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部分人都有吃饭的时候喝汤的习惯,有不少人都觉得吃饭的时候如果不喝汤的话感觉饭吞不下去,还有不少人索性直接将汤泡在饭中食用,觉得这样吃起来方便而且还有营养,但是有人说这样吃不好,那经常吃汤泡饭好吗?男人喝汤的误区有哪些?
喝汤注意什么
1、注意避免汤泡饭
我们咀嚼食物,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对健康十分有益。而汤泡饭由于将饭泡软了,就算不咀嚼也不会影响吞咽,所以吃进去的食物往往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了,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日子一久,就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尽管有的家庭烹饪的饭不好吃,或有时在外面吃饭,饭菜不可口,也不要形成了汤泡饭的习惯,因为长期这样下去,对肠胃的损害很大。尤其是家中的小孩,如果挑食,大家也不能给孩子汤泡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注意不要只喝汤不吃肉
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说,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3、注意不要喝刚煲好的热汤
刚煲好的汤往往很烫,而很多人却偏偏喜欢喝这种很烫的汤,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男人喝汤误区
误区一:喜欢喝刚煲好的热汤
刚煲好的汤往往很烫,而很多人却偏偏喜欢喝这种很烫的汤,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误区二:喝汤去“渣”
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说,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误区三:汤泡饭
我们咀嚼食物,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对健康十分有益。而汤泡饭由于将饭泡软了,就算不咀嚼也不会影响吞咽,所以吃进去的食物往往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了,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日子一久,就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误区四:爱喝“独味汤”
每种食品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鲜味极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浓汤”,仍会缺少若干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因此,提倡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更全面。
误区五:饭后才喝汤
这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因为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释,势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正确的吃法是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先润滑一下,以减少干硬食品对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并促进消化腺分泌,起到开胃的作用。
最适合男人冬季滋补
眉豆花生猪尾汤—消除虚肿的最佳秘方
材料:猪尾带尾龙骨1条(不只有猪尾巴,而是带尾的龙骨),红枣15粒,眉豆3两,姜1片(带皮老姜),花生仁3两。
做法:红枣去核,猪骨剁几块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红枣花生鲫鱼排骨汤—坐月子不可少的良伴
材料:排骨1斤,花生仁3两(可不去红皮),红枣20粒,鲫鱼1条(约10两),姜2片。
做法:红枣去核,将鲫鱼和姜两面煎熟,排骨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花胶杞子煲鸡脚—养颜美容的丰富胶质
材料:花胶(鱼肚)5两,瘦肉8两,枸杞6钱,香菇8朵,鸡脚1斤,姜3片。
做法:香菇泡软,花胶:用水浸泡1天1夜,然后在水中加少许的葱,姜和酒滚开后方入煮10分钟,在捞起用清水浸1-2小时,切大块之后就可以煲汤了。瘦肉切大块和鸡脚一起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滋阴党参汤—清心,益气的美人汤
材料:麦冬粒2钱,桑椹子4钱,党参4钱,甲杞子4钱,肇实6钱,龙眼肉4钱,鸡1只。
做法:龙眼肉泡软,鸡去头,屁股,皮,多余脂肪,切成两半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当归生姜羊肉汤—即使入冬也不畏惧寒冷
材料:羊肉1斤,红枣10粒,当归4钱,姜1两,党参4钱,陈皮1片,北耆5钱。
做法:红枣去核,羊肉切大块,川烫(川烫时可加少许酒和姜),锅中注入8分满水,放入陈皮,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鲜人参核桃红枣汤—安定你生理期的情绪
材料:鲜人参1条,瘦肉1斤,核桃5两,红枣10粒。
做法:瘦肉切大块,川烫,红枣去核,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2小时40分钟即可。
不良喝汤习惯
(1)要喝纯汤
很多人认为炖排骨汤、鸡汤,所有的营养都在汤内,所以就只喝汤,不吃肉。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不管是哪种汤,就算是熬煮很长时间,汤很浓郁,汤的蛋白质也只有约6%~15%,85%以上的蛋白质营养仍是在肉的本身。所以仅喝汤不吃肉会有很大的损失。
(2)用餐最后才喝汤
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是先用餐,后喝汤,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喝汤习惯。而西方的出餐顺序一般是先喝汤,再用餐,这才是健康的喝汤习惯。因为先用餐的话,就可能是已经吃饱了,吃饱之后再喝汤,就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而且汤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先喝汤比最后喝汤,健康效果更佳,并且有助于减肥。
(3)喝汤要喝滚烫的汤
人的口腔正常温度在37摄氏度左右,而人体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温度,也只有60摄氏度左右,超过此温度容易造成黏膜损伤,而且还应注意的是,爱喝热汤会增加罹患食道癌风险。所以喝汤应该等汤稍凉再喝,这样可以保证身体不受到疾病的威胁。
(4)喝汤速度快
如果喝汤速度很快,等意识到吃饱的时候,说不定已经吃过量了,这样容易导致肥胖。喝汤应该慢慢品味,不但可以充分享受汤的味道,也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有充裕的时间,并且提前产生饱腹感,不容易发胖。需要减肥的美女要注意了,一定要切记这个错误的喝汤习惯,改掉它,说不定你的减肥效果会更佳。
(5)每顿能喝好几碗
喝汤也是有忌讳的,不能什么汤都喝,也不能什么汤都多喝。如果汤的种类是高热量、高盐份、高嘌呤,就不能多喝,尤其是患有痛风、肾脏病及高血压的人,应避开喝这些汤。一般人吃饭时可缓慢少量喝汤,以胃部舒适为原则。
很多人在吃饭时都喜欢将菜汤泡在米饭里,觉得这样既容易下咽,又能增进米饭的口感,甚至有些人认为菜的精华都在汤里,用汤泡饭更有营养。殊不知,经常吃汤泡饭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汤泡饭(图片来源:东方IC)
据《健康时报》报道,人们在吃饭时,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进行吞咽,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将食物湿润,而唾液是由对食物进行咀嚼产生的,唾液中的消化酶能帮助人体进行消化吸收,对健康有益。而汤泡饭是将饭泡软,不用进行咀嚼也很容易吞咽,所以吃进嘴里的食物往往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里,这就给胃的消化吸收增加了负担,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俗话说,汤泡饭,嚼不烂,如果吃饭时总习惯汤泡饭,那么食物没有被仔细咀嚼就吞咽,这样不仅不利于胃的消化吸收,还会影响脾的功能。据中国日报网报道,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意思是脾的功能是将食物转化成营养,然后再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中,它就像加工厂一样,将咀嚼好的半成品加工成成品,如果这些半成品中含有没咀嚼好的残次品或粗糙品,那么在再加工过程中,这些残次品所形成的成品也会不合格,甚至还会加剧脾脏的损耗。
此外,浙江省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兴玲在接受浙江在线采访时表示,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经常食用汤泡饭不仅会妨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咀嚼功能减退、咀嚼肌萎缩,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脸型。经常吃汤泡饭还容易让孩子养成“囫囵吞枣”式的不良饮食习惯。
既然经常吃汤泡饭有诸多危害,那么吃饭时喝汤以及喝粥是否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呢?据胶东在线报道,吃饭时喝汤和吃汤泡饭是不一样的,汤可以增加口腔中的水分、增进食欲,并不影响食物的咀嚼,而吃汤泡饭是减少了咀嚼的环节,使没被嚼碎的食物进入胃里,从而加重胃的负担。粥的质地较细腻,米经水煮后,其中的淀粉已分解成容易被肠胃所吸收的糊精,不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郭星星)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以前的时候相信很多在吃饭的时候都特别喜欢把饭泡在汤里面一起吃,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是这样的饭感觉身上也是暖暖的,所以可能大家不知道,如果是长时间吃这样泡饭的情况下,对我们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
✍危害一:营养非常有限
很多人认为肉汤的营养价值比肉好,其实汤中仅有少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油脂、嘌呤等等。但是,无论你怎样煮怎样熬怎样炖,其营养成分仅仅为原材料的5%~10%,绝大部分的营养还是保留在炖汤的原材料中。对于消化功能好的人来说,既要喝汤也要吃汤中的物料,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危害二:引起胃痛
医生介绍,对于胃功能强大的人来说,偶尔吃几次汤泡饭问题不大;但对于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经常吃汤泡饭就会对胃肠功能造成极大的负担,长期刺激胃肠黏膜,容易出现胃溃疡或胃胀、胃脘疼痛等症状。
✍危害三:咀嚼不充分
吃泡饭虽然便于吞咽,但同时会因食物粉碎不充分而减少唾液的分泌。唾液分泌过程可清除和冲洗附着于牙齿及口腔的食物残渣,唾液中还有些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这些对于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有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医生提醒,咀嚼运动可以促进牙、颔、面的正常发育,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增强代谢。若咀嚼不充分,则这些功能也就减弱了,严重时会影响面部肌肉的对称和美观。
✍危害四:食欲减退
吞食泡饭减少了咀嚼动作,也会相应地减少咀嚼的反射作用,引起胃、胰、肝、胆囊等分泌消化液的量减少。而没有经过细致磨碎的食物大颗粒直接进入消化道,需要消化器官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并获得更多的能量来进行消化。长此下去,食欲就会逐渐减退。
✍危害五:并非人人适宜
动物原料做成的汤因味道鲜美,特别受人欢迎。这些汤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尤其是内脏原料做的汤嘌呤含量更高。因此痛风患者不宜多喝,更不要常吃这样的汤泡饭。
另外,有胃病尤其是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吃浓肉汤、浓鸡汤泡饭,这些汤中含氮浸出物会刺激胃酸的分泌作用,使病情加重。此外,胰腺炎、胆囊炎患者也不宜吃这样的汤泡饭。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长期吃泡饭的一些危害,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尽量的不要长时间的去吃了,不然的话也会引起营养不良或者是引起长时间的胃痛的,那么我们大家在饮食方面就应该吃的比较清淡一点才可以的。
1、引发胃病。汤泡饭是将汤和饭混在一起,由于水分较多,饭会比较松软,容易下咽,常常会受到老人和小孩的欢迎。但是汤泡饭不同于粥那样好消化,对于胃功能强大的人来说,偶尔吃几次汤泡饭问题不大。而对于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经常吃汤泡饭就会对胃肠功能造成极大的负担,这会刺激胃肠粘膜,容易出现胃溃疡或胃胀、胃脘疼痛等症状。
2、容易肥胖。吃汤泡饭多容易变成“喝饭”,容易让孩子养成囫囵吞枣的不良饮食习惯,通常三两下就咽下了,一顿饭时间不到10分钟,进食过快,大脑来不及发送“吃饱”的信号,很容易吃撑,诱发肥胖。
3、不利于口腔健康。吃泡饭虽然便于吞咽,但同时会因食物粉碎不充分而减少唾液的分泌。唾液对口腔健康有很多好处,如清洁牙齿;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抑菌的作用,有助于预防龋齿和牙周病。
4、影响面部肌肉发育。咀嚼运动可以促进牙、颔、面的正常发育,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增强代谢。若咀嚼不充分,则这些功能也就减弱了,对于小孩子还说,严重时会影响面部肌肉的对称和美观。
5、诱发痛风。通常用动物食材做成的汤味道比较鲜美,特别受人喜爱。但是这样的汤中嘌呤含量较高,尤其是内脏原料做的汤嘌呤含量更高。因此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常吃这样的汤泡饭会诱发痛风发作。
中国人普遍相信,粥养胃,而“水泡饭”伤胃,这样的宣传甚至进入了部分医院。但是为什么不好,有什么道理却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我在微信90秒推送的文章里看到过专门讲怎么吃“水泡饭”的视频,如何吃才能不伤胃。
真相是所谓的“水泡饭”,其实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尚未煮透的粥,或者是米饭加水。人们认为它伤胃的理由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于米饭加了水,人们容易未经细嚼就迅速吞咽下去;第二是,所加的开水冲淡了胃酸,让饭粒不易消化。其实这两个理由都并不怎么充分。对于多数人而言,吃“水泡饭”时依然会有一个咀嚼过程,很少有人像喝粥一样“喝下”整颗的饭粒;泡饭所加的开水也不过相当于吃饭时额外喝了半碗汤,不至于过分稀释胃酸。
所以,吃“水泡饭”不是什么好习惯,至少它口感不怎么好;但对于消化系统正常的人而言,只要你细嚼慢咽,并不存在伤胃的问题。
其实,汤泡饭并非是人体肠胃受损的“罪魁祸首”,人们吃了汤泡饭后之所以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很大因素与人们进餐的速度有关。如果吃汤泡饭时,人们能对食物进行充分咀嚼,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消化不良的现象。因此,吃汤泡饭伤胃,不是因为了你“吃什么”,而是在于你“怎么吃”。
另外,科学家认为,是一类难以找到病因的消化道疾病,食物可以说与胃病有关,也可以说无关,也就是说,没有哪种普通食物可以认为是引起肠胃问题的“诱因”。打个比方,如果你吃了一块普通红烧肉后出现腹痛,你不能完全肯定地说,这块普通红烧肉就是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而应该想一下,同样的红烧肉,为什么别人吃了没事,而你吃了就出现问题?所以,每个人身体素质不同,食物所引起的身体反应也不同。
哪些人不宜多吃“汤泡饭”?
1、发育中的小孩
小孩肠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如果经常吃泡饭,会使孩子养成囫囵吞枣的坏习惯,也不利于牙齿的发育。而且,食物不加咀嚼就吞入肚子,还会影响肠胃功能。
2、痛风患者
肉汤泡饭味道鲜美,很受人的欢迎,但在这些汤中,如果嘌呤含量较高的,就不利于痛风患者病情的恢复,建议痛风患者要少吃汤泡饭。
平衡的膳食结构是保证人体肠胃的健康重要条件,汤泡饭虽然与胃病没有必然关系,但长期单一地吃也是不行的,否则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想要护好肠胃,就应保证营养摄入均衡,规律饮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94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高考前的正确饮食方法介绍
下一篇: 孕妇感冒这些秘方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