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该怎样治疗脑出血(脑出血治疗方法有哪些?)

佚名 2023-12-19 13:13:29

该怎样治疗脑出血

脑出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脑出血的食疗方法:

1、芹菜粥:芹菜15克、木耳3克,洗净,切碎,粳米30克,煮粥,每日两次服食。

2、荷叶粥:荷叶一张切碎,煎汤,取出荷叶, 加入粳米50克煮粥。早晚两次服食。

3、红薯粥:红薯250克,绿豆15克,粳米50克,煮粥,分两次服。

4、水晶山楂:山楂15枚去核,冰糖适量, 煮熟后加山药粉15克,再煮片刻,每日两次。

  一、常规治疗

(一)一般处理;①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应在当地进行抢救,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 适当给氧,以间歇吸用为宜; ③保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二)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三)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维持在20.0 ̄21.3/12.0 ̄13.3kpa(150 ̄160/90 ̄100mmhg)为宜;

(四)止血药和凝血药对脑出血并无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仍可使用;

(五)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重症病人应特别加强基础护理,定时轻轻更换体位,注意皮肤的干燥清洁,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瘫痪肢应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关节挛缩。

二、中医药、针灸、按摩疗法配合治疗,对治疗和康复有一定效果。

三、手术治疗。

  脑出血的药物治疗

①绝对卧床休息,作病情的密切观察,给予镇静剂,避免刺激因素及不必要的搬动。

②选用降血压药使平均血压不超过18kPa(140mmHg)。

③用高渗脱水剂或利尿剂降低颅内压。

④防止及处理各系统并发症,如呼吸道阻塞及感染、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尿路感染、褥疮、关节及肢体强直挛缩等,维持液体、电解质、酸硷及营养平衡等。

⑤酌情使用抗纤维蛋白溶酶药物以减少再出血的机会。  

⑥有高热时采用降温退热措施。

⑦作腰穿或CSF引流,放出血性脑脊液,以缓解头痛,减低颅内压及防止及减轻脑血管痉挛。

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脑出血治疗方法有哪些?

1、止血药和凝血药对脑出血并无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碍时,仍可使用。
  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3、控制高血压,降低增高了的血压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维持在150 ̄160/90 ̄100mmhg为宜。
  4、长沙脑科医院的准定位血肿碎吸术,最权威疗法
  长沙脑科医院的准定位血肿碎吸术,是目前过捏治疗脑出血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权威专家主刀,量身定制手术方案,准确性强,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以说该技术是目前脑出血抢救的最前沿技术。

脑溢血的治疗方法

  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下面和我具体了解下。

   之内科治疗

  患者出血量不多,神经功能损害较轻,或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奶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治疗的原则在于: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安静休息,一般卧床休息2~4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有意识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应予以吸氧。危重患者应予以心电监测,进行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2.控制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会反射性升高,而过高的血压则会更加引起出血增加,而过低的血压又会影响到健康脑组织的血供,所以对于脑出血患者,应该选用较为有效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发病之前的基础血压水平。

  3.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颅内压的升高可引起患者较为明显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疝导致生命危险。所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是脑出血治疗的总要措施,发病早期可用甘露醇脱水,并辅助以呋塞米进行脱水,同时注意监测患者肾功能,注意复查血电解质情况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4.预防并发症: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降低胃酸分泌的药物防止肺部感染及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早期可行胃肠减压一来可观察是否存在应激性溃疡,二来可减轻患者胃肠道麻痹引起的腹胀,避免胃内容物因呕吐而发生吸入性肺炎。

   之外科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最终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受压,尽最大努力保证神经功能,减少或防止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

  1.手术适应症:目前认为,患者无意识障碍时多无需手术;有明显意识障碍、脑疝尚不明是,外科治疗明显优于内科;深昏迷患者、双瞳扩大、生命体征趋于衰竭者,内外科治疗方法均不理想。目前手术适应症主要参考一下几点考虑:大脑出血量大于30ml,小脑出血量大于10ml;患者出血后意识障碍情况,I级一般不需手术,V级病情出于晚期也无法手术,II级~IV级需要手术治疗,II级患者若一般情况可,也可首选内科保守治疗,根据病情变化再决定,IV级患者若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大,进展快,脑疝形成时间长,则无法手术;另外,位置较为表浅的出血一般多可手术,而较为深在出血如脑干区域性出血,若无意识障碍,可保守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少但患者病情明显加重的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持续出血,术前应充分考虑。此外,患者的一般情况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肺功能下降,高龄患者手术后一般恢复较差,效果一般,选择手术需要慎重。

  2.手术前的准备:脑出血手术应尽早进行,长时间的血肿压迫可导致脑细胞功能受损,并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手术的早期进行有利于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出血虽然是一种急诊,但术前准备仍然要充分,术前正确处理患者的症状对手术的成功与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术前应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术前应用脱水降颅压的药物,并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在手术中出现再出血,术前常规需要进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尽快排除手术禁忌症后进行手术治疗。

  3.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患者的一般情况、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等,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颅清除血肿、穿刺抽吸血肿、脑室穿刺引流血肿等。

  1开颅清除血肿:是较为常用的脑出血治疗手段,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常需行开颅手术,如基底节出血常需进行开颅清除血肿,传统的手段主要是行大骨瓣开启颅骨,剪开硬脑膜后暴露脑组织,以距离血肿最近处切开脑皮质,在直视下清除血肿,严密止血后关颅,根据手术中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去除骨瓣。这种手术方式是急诊手术最常用的,也是较为紧急、快捷的手术方式,但其缺点在于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目前主导开颅清血肿手术方式已基本改进,在急诊手术时首先行一较小手术切口,在去除小骨窗后进行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根据术中情况再决定是否扩大骨窗的面积以及是否进行去骨瓣等。目前小骨窗治疗脑出血以得到神经外科医师的广泛认可,并在临床上熟练运用。由于改进后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手术效果好,值得推广,其缺陷在于部分基层医院并不具备一定的医疗条件,全面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穿刺抽吸血肿:这种治疗方式适用于各部位脑出血,深部脑出血尤为适用,主要方法是应用CT引导或者立体定向引导,选择距离血肿最近的穿刺点,并离开功能区,进行颅骨钻孔,在定位和定向的基础上向血肿内穿刺,再辅助以负压吸引,可一次去除较大部分的血肿。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很小,但其局限于仅为细针穿刺,血肿并非为均一圆形状态,一次手术仅能解除一部分血肿的压迫,剩余的血肿依然存在,其分解产物依旧会对脑细胞产生毒害作用,而且这种手术方式对手术者技术要求较高,若一次性抽吸过多血肿,可能造成远隔部位的再出血,所以临床上目前还没有广泛推广。

  3脑室穿刺引流血肿:顾名思义,主要是进行脑室内穿刺,适应症主要是针对脑室内积血,手术常规行脑室角穿刺,放置引流管,术后应用尿激酶等融化血块药物,使得血肿能由引流管逐渐引出,当颅内压明显升高的时候,脑室外引流手术还可以有效减低颅内压,放置脑疝的形成。

  外科治疗脑出血是较为明确的方法,术后需要有较为妥善的患者管理,术后应还要注意患者血压情况,控制性降压防止再次出血,术后应用脱水药物防止颅内压过高,防治并发症,监测患者的各重要脏器功能,加强术后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应早期行功能锻炼。

脑溢血应该采用怎样的医治方法?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脑溢血的治疗原则是安静卧床,脱水,降低颅内压,降低血压并且防止继续出血,并且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各种并发症以挽救生命。同时应针对脑出血的病因,如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等进行治疗。急性期过后血压持续升高者,应系统抗血压治疗。

急性期血压骤然下降提示病情危笃,应及时给予多巴胺、间羟胺等开压治疗。建议在必要时给予脂肪乳剂注射液,或者是通过补充人血白蛋白以及氨基酸或能量合剂等,治疗上一定要有耐心,通过综合的手段来控制脑出血。

目前微创血肿清除术就是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的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当您的家人突发脑溢血时,请保持镇定,一定要选择最近的三甲医院送去急诊,脑出血如果量小,病人神志清楚,临床症状轻,可以去神经内科保守治疗。严重脑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是内科治疗通常无效,外科治疗则有可能挽救生命。有孝心的话,年年安排老父亲体检,监督吃药,每周过问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情况。

如果发现身边人或者说自己有可能存在脑出血的情况,那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尽快的拨打120,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当地哪个医院能做开颅手术,你就直接要求120把你送到最大的医院。轻症的脑出血患者往往意识是清醒的,生命体征除了大多数人血压会升高外其它的变化可能不大,这个时候只要及时发现早点到医院治疗就可以了。脑出血一般没有前驱症状或者前驱症状不易被普通患者及家属发现,大多在活动、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

脑出血的治疗

  如何治疗脑出血后头痛是很多患者及患者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脑出血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下面我带你了解脑出血的治疗,希望对你有帮助!

  脑出血的治疗   治疗脑水肿,防低颅内压:临床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山梨醇,以及呋噻米、激素等。一般是20%甘露醇125毫升~250毫升快速静脉滴注,平均6~8个小时重复1次。急性脑出血一般须脱水治疗 l~2周,具体根据病情而决定。但脱水时必须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同时也应注意心、肾功能的变化。

  应用止血药:目前临床上对脑出血后是否应用止血药仍存在不同看法,但大部分意见认为,急性期(头2~3天)可给予止血药,可以防止继续出血和治疗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常用立止血1单位静脉推注, l单位肌注 l安络血5毫克~10毫克肌注;止血环酸0.2克~0.4克加人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6-氨基己酸4克~6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但止血药用量不宜太大,种类也不宜过多。

  脑出血的预防护理   脑出血跟天气的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气变寒,人的皮肤血管床收缩,造成心脑循环血量的剧增,心脏负荷增加,脑循环阻力增大,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因此,冬季来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期。

  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冬季要特别提高警惕,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控制高血压 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压须注意许多方面。

  脑出血危害性   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偶见视乳头水肿。

  多数脑出血病人脑膜刺激呈阳性。

  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出血量大或出血靠近丘脑者常有高热,瞳孔小,昏迷及颞叶勾回疝表现。

  短时间内出现头痛,呕吐,偏身无力或/和麻木,口角歪斜,讲话不清,嗜睡,烦躁,甚至不省人事,这在脑出血的症状中是比较严重的。

  脑出血的症状还表现在发病初期多有血压升高,心率快,呼吸急促,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桥脑出血:交叉性瘫痪,即出血侧面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即病源侧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双眼向患侧凝视;重症者双瞳孔缩小,昏迷,去脑强直或四肢瘫痪,高热,中枢性呼吸困难等。

  脑出血的偏方   偏方一: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偏方二: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偏方三: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偏方四: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偏方五:脑出血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偏方六:活血通络汤配方:川芎10g,桂枝10g,鸡血藤30g,葛根12g,羌活10g,归身10g,北芪60g,地龙 10g,三棱10g(炒),炒莪术10g,石菖蒲 10g,乌梢蛇10g,赤芍10g,甘草6g。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73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