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气虚体质需要辩证施治

祝由网 2024-03-12 13:33:04

气虚体质需要辩证施治

1、心气虚证

证候:心悸,胸闷,舌质淡,脉虚结代,治则:益气养心。主方:养心汤、七福饮。常用药:人参、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川芎。

2、肺气虚证

证候:咳嗽无力,少气短息,动则益盛,痰液清稀,平素易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治则:补益肺气。主方:补肺汤、玉屏风散、生脉散。常用药:党参、黄芪,淮山药、太子参、麦冬、白术、甘草、大枣、熟地、五味子。

3、脾胃气虚证

证候: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则:健脾益气。主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药:党参、黄芪,淮山药、白扁豆、薏苡仁、麦冬、白术、甘草。

4、肾气虚证

证候: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治则:益气补肾。主方:肾气丸、大补元煎。常用药:党参、熟地、生地、淮山药、枸杞、山茱萸、当归、炙甘草,菟丝子、益智仁。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气虚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很多体质偏差的人可能都会有血虚或者是气虚的情况出现,还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是气虚或者是血虚的体质,这样体质的人一般容易生病,抵抗力较差,所以可能经常会服用一些补气补血的药品,那气虚的症状有哪些?气虚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1、气虚的原因
气虚的范围较为广泛,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营养不良,或因久病、重病、劳累过度、年老体衰等因素导致元气不足,使气的生理功能发生减退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表现。
2、气虚的常见症状
气虚证的主要分辨特点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头晕目眩、自汗,并且没于活动后上述症状有加重表现,舌质淡嫩,脉象虚弱。
3、脏腑功能气虚表现
由于元气亏损,常常可导致诸多脏腑组织功能的减退,常见有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以及胃气虚等。通常可在气虚证的基础上分别表现为相应的脏腑功能减退症状。
(1)心气虚的表现
心气虚是指心气不足,不能鼓动心脉,主要表现为心动失常,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精神疲惫,多汗,面色淡白等症状。
(2)肺气虚的表现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并且肺外合皮毛,对机体有防御保护的功能,一旦肺气虚弱,则肺的主气、卫外的功能更降低,以咳嗽、气喘、自汗、以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
(3)脾气虚的表现
脾脏主运化,统血行,脾气虚弱则运化水谷的的功能减低,则可导致食少、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4)肾气亏虚的表现
肾气亏虚,骨髓、耳窍失养,因此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耳聋;肾脏肺封藏、固摄功能降低,固摄无权,膀胱失约,则表现为小便频数,尿后余沥不尽,遗尿、夜尿增多等;肾气虚则精关不固,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量多清稀;肾气不足,冲任失约,则女子月经淋漓不净,胎元不固而易滑胎。此外,由于肾主纳气,肾气虚还可以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以呼吸短浅、呼多吸少,气不接续的症状。
4、气虚怎么调理
气虚体质可以多吃些益气补气的食物,比如小米,糯米,粳米,扁豆,红薯等。平时可以做些瑜伽、慢跑等运动,提高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治疗。
5、调养保健式
1.饮食保健吃具益气健睥食物米、粳米、糯米、黄豆、白扁豆、香菇、枣、桂圆、豆腐、马铃薯、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等;
2.药物保健用补气药物选用花粉、蜂王浆、参、黄芪、西洋参、太参、党参、灵芝、五味、枣等食物结合使用些药物用药膳黄芪炖鸡、参蘑菇汤、山药枣泥、茯苓煎饼等平适服用些丰忾功效药高血压者剧艮参、西洋参、五味自汗、冒者服玉屏风散预防。

什么是气虚?令人精神疲惫的气虚体质该如何调理

什么是气虚?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在相同的气温环境下,,有人对温度变化比较“迟钝”,感觉凉点、热一点没关系,人体非常容易适应;有的人却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和“娇气”,热一些就容易出汗,冷一点就容易感冒,四肢冰凉。夏天非常明显,进入到空调房就会感觉冷,把气温调高,不能坐在风口下,严重一点的甚至无法使用空调。这些人还有一个特征,便是身体素质较差,略微运动就汗流浃背,平常不管如何当心,也十分容易感冒。


中医学将这类体质辨证为气虚,尤其是卫气虚损。常言道:“人活一口气”,中医学所讲的“气”,指的是生命活动的源动力,它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四个方面的作用。依据其运行于脉外、脉内,可划分为卫气、营气;依据脏腑来源,可分为肺气、肝气、心气、胃气、肾气等。中医学所讲的卫气,能够简单理解为如同包裹在地球最外层、阻拦了成千上万小陨石撞击的“大气层”,像“护卫”般保卫人体免遭外邪侵入。

中医学理论讲,人的生命活动从源头上讲,便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气虚多因先天发育不足、营养不良、年迈体弱、久病不愈、术后及过度疲劳等因素所致。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证,气虚病症会牵涉到身体多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乏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手脚肌肉失养,全身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靡、头晕、耳鸣。气虚还可能会造成脏腑功能减退,引起早衰。

当人体卫气充裕时,犹如城墙牢固,门窗坚固,身体可抵抗病毒细菌的感染,常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相反,当卫气不固时,身体容易反复感冒、动则大汗、四肢冰凉、畏寒怕风。

卫气不固,有先天不足的因素,还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后天因素。例如,平常总吃寒性食物,脾胃虚弱时间久了导致摄入不足,缺乏运动;日常生活作息紊乱,日夜颠倒。或是大病、久病后,产后感受风寒等原因,都会削弱卫气,使其卫外不固或营卫不和。

要想养好“卫气”,要从日常生活中着手,处处顾护阳气,自身脏腑百骸阳气充足,卫外才有“底气”。比如,不滥用寒凉药物,少吃生冷食物,不随意节食减肥,经常参加 体育 运动,日常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寒,不熬夜,作息规律,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病后、术后、产后注重身体调养,促进身体康复。多食用具有补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糯米、大米、小米、麦类、荞麦、栗子、榛子、莲子、花生、白扁豆、淮山、黄豆、红枣、菱角、蘑菇、鲫鱼、泥鳅、黄鳝、番鸭、乳鸽、鹌鹑、羊肉、鸡肉、牛肉等。

应少食冷饮、冷食,如冰棒、雪糕、冰镇啤酒、绿茶、莲藕、黄瓜、白萝卜、豆芽、西瓜、梨、杨桃等。

如果已发生卫气不足的系列症状,可到医院进行中医治疗,如中药、膏方、药膳、针灸等内服外治方法,都对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065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