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容易出汗预示着这4种疾病

健康管理师 2024-03-13 01:46:46

容易出汗预示着这4种疾病

有一部分人群即使在严寒的冬天手脚也容易出汗,比如吃完饭或者精神过于紧张时会满头大汗,此时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患上了某种疾病,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治疗。

容易出汗预示着哪4种疾病?

1、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多汗而且怕热,性格急躁、烦躁不安、精神过于紧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难以入睡以及焦虑烦躁情况。

2、糖尿病

植物神经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让患者出汗异常并且增多,同时也会伴有多尿、多饮以及多食、体重减轻的症状,此时去医院做尿糖和血糖检查就可以诊断出来。

3、低血糖症

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会下降血糖,让人体大量的释放出肾上腺素,引起脸色苍白、全身出冷汗以及手脚颤抖的情况。

4、嗜铬细胞瘤

90%嗜铬细胞瘤患者会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呈现阵发性的出汗,有时也会持续性出汗,同时也会伴有脸色发黄或者变白、全身发凉、心慌、手颤抖,也有一部分患者会伴有血压升高以及头痛感。

按摩哪三个穴位可以止汗?

1、合谷穴

合谷穴在食指和大拇指根部中间凹陷的地方,经常性的按摩能够止手汗,按摩时一定要用力,一直按摩到酸胀感为度。

2、按摩足三里穴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调节身体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同时也能够调理脾胃,具有通经活络以及补中益气的功效。尤其对于身体比较虚弱而且出汗比较多的人群来说,多按摩足三里穴具有止汗的功效,一边按摩一边揉,一直感觉到酸胀感为度。

3、复溜穴

按摩复溜穴时能够刺激水分代谢正常,从而达到止汗的目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如果出汗过多时可以先按摩合谷穴两分钟,然后再按摩复溜穴,两分钟就可以立马止汗。

温馨提示

若是通过以上方法还是无法止汗的话,应该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并且对症治疗。当汗多时要及时擦拭,防止受寒,衣服要经常性的换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熬夜,多吃一些含水分比较多的食物,以防发生脱水,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不然会导致汗液分泌越来越多。

动不动就出汗?劝告:5种出汗属于异常,为了健康,及早自查

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帮助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呆在高温环境中、精神高度紧绷、运动以及吃刺激性食物后会大量出汗。若出汗的方式、出汗量以及颜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很有可能是疾病来临,尤其是警惕以下5种异常出汗。

1、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可调节能量生成,分泌甲状腺素。若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分泌太多甲状腺激素,加快新陈代谢速度,使得患者易出汗,同时伴有眼睛突出和食欲亢进、脾气暴躁等。

2、神经功能紊乱

更年期潮热就是神经功能紊乱的结果,女性正处于更年期时体内雌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会无缘无故的出汗,总觉得身上潮湿。尤其是运动、处于高温环境以及焦虑时以上症状更加显著。

3、低血糖

一般吃饭时胰岛素开始分泌,帮助调节血糖。但过度饥饿时就会刺激大量肾上腺素分泌,使得机体进入高应激模式状态,易造成出汗。

4、突发心脏病

不明原因的大汗淋漓且伴有胸口压榨性疼痛,应高度怀疑心脏病发作,患者往往伴有血压和心率下降。

5、跟药物有关

突然停止服用某些药物易引起出汗如感冒药、抗抑郁药物以及抗生素等。

1、手脚心出汗

一般心烦意乱、焦虑不安以及过度紧张时手心会不由自主的冒汗,等心情逐渐平复后此症状就会消失。但即使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手脚心仍然大量出汗,应高度怀疑手汗症。除了手脚心易出汗外,若伴有小便颜色发黄、四肢沉重、食欲减退和舌苔黄腻等,极有可能是脾胃湿热所造成的。

2、汗液有颜色

正常情况下汗液无色无味,汗液跟微生物融合在一起后可发生化学反应,使得汗液有颜色。若呈现红汗,提示内分泌功能紊乱,又或是身体某部位正在出血;黄汗提示血液中胆红素浓度高,常见于肝胆疾病;绿汗提示胆汁外泄,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白汗提示心肺阳虚。

3、盗汗

一般睡觉后基础体温下降,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出汗。若睡觉时总是大量出汗,醒来后汗止,这就是所谓的盗汗。除了盗汗外,若伴有口干舌燥、睡眠质量差以及大便干燥,说明阴虚火旺造成的。

4、有腥臭味的汗

汗液散发出一种腥臭味,十有八九是湿热症或热症,也有可能是肝硬化。

5、自汗

自汗也就是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大汗淋漓,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这是气虚的表现,气虚无法固表,使得汗液不由自主的外流,其根源是心肺病变。此类人应适当的户外活动,注意身体保暖,积极预防伤寒感冒。

温馨提示

出汗多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前者跟遗传、过度紧张兴奋有关,只要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合理口服抗焦虑药物就能缓解。后者跟疾病有关,应找出背后的原因且针对性治疗。出汗多的人应多喝水,多吃含水分的蔬果如西瓜、黄瓜和苦瓜等。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健康 明星计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080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