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香港大学医学院最新研究:h7n9今秋或再现

妙手生春 2024-03-14 09:41:31

香港大学医学院最新研究:h7n9今秋或再现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24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指,根据h5n1禽流感的季节性流行趋势,h7n9可能会在今年秋季再次出现。但研究也表明,h7n9在人类中感染的致命率较h5n1低。

这项研究发现,h7n9的潜伏期比以前研究中的5、6日更短,为3.1日,与h5n1的潜伏期3.3日非常接近。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梁卓伟指出,这一成果,为临床判断以及发现疫情之后的隔离期时长提供了重要依据。据了解,隔离期通常为潜伏期的两倍或两倍半,也就是隔离8、9日就已经足够。

另外,研究还为h7n9只具有很低的人传人可能性提供了证据。研究对2500个病例接触者密切随访后,结果只发现4个潜在的继发性感染。

梁卓伟称,人传人的可能性不是零,但非常近乎零。也就是绝大多数环节,感染都是直接与禽鸟接触而来。

借鉴h5n1的经验和季节性流行趋势,研究报告认为h7n9可能会在今年秋季再次出现,目前将是一个对疾病防控的公共卫生措施加以准备,并对疾病流行的反应能力进行加强的机会。健康卫视综合报道。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生怎么申请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生的申请一般需要以下材料:
  1.本科成绩单:中英文的各一份,并须经过学校公证。
  2.英文水平证明:一般应具有托福成绩。 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并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成绩,而是只要原件的复印件即可。 有些大学如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绩,大陆的四、六级证书也可接受。 不过一个好的托福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
  3.GRE成绩:随着竞争的激烈,香港的大学现在又要求GRE成绩,与托福一样,只需复印件即可。 这两项可以为我们节省25美元。
  4.申请表格:一般来说,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招生办公室或者系里,对方便会寄来有关表格。 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会要求你说明自己的研究意向 当然只要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即可,无须非常具体。 材料一般是免费的,如果觉得麻烦,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 5.研究计划:这是与美国大学不同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这与美国的大学要求的 PERSONAL STATEMENT完全不同,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 是纯学术的,无须加入诸如个人经历、感情这些东西。 它要求申请者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的掌握。 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具体的,不能太宽泛。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TOPIC),即你想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此问题的意义 (3)前人的研究状况即遗留的问题 (4)你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 (5)参考文献(BIBLIOGRAPHY):

李兰娟获得过祖国给了什么奖?

1、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0年7月17日,李兰娟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捐出所得全部奖金300万元人民币,用于人才培养和促进科技发展。


其他奖项和荣誉:

1997年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 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 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 浙江省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学和防治策略研究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06年 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与混合型人工肝的研究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7年 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0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1年 肝衰竭人工器官替代治疗研究 省部级 一等奖

2012年 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 省部级 一等奖

2013年 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4年 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4年 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4年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2015年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诊治研究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社会团体 一等奖

2015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排名第二)

2016年 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2016年 第九届谈家桢科学奖临床医学奖

2020年 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

2020年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女,浙江绍兴人,中国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11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她和团队研发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广泛用于维持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命,并且因在抗击SARS、H1N1、H7N9等流行病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得多个国家奖项。其夫为另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



扩展资料:


生平

李兰娟原籍萧山区进化镇下畈底村。1947年,李兰娟出生于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1960年,她被保送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现绍兴第三中学)。

因为家境贫寒,她初中曾有一段时间是辍学在家读的,一边干活养家,一边自学。中考后,她被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破格录取。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在夏履镇当中学代课教师。在浙江省中医院学针灸后改做赤脚医生。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

1973年起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党支部委员、团委书记,1984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党委书记、副院长,1996年任浙江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98年晋升正高职称,被评为浙一医院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同年至2008年任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期间主要从事重型肝炎的诊治、肝病微生态、人工肝等的研究。

2004年,李兰娟主编了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2005年3月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2019新冠肺炎疫情开端时,李兰娟是第一位提议封锁武汉市的中国专家,曾三次提请武汉市当地政府和国务院。最终使中央政府采纳其建议,并于2020年1月23日实施武汉封城。

2月1日,她和一组来自杭州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武汉,帮助抗击疫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146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