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出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肺栓塞,如不及时抢救可能会危及生命。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只是自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2、突然出现一侧胸痛、呼吸困难,可能会伴有咳嗽,但是一般没有咳痰的情况。仔细观察,可见发病一侧的胸部外廓隆起,肋间增宽,如果拍打气胸一侧,则有如同击鼓般的声响,这是自发性气胸的典型症状,是肺气肿、肺结核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多因为持重物、屏气、剧烈活动等因素诱发此病。
3、睡眠时喜欢把枕头垫高,又常被胸闷憋醒,有突然发作的夜间呼吸困难,往往不能平躺,而被迫采取坐位。同时伴有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大汗淋漓,出现紫绀,这是左心衰竭的典型症状。
4、如果老人常感胸部憋闷气短,这就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最好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
5、如果稍一活动就咳嗽、无力,有痰但不易咯出,这是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表现,应及早就医并及时控制感染,以免导致呼吸衰竭。
此外,肺癌、晚期肺结核、矽肺、支气管哮喘、各类心血管疾病都可能有气短的症状。因此,老人出现气短,千万不可大意,应马上到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对于出现气短的老年人,日常的家庭护理主要遵循:心平气和、戒烟避酒、充分休息、切忌过劳。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强心、利尿或扩张血管的药物。
许多老人上了年纪,身体逐渐走下坡,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毛病,气喘也是其中之一。那么老人经常气喘怎么办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老人经常气喘怎么办,欢迎阅读。
老人经常气喘怎么办?
1、设法使病人安静下来,可以轻抚病人胸部,再喝杯温水。
2、气短的病人常常会张口呼吸空气,所以气管黏膜很易干燥,可用一杯热水,让病人吸入热蒸汽,湿润气道黏膜。
3、治疗气喘的药物,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抗发炎药物,二是支气管扩张剂。
抗发炎药物:抗发炎药物除了可以改变或中止气喘病的气道发炎反应,及降低气管的高度敏感外,尚可用于预防或防止气管发炎反应的发生。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主要在于放松伴随气道反应所产生的收缩中的气管平滑肌。
4、选择适当的运动,及避免在干冷的环境之下进行剧烈运动。
5、剧烈运动之前的热身运动非常重要,热身运动应以间歇方式进行,也就是每次从事3—5分钟,以不引起咳嗽、喘鸣或胸口不舒服为原则。
6、若是选择适当的运动,也做好了间歇性热身运动,做好间歇性的热身运动,仍不能避免咳嗽、喘鸣或胸口不舒服这些症状,则应该在运动之前口服或吸入气管扩张剂。
7、家中的地毯是最容易孳生尘蹒及细菌的地方,若是无法拿掉,应定期定时喷洒防蹒剂。
8、床铺应尽量使用木板或金属的材质,床上不要用动物毛毯、床罩或棉被。
9、避免使用厚重的布质窗帘,应以百叶窗或塑料板代替。
10、多以木制品或塑料制品代替填充式家具。
11、室内应使用除湿机及冷暖气机,避免高温和潮湿。
12、避免悬放容易堆积灰尘的装饰物。
13、室内不要养猫、狗、鸟等宠物,因为动物毛皮落屑及排泄物容易引起过敏。
老人气喘如何锻炼?
1、患有气喘也要适当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不少老人希望通过适当锻炼提高抗病能力,但有人年老体弱或长期缺乏运动,稍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老人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就一定要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很多老人动辄气喘,稍活动后就呼吸急促,感觉透不过气来,需要大口呼吸。这种情况既有生理性气短的因素,也不能排除老年人本身患有常见的、容易发生气促的慢性病,如老慢支、哮喘、肺气肿等。但无论属于何种情况,都可采取适当措施帮助老年人循序渐进动起来,达到有效健身、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患有气喘病的老人做运动的难度稍稍要大一些,因为刚开始运动时呼吸会变得更为困难。但是,坚持正确的方法进行运动,气喘患者可借助适当的运动方式来避免其症状的发作,同时也可因适度的运动来改善身体功能。原因在于,运动锻炼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就迫使呼吸器官加强工作,久之,肺的呼吸深度及肺活量就逐渐加大,呼吸功能得到改善,这对老年人延缓呼吸机能减退,防止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1)慢走
准备一双吸震性能良好的运动鞋与轻便吸汗的衣服,在空气清新的早晨出门,选择在空旷无车的平坦路面进行,开始前先做5分钟的热身,拉拉筋,舒展肩膀与手脚,转转腰;走路时抬头挺胸,鼻子吸气嘴巴吐气,调整呼吸与步伐的频率。起步时由轻松的漫步开始,渐渐加大步伐与速度,两手自然摆动,维持在流汗小喘的程度20——60分钟;步行要结束时,放慢脚步与深呼吸,配合伸展身体直到呼吸心跳回复通畅。
2)打太极
易气短喘息的老人首选的`运动项目是打太极,因太极动作缓慢、流畅,在运动过程中同时有调息要求,如最常见的“气沉丹田”要求练习者以意引气达于腹部,使之不能上浮。实际上这些练习对动则气喘的老人大有裨益。
2、注意饮食
患有气喘病的老年人平常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饮食方面可多补充优质蛋白质,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食物,这类食物能帮助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
3、注意空气的流通
患有气喘的老年人平时尽量避免前往空气质量差的地方,日常处于室内时要注意通风,不要长期呆在空气沉闷的地方。
老人经常气喘是怎么回事?
由于老人的心肺功能衰退,很多老人在活动后经常会出现气短、心慌等症状。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活动之后的正常现象。殊不知老人气短可能提示多种心肺疾病,千万不可大意。一旦发生气短症状,首先要明确其性质。
气喘的问题多是因为气管炎或者是支气管炎所引起的,但是如果老人的心功能是不完善的话也是会导致气喘的情况的,或者是出现呼吸比较困难的情况,这个时候要注意老人不要受到刺激,比如说是油烟之类的气味是比较容易引起老人气喘的。
生理性气短最为常见。正常情况下,老人剧烈运动后会有气短、心慌等症状。只要休息片刻便可缓解,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的气短。生理性的气短一般没有其他伴随症状。
气短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往往提示肺部疾病。气短是肺癌、胸腔积液等慢性病的前期表现,而逐渐加重的气短症状还是肺气肿病情严重的重要标志,比如,以前能爬三层楼,现在爬二楼就气喘吁吁,这就说明气短加重了,要及时就医。
气短伴心绞痛可能是冠心病。心脏疾病(冠心病)也是引起气短的重要原因。心脏疾病引起的气短一般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后出现,同时还会伴有心前区不适。如果长期有气短症状,并且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需要考虑心衰等严重疾病。更要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胸闷气短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 病理性胸闷气短(即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气短):胸闷气短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内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闷气短。如: 1.呼吸道受阻: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受外压(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 2.肺部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 3.心脏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 4.膈肌病变: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胸闷气短的用药 引起胸闷气短、气短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心、肺疾患及神经心理因素都可以导致胸闷气短、气短。 不能确定具体原因,所以也没法推荐药品。 建议您到医院做检查,确定病因,对证下药。 是药三分毒,千万不可乱用药。 如有器质性疾病,应针对病因治疗; 心血管功能紊乱的治疗: 1、调整心态、放松精神、消除顾虑,如是神经功能性症状,就不必太担心,经过精神调理,增强体质、或必要的休息及药物治疗,会逐渐好转与治愈的。 2、在除外病理或器质性病变后,可适当进行体质锻炼:以增强体质、使心血管功能改善,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增强,有利于植物神经功能恢复。 3、药物治疗: 1)有心悸、胸闷气短、心动过速、喜长出气等β-受体高敏症状者,可用安定2.5mg、心得安10mg 口服(或氨酰心安12 .5~25mg 1~2次/日)。 2)抗脑衰胶囊,口服,一次5-6粒,一日3次。 3)刺五加3# 3/日; 4)人参五味子冲剂 10毫升 3/日。 --胸闷气短的治疗 1、精神心理治疗:即调整心态、放松精神、消除顾虑,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保持良好情绪,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反馈性地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功能。 2、体质锻炼: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整大脑功能, 另外,运动能明显改变人的情绪,坚持长期锻炼,能增强体质、心血管功能改善,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增强,使植物神经功能恢复。 3、药物治疗: 有心悸、胸闷气短、易汗、喜长出气等β-受体高敏症状者,可用安定2.5mg、心得安10mg 口服(或氨酰心安12 .5~25mg 1~2次/日)。相关阅读:孕妇常胸闷气短可能是疾病老年人气短定要提高警惕抢救心脏骤停有讲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141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穴位按摩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 冬天心慌气短警惕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