督脉的功能,能缓解颈肩背痛、坐骨神经痛、腰痛等症状。

练鹿戏 缩减腰围

很多注重体形的读者朋友担心,夏天因为运动量的减少和冷饮的摄入增多,导致腰围增大,其实习练五禽戏的鹿戏是个不错的缩减腰围的好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鹿戏主要是针对肾脏的保健来设计的,它的各个动作都是围绕腰部来做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我们腰部的脂肪大量消耗,并重新分配,有益于缩减腰围,保持苗条身材。

养生多练华佗五禽戏 调理五脏祛病延年

练猿戏 增强心肺功能

习惯于乘坐电梯的上班族如果爬上几层楼梯,不少人都会累得气喘嘘嘘,在夏季尤其如此,这其实在提醒你,你的心肺功能需要加强了。猿戏中的猿提动作遵循“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身体上提时吸气,放松回落时呼气。上提时吸气缩胸,全身团紧;下落时放松呼气,舒展胸廓,这组动作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缓解气短、气喘等症状,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

练鹤戏 预防关节炎

关节炎是冬季的常见多发病,但是近年来,炎炎夏日,在医院的骨伤科,也会遇到不少肩周炎、关节炎患者因犯病而求医。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患者使用空调不当,或者长时间吹电扇,导致关节疾病的发作。练鸟戏时,动作轻翔舒展,可调达气血,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活动筋骨关节,可预防夏季关节炎的发生,而且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华佗“五禽戏”的练法和功效

  据明代周履靖《赤凤髓》所绘图谱作一简介。以下所附各图是据500年前明代版本原图复制,极珍贵,并具参考价值。周履靖将“五禽戏”的每一势托名一人,小括号中的内容是对所托之人的介绍。

  1、 虎戏

  【练法】闭气,低头,捻拳,站如虎发威势;两手如提千金,轻轻提起,闭气勿放;平身,吞气入腹,使气上而复下,觉腹内如雷鸣(指腹式深呼吸。练功者用鼻孔深吸气至腹部鼓起,然后收腹使气向上经咽喉部从口缓缓呼出;再鼓腹深吸气,使气再下降到腹部。如此反复深呼吸数次,由于腹肌的松弛与收缩刺激肠蠕动,就可以出现肠鸣。雷鸣乃古人夸张之词,且不一定每次练后都能出现肠鸣。练此功的关键是练腹式深呼吸,这样有利于排出体内浊气,充分吸入新鲜空气,从而起到神清气爽的作用)。连做7次。

  【功效】练此功,可使一身气血调和,精神爽快,百病消除。

  (羡门,古神仙。战国时宋玉《高唐赋》和《史记?秦始皇本纪》都提到羡门。)

  2、 熊戏

  【练法】闭气,握拳,如熊身侧起,左右摆脚,一前一后,交替进行;运气,使气从两肋经过骨节,骨节皆影。如此连续做3~5次。

  【功效】能壮腰力,除腹胀,舒筋骨,安神养血。

   (庚桑,老子的弟子,战国时楚人。《庄子?庚桑楚》称为庚桑楚或庚桑子,鲁国畏垒人。效法老子“少私寡欲”、“无思虑营营”的养生法。)

  3、 鹿戏

  【练法】闭气,低头,握拳,如鹿转头顾(看)尾,平身;缩肩站立,脚尖着地,脚跟连天柱(即颈项),通身皆振动。连续做3次,或不时做1次更妙。

  【功效】常练此功能改善脊柱、颈项血液循环,舒筋壮骨,活络止痛,有防治慢性腰脊痛和颈椎病的功效。

  (士成,不知何许人也,根据周履靖将每一势托名1人,五禽戏五势所托5人,除费长房外,皆属先秦时期传说中的神仙。士成也可能属于这类人物。)

   猿戏

  【练法】闭气,如猿爬树,一只手如捻果,一只脚抬起,一只脚跟转身;更运神气,将气吞入腹内。左右交换进行,练出汗即止。

  【功效】练此功有疏通四肢经络、促进卫气运气、排出风寒邪气、缓解肢体疼痛和防治感冒的功效。

  [费长房,东汉汝南(今河南平舆)人。曾随壶公学道,因经受不起考验而未成正果,只学到了医术和降魔伏鬼之法。因医术高超,亦被视为神仙]

   鸟戏

  【练法】闭气,如鸟飞欲起,吸尾闾(尾椎)气,沿脊运气至头顶;双手举过头相握,头腰仰起,手作飞舞状。

  【功效】练此功有振奋阳气、温通督脉、强健脑力、提精神、抗疲劳和防治老年痴呆的功效。但高血压患者不宜练此功。

  [亢仓子,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人。相传是老子的学生,练气功练就了特异功能,视听不用耳目。哪怕是遥远的天边如齐子大小的东西或很细微的声音,只需闭目凝神,就会知道。当时鲁国君用厚礼聘他,并请他当场表演。国君深感惊奇,问博学的孔子。孔子也解释不了,只好笑而不答。]

  以上所介绍的是五禽戏古老而简要的练法,具体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既要模仿五禽的外形动作,又要体现出五禽的习性和神态,要轻松自然,舒适得力,更要注意炼神炼气。

华佗五禽戏有什么作用 五禽戏10招这样做

《军师联盟》这部剧近来在国内十分的热播,而剧中司马懿勤打“华佗五禽戏”的养生桥段,再联想到司马懿的确是以72岁高寿离世,让人不禁联想其长寿的关键,可能与勤练五禽戏有关,所以也让很多网友想自己在家尝试一番,那么以下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华佗五禽戏有什么作用。

中医解析华佗五禽戏 医院林森中医院区中医科主治医生吴建东表示,中医导引、养生学说中,确实有关于“五禽戏”的记载。且根据《三国志》、《后汉书.方术列传》也明载,五禽戏为华佗所创。因此,此套五禽戏又被称之为“华佗五禽戏”。

至于,电视剧中所演出的司马懿勤练“华佗五禽戏”桥段是否可能?吴建东医生提到,若套用当时时空背景及史书纪录加以分析,华佗虽约稍长司马懿30~40岁;但由于两人同生长于魏国,同样于曹操手下工作,司马懿于因缘际会下,很有可能熟知,并勤练“华佗五禽戏”。

华佗五禽戏,五禽不是鸟?原来有这原因:

不过,“华佗五禽戏”究竟有哪五禽呢?吴建东中医指出,华佗所指的五禽戏,主要是模仿大自然中,虎、鹿、熊、猿、鸟等5种动物的姿态而成。至于为什么明明是五禽,当中却只有鸟类动物。

吴建东中医提到,这是因为古人对于禽的定义与今不同。《说文解字》说禽这个象形字本来就是有头有脚有尾巴的四脚动物,“仓颉造字之本意谓四足而走者明矣”,是后世转移假借后才专属于鸟类,又说“禽者何。鸟兽之总名”,是故兽可称禽,但禽不可称兽。

五禽戏是中医导引、养生术!伸展筋骨、畅通气血、延寿:

但“华佗五禽戏”,对于养生、保健到底有何神奇之处,与太极拳有何不同呢?除了说明五禽戏的由来外,勤练五禽戏20余年,师承张镜影、郭廷献,为80代传人的吴建东医生也提到,五禽戏又属于中医导引、养生的一门。

其功用主要是透过活动身体、锻炼一般人少动到的肌群、关节,同时延展脊椎;来帮助提升血液循环,让养分供应、老旧废物质排出更顺畅。若以中医理论来说,则是应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的原理,藉此发挥畅通人体气血,及疏通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作用。且五禽戏相较于太极拳,有较多前俯、后仰的动作,因此在锻炼强度上,相较于太极拳较强。

五禽戏10招这样做 不光说明“华佗五禽戏”的强身、保健原理,吴建东医生也特别列举出10招华佗五禽戏中的动作,提供给民众作为日常自我保健参考:

【鹿站远眺】:立正站好,左脚横跨一步。两手上提至肩齐、两手向胸前合抱,向下沉按至两股外侧。

【熊俯身腰】:两手向前伸,上身向下前俯,双臂下垂、两掌舒指着地。

【白猿献果】:双手转腕内收,两手背相贴,经由胯裆上提,两手翻转向上、两手直臂向前伸。

【鸟展双翅】:身体站直、双手上举过头,两臂向两边下降。

【虎松肩背】:两手向胸前内合,掌心转向上、拔背耸肩。两手捏指上举过头,两手松开、两掌相对向下沉按。

【猿臂正举】:两手上举过头,两手伸直、掌心相对。

【白鹤张胸】:上半身后仰,腰向后弯;两手放两肩,头向后仰。

【虎松肩背】:上身站直,低头看小腹,两手从后抱头。

【熊攀足尖】:弯腰向下、两手抵足尖、两膝挺直。

【鹿运脊尾】:上身慢慢起来、脊椎逐节上升;头向后仰,全身向下放松。

Tips:

1.想发挥保健功效,应与日常生活结合,持之以恒的锻炼。

2.进行过程尽量放松、保持心情愉悦,能使气血循环更顺畅。

3.动作柔和圆满,伸展到能到的角度即可,不急求成,量力而为以免拉伤。

4.建议穿着方便好动的服饰,搭配具有保护力的运动鞋动作为佳。

想练华佗五禽戏养生 虽然适度进行“华佗五禽戏”对人体健康好处多多!不过,吴建东医生也提醒,由于五禽戏有较多前俯、后仰动作等,按摩人体内脏的动作。因此,除了筋骨受伤的朋友,饭后1小时内、怀有身孕者也不宜从事。此外,未成年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因为筋骨尚未成长完全也不建议操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222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