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一种病。这时一般我们都要用到清热凉血养阴活血化瘀的药,这类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让人无从选择,如何辩证服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为你简单介绍一下各种上火的症状表现,及常用的关于清热凉血养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何辩证选用。
1、一般三焦有火、火往上攻。表现为有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耳鸣耳聋,牙痛,牙龈红肿,咽喉肿痛等症状,可以服用牛黄解毒片。而疮疡初期红肿热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情况下,可以服用上清丸一类的中成药,以清热泻火解毒为主。
2、一般外感风寒而体内有火、表现为头痛咽干、小便热、皮肤痒、有湿疹等症状都需服用清热凉血解表通理类中药。最常用的有防风通圣丸。
3、而肝胆有火,表现为胁肋胀痛,腹胀食欲差,口苦,小便短黄,大便不调,更有甚者身目发黄,舌大,红苔黄厚等。大多是因为或喝酒,饮食过于油腻,或过食辛辣,湿邪内生,久郁化火所致,亦或脾胃运化失常所致。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鸡骨草药丸等
4、而胃火大,主要表现为口臭、胃内嘈杂容易饿、大便干燥、容易热、经常口渴、牙宣易出血等,适合服清胃黄连丸。
5、心火大的症状为:经常心烦,想睡睡不着,口舌生疮,或尿很黄。可以服用柏子滋心丸或导赤丸等;
6、肺火大的表现为,口干舌燥、咳嗽、咽痛等。清肺抑火片、清肺散等均可。
7、养阴清热活血化淤法主要用于阴虚血淤症,一般表现有皮表易形成淤血,而且生病时间相对较长,局部发热即怕凉又怕热,或要么五心烦热.要么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病情中实热与虚热难分即养阴又活血还是请专业中医来辩证开方,可参照四妙勇安汤加减。
总之,不同部位有火会有不同的表现,清热凉血养阴活血化瘀的药也不仅仅指上面提到的几种药,上面所说都是最见的上火表象和最常用的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症下药,达到花钱少见效快的治疗效果
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哪些,什么中药活血化瘀,我今天就为大家分享活血化瘀的中药药学知识如下,仅供参考!
活血化瘀的中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中药材,中医主要用于治疗血瘀证。按活血化瘀中药作用特点不同,可分为养血活血中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中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中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中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月 季 花
蔷薇科花卉植物,又名月月红、四季花,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月季花中所含的揉质能清除生物体内过剩的自由基。揉质是一类复杂的具有沉淀蛋白质性质的水溶性多元酚类化合物,可维护细胞膜的流动和蛋白质的构象,防止辐射诱发的DNA断裂,从而在抑制脂质过氧化、心血管病、抗、抗突变、抗衰老,抗白内障等方面有独特的功效。
医学小知识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疏肝解郁。用于气滞血瘀,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胸胁胀痛。
药用价值:花可提取香料。根、叶、花均可入药,具有活血消肿、消炎解毒功效。而且是一味妇科良药。中医认为,月季味甘、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的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故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月季花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是棚皮素、山蔡黄素,山茶黄素是存在于多种植物的根、叶和果实中的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淡 竹
淡竹为禾本科刚竹属下的一个种。中型竹,主干高5~18米,直径约25毫米或更大。梢端微弯,中部节间长30-40厘米。
新竿蓝绿色,密被粉;老竿绿色或黄绿色,节下有粉环。竿环及箨环均稍隆起,箨鞘淡红褐色或淡绿色,有紫褐色斑点,无箨耳及遂毛。箨舌紫色;箨叶带状披针形,绿色。
医学小知识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药用价值:中药淡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的干燥茎叶,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统中医认为淡竹叶具有清热、利尿、生津止渴的功效,多用于消暑热、宁心神、小便辣痛和尿路感染。
药材含有丰富的碳苷黄酮和生物活性多糖及其他有效成分,淡竹叶的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氧化性、抗心肌缺血、收缩血管、抑菌和肝损伤保护等作用。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是淡竹叶中两类重要的化合物,是淡竹叶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
白花丹参
丹参又名赤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主产于山东、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白花丹参主要生长在山地丘陵地带,现主要产于山东莱芜,为濒危中草药。白花丹参于2011年获得由国家工商总局批复的国家地理标志性证明商标。
医学小知识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药用价值:
(1)防“三高”
白花丹参相比普通的丹参茶丹参酮等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更高,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此外,其多酚类物质还有降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并能及时防治胆固醇升高、高血脂症。
(2)防治脉管炎及动脉硬化
白花丹参中的 咖啡 碱有扩张心血管、增强毛细血管的功能,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及闭塞性脉管炎,而且对脉管炎及动脉硬化有独特疗效。
(3)安神利眠
白花丹参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可明显增强镇静药的作用。能使大脑皮层自发活动振幅减小,抑制丘脑后核内痛放电、产生中枢性的镇痛作用。
(4)抗溃疡
白花丹参可通过改善胃黏膜供血、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因素,预防溃疡产生或促进溃疡的愈合。
紫花丹参
紫花野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用根入药,功效同丹参。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产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于高山草地、山坡或林下,海拔3400-4200米。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单一或分枝,其上密生鳞片,鳞片呈卵圆状三角形或披针形,长达2厘米,根茎下方有斜升扭曲状的条状根。茎直立,高13-45厘米,具条纹,密被棕色长柔毛或变无毛。
医学小知识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心、脾、肝、肾血分之药;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
药用价值:
一、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 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2. 对血管作用 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降
3. 抗血栓形成 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
4. 改善微循环
二、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1、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丹参制剂治疗:坏死心肌清除快;纤维母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形成较明显;肉芽形成比较成熟。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缩短。
2、 抑制过度增生 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益母草
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
益母草可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
医学小知识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
药用价值:
1. 对子宫的作用:益母草煎剂、乙醇浸膏及益母草碱对兔、猫等多种动物的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
2. 对心血管的作用:益母草对离体豚鼠心脏, 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缺血模型, 能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及相当显著地减慢心率。静注益母草制剂使麻醉犬明显增加冠脉流量, 降低冠脉阻力, 减慢心率及减少输出量和左心室作功的作用。
3. 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体外实验证明, 益母草及其提取物有拮抗ADP诱导的正常动物血小板聚集作用。体内实验亦证明益母草能显著减少外周循环中的血小板总数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内血小板及其聚集物。益母草对兔肺循环红色血栓有显著溶解作用。此外, 益母草还有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等作用。
1.清热凉血——用于血热斑疹吐衄,虚热证。
本品苦泄清热,辛散透发,入心、肝、肾经。有良好的清热凉血之效,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之身发斑疹,或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其清中有透,有清透阴分伏热之效,用于虚热证,为治无汗骨蒸之佳品。
(1)治热入营血之身发斑疹,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生地黄、赤芍等清热凉血药同用。
(2)治温病伤阴,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常配青蒿、鳖甲等,如青蒿鳖甲汤。若与养阴药同用,亦可用于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等证。
2.活血散瘀——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疮痈,肠痈。
本品又善活血散瘀,有凉血而不留瘀之特点,用治瘀阻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并能清泄散瘀,用于热壅血瘀所致的外痈或内痈。
(1)治瘀滞经闭、痛经。常配丹参、当归等同用。 考试大网站整理
(2)治症瘕积聚。常与桂枝、茯苓等配伍,如桂枝茯苓丸。
(3)治跌打损伤。常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4)治热毒疮痈。治外痈,多与金银花、蒲公英等同用;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桃仁等配伍,如大黄牡丹皮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073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鼻毛长得快是雄性激素分泌旺盛?
下一篇: 祛除口臭的4种方法快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