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的饮料种类越来越多,各种牌子、各种口味的,让人目不暇接。电视里经常有关于能量饮料的广告也很多,不少加班人士都会买来喝。对于成年人来说,喝点能量饮料可以打起精神继续做事,不过对于儿童来说可不一样。
儿童喝能量饮料会怎样
很多能量饮料含有药物级别的咖啡因和提取自其他自然资源的添加剂咖啡因。健康专家警告一次性摄入过量咖啡因会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神经、消化或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
每罐能量饮料所含的咖啡因都比较高,而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是100毫克。
一个成年人一天摄入咖啡因超过400毫克就会中毒。而12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每2.2磅(约1kg)体重中含有2.5毫克咖啡因就会中毒。
专家提醒,能量饮料多喝有害
对此,有相关部门认为,能量饮料的生产厂商应该在这些饮料标签上注明“高咖啡因”提示,以免儿童、孕妇和心血管病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摄取大量咖啡因,对他们的健康构成伤害。
摄取过多咖啡因对人体均有危害,尤其可对孩子造成头痛和失眠,若是孕妇每日摄入超过150毫克的咖啡因,还会增加流产和婴儿体重不足的危险。
还有哪些饮料儿童不能喝
1、蜂蜜
蜂蜜在酿造、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极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即使经过加工处理也不能完全清除掉其中的肉毒杆菌。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很容易遭受肉毒杆菌的侵袭,为了宝宝的健康,最好不要给宝宝吃蜂蜜。
2、含乳饮料
很多家长把优酸乳、低乳糖奶粉和无乳糖奶粉等同于奶,其实这些产品只是一种含奶饮料,乳糖含量很少,可它还常配有香精、甜味剂、果味剂等添加剂,最好不要给婴幼儿喝,更不能用其代替牛奶。
3、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另外,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出现小儿多动症。所以,3 岁以内的宝宝不宜饮茶。
4、蔬菜汁
蔬菜为宝宝提供各种维生素、粗纤维和矿物质,有些蔬菜在经过高热加工后,营养元素会损失一部分,新鲜的蔬菜汁既可以保持营养,又可以作为帮宝宝接受蔬菜的过渡品。蔬菜汁最好是现榨现喝,存放时间长了,很容易变质。很多妈妈喜欢用蔬菜煮水给宝宝喝,其实蔬菜水里的营养元素要比新鲜的蔬菜汁少很多。
炎热的夏季不期而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育儿"狂躁期", 在夏季,不单单家长自己会觉得烦闷焦虑,宝宝也是一样, 除此之外,很多家长都会明显的感觉到, 在夏季,孩子的胃口都有所下降, 取而代之的是水分摄取量增加。
这是因为气候炎热,孩子体表散热,体内就会缺水严重, 那么当孩子口渴的时候,一个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你会给孩子选择什么"饮品"呢?
可能有些家长对于给孩子选饮品,并没有什么特别在意的地方, 在这些家长看来,就算一部分饮料存在不安全因素, 但是孩子喝一两次也无伤大雅,
如果你抱着的也是这种想法,那可能就大错特错了, 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饮用相同的饮料,也会出现不同的化学反应, 所以家长可不能把孩子当成"小白鼠"哦。
这4种被儿童医生拉黑的饮料,宝妈别再给孩子喝了。
有些小孩子也因为这样的口感非常喜欢喝碳酸饮料, 不过,就算孩子再喜欢,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喝。
因为碳酸饮料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进入身体后会让身体变成弱酸性, 但我们人体会尽力保持酸堿平衡,所以就会交出很多金属离子与酸性物质结合, 其中中和率最高的就是钙元素。 而钙元素又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 经常喝碳酸饮料,对孩子的牙齿和骨骼发育都不好。
但复原乳就是一种乳制品饮料,又被称为「还原奶」, 其实就是将牛奶浓缩后变成粉状物, 然后在兑水和其他食品添加剂变成液体装, 就是类似将奶粉兑水的效果。
但复原乳的营养成分远没有奶粉高, 经常喝,孩子无法摄入正常量的营养物质, 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但其实店家为控制成本和味道,很少会真的不加水不加糖, 如果味道不好,销量自然不会提高, 而且还有水果不新鲜的风险, 所以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在外买鲜榨果汁。
尽管夏天的天气很热,家长在给宝宝选择饮品的时候, 最好避开以上这4种,多喝白开水才更健康。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阮光锋(科信食品与 健康 信息交流中心 科技 传播部主任)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大家都开始关注解暑,很多带孩子的家长生怕孩子热着了,就会想着给孩子喝点解暑的饮料。
近日,一则“奶奶用放置4年冬瓜水喂孙女致中毒”的新闻刷屏家长们的朋友圈,原因是奶奶认为“冬瓜水”是消暑降温的“珍宝”,就给宝宝喂了放置4年的约100毫升的冬瓜水,结果导致亚硝酸盐中毒。
冬瓜水,是把新鲜冬瓜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陶罐,严闭盖口,加红泥封实缝隙,放于阴凉处,三四年后再打开饮用。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沉淀、化解,冬瓜就变成了瓜汁。
冬瓜水能不能解暑不知道,但是喝冬瓜水容易中毒是真的。冬瓜水的制作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如果饮用很容易导致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的毒性,主要在于它能够把血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引起缺氧,导致紫绀症。正常人如果短时间内摄入较大量的亚硝酸盐,容易引起急性中毒,使血液中具有正常携氧能力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从而造成组织缺氧,这就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通常情况下,成年人一次摄入200mg以上的亚硝酸盐,就可能发生中毒反应。
此外,同等情况下,幼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的风险比成年人高得多。这是因为幼儿的消化系统及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系统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更易患上亚硝酸盐引致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就是我们俗称的“蓝婴综合症”(Blue baby syndrome)。这是一种罕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不能把氧气带到各身体组织,导致皮肤和嘴唇发紫的现象。由于婴幼儿体内还未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无法缓解因为亚硝酸盐摄入过量造成的血液缺氧,会导致患儿出现手指和脚趾末端发蓝发紫的症状。婴儿一旦缺氧情况影响到脑部,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可能会导致智力低下和运动障碍。
类似的中毒事件在我国广东部分地区时有发生。这些地区存在一些自带的风俗习惯,习惯自制冬瓜水、梅子、白菜等。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井水、自来水泡制的时间过长,极易产生亚硝酸盐。
其实,既 健康 ,又能达到解暑功效的 “饮料”是白开水。人体每天应摄入6到8杯白开水,白开水不含糖分和热量,可直接被人体吸收,是夏天最好的“饮料”。
除了警惕中毒,给小孩喝的饮料更需要特别注意 健康 问题。
美国 健康 饮食研究(HER)曾发布了一个《幼儿期 健康 饮料共识指南》对常见的 9 种液体饮料,包括水、100% 果汁、原味巴氏杀菌奶、豆奶、糖饮料等做了分析,并给出了专业的指导建议。
这份指南认为,最适合孩子喝的液体饮料是母乳、婴幼儿配方奶、原味巴氏消毒奶和水。这份指导建议详细地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了相应推荐:
1.6个月以下婴儿:只喝母乳或配方奶就行,不需要添加任何的液体饮料,包括水。
2.6 12个月的孩子:在添加辅食后,可以喝一点水(每天大约 118.3 236.6mL),其他液体饮料不要喝。
3.12 24个月的孩子:推荐喝全脂牛奶和白开水。在不能吃到新鲜水果的情况下,每天可以适当喝100%纯果汁,但最好不要超过118.3mL。
4.2岁 5岁的孩子:首选白开水、低脂 / 脱脂牛奶,其次是少量的 100% 纯果汁。
5.5岁以后的孩子也基本是如此。我国膳食指南也建议大家平时尽量喝白开水,每天5-7杯(1000-1700毫升)。
市面上供给幼儿使用的饮料多种多样,除了推荐喝的液体饮料之外,这 3 种类型的饮料最好不要给孩子喝。
1.含糖饮料
只要是配料表里有糖的饮料,包括果汁饮料、运动饮料、甜咖啡、含糖茶饮料、苏打水、碳酸饮料、奶茶等,都应该尽量少给孩子喝。
摄入过多的糖不仅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会危害孩子的 健康 。除了容易导致蛀牙之外,过度摄入糖分,最终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让孩子们更容易长胖,长此以往更容易患上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
若实在想喝点甜的,建议还是优先给孩子选择代糖饮料,它可以给孩子甜味享受,但没有糖,不会增加能量摄入,也不会导致龋齿。
2. 含咖啡因饮料
咖啡、茶、软汽水(如可乐)和能量饮料,都含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会危害未成年人 健康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童和青少年不喝咖啡。因此,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帮助孩子控制包括咖啡、茶及其他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
3. 含酒精饮料
酒精是一类致癌物,对孩子百害无一利,无论什么原因,都要让孩子远离它。
参考资料:
[1]陈燕飞,贺云发,刘丽华,等.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J]. 微量元素与 健康 研究,2019,36(3):48-49,54.
[2]廖德丰.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毒理学效应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2013,38(12):4-6.
[3]吴金上. 泡冬瓜水(亚硝酸盐中毒)1例报告[J]. 特别 健康 ,2020(20):142,144.
[4]邝玉子,蓝桂森. 冬瓜浸液致亚硝酸盐中毒12例治疗体会[J]. 辽宁药物与临床,2000, ( ):139.
[5]Healthy Beverage Consumption in Early Childhood
[6]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 健康 所,中华预防医学会 健康 传播分会,等. 咖啡与 健康 的相关科学共识[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52(11):1115-1116.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157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6招帮你解决睡觉流口水
下一篇: 腿脚抽筋怎么办-6招轻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