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慢性咽炎的专方治疗

佚名 2023-12-17 18:53:55

慢性咽炎的专方治疗

慢性咽炎是粘膜慢性炎症,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

以下是慢性咽炎的专方治疗

(1)利咽灵片

组成:穿山甲、地鳖虫、玄参、牡蛎、僵蚕等,每片含生药0.3克。

用法:每次服3~4片,1日3次,以餐前半小时服用为佳,5周为一疗程。

疗效:上方共治疗330例,临床痊愈237例,有效8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7.9%。

(2)清咽甘露丸

组成:生地100克,熟地50克,赤芍75克,白芍75克,天冬100克,黄芩1000克,玄参100克,枇杷叶50克,石斛75克,当归100克,甘草2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1个月为一疗程。适用于治疗阴虚喉痹。

疗效:上方共治疗124例,临床痊愈23例,有效9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2%。

(3)青梅丸

组成:青果10克,乌梅10克,牛蒡8克,僵蚕8克,木蝴蝶8克,玄参8克,麦冬8克,瓜蒌8克,海浮石8克,三棱8克,莪术8克,甘草8克。

用法:将上药粉碎,过100目筛,混匀,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袋10丸,分装密封。每次1丸,每日3次,咀嚼咽下或温开水送服,连服30天为一疗程。

疗效:上方共治疗512例,临床痊愈279例,显效114例,有效74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为91.2%。

(4)利咽茶

组成:银花、菊花、桔梗、麦冬、玄参、玉蝴蝶、甘草、胖大海等量。

用法:上药用冷水750~1000毫升,浸泡15分钟后,温火煎20丸30分钟为第一煎,第二煎加水500~750毫升,煎5分钟。二次煎汁混合分3~4次饭后温服,每日1剂,20天为一疗程。

疗效:上方共治疗560例,临床痊愈106例,显效302例,有效120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为94.3%。

(5)中药喷雾疗法(外用)

组成:连翘30克,菊花20克,板蓝根20克,防风15克,山豆根30克,射干10克,贯众10克,甘草20克,青礞石10克。

用法:将上药装人布袋,置于高压锅内加水8000~10000毫升,煮沸后,热蒸气透过橡皮管和玻璃喷嘴射出,喷口温度达85℃,距离喷嘴15~20厘米处温度为40℃~50℃。治疗时可先喷面部2分钟,再喷口腔15~2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上述中药量为20人的用量。

疗效:上方治疗184例,临床痊愈4例,显效30例,有效13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5%。

慢性咽炎的治疗方法?慢性咽炎的药物治疗?

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组织炎症。那么慢性咽炎的治疗方法?慢性咽炎的药物治疗?

慢性咽炎的治疗方法 去除病因 戒烟酒,积极治疗引起慢性咽炎的原发病(急性咽炎、鼻和鼻咽部慢性炎症、反流性胃食管疾病、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

生活方式改变 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正常作息、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通过增强自身整体免疫功能状态来提高咽部黏膜局部功能状态。

局部治疗 (1)慢性单纯性咽炎常用复方硼砂、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保持口腔、咽部的清洁;或含服碘喉片、薄荷喉片等治疗咽部慢性炎症的喉片;中药制剂如对慢性咽炎也有一定疗效;局部可用复方碘甘油、5%的硝酸银溶液或10%的弱蛋白银溶液涂抹咽部,有收敛及消炎作用;超声雾化可以缓解慢性咽炎的症状;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2)慢性肥厚性咽炎治疗较困难,可以参照慢性单纯性咽炎。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对咽后壁隆起的淋巴滤泡进行治疗,可用化学药物或电凝固法、冷冻或激光治疗法等。化学药物多选用20%的硝酸银或铬酸溶液,烧灼肥大的淋巴滤泡。电凝固法因副作用较多,目前已很少采用,多采用激光或射频治疗仪治疗咽后壁淋巴滤泡。上述处理淋巴滤泡的方法可能会增加黏膜瘢痕,有加重症状的可能。此外,超声雾化疗法、局部紫外线照射及透热疗法,对肥厚性咽炎也有辅助作用。

(3)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一般处理同慢性单纯性咽炎,但不可用烧灼法。可服用或咽部局部涂抹小剂量碘剂以促进黏膜上皮分泌增加;超声雾化治疗也可减轻干燥症状。服用维生素A、B2、C、E,可促进咽部黏膜上皮组织增长。对于干燥性咽炎的患者,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时应慎重,以免术后病情加重。 (4)慢性变应性咽炎避免接触各种可能的过敏原,应用抗组胺类药物或肥大细胞稳定剂,局部或短期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剂等。 (5)慢性反流性咽炎避免食用促进胃酸分泌的食物,如巧克力,辛辣刺激的食物等来减少咽喉部反流情况以减少对咽部黏膜的刺激;睡前3~4小时控制进食进水量。在慢性咽炎的一般处理基础上可用胃酸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配合治疗,同时积极治疗胃部疾患。

慢性咽炎的药物治疗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按中医辩证,咽部慢性充血的虚火上炎,咽干痛为津液不足,咽异物感为痰阻或痰气相结。治疗上多采用“益阴清热理气.滋阴降火除热”的原则。常用药物如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以胖大海、青果,清热、滋肺、生津、利咽;以竹茹、橘红、枳壳,理气、化痰、散结;以沉香降气调中,清除胸中痰热。全方清热利咽,宽胸润喉。对咽部干、痒、痛、异物感、咳嗽等效果极佳。

慢性咽炎的治疗偏方

  慢性咽炎俗称?喉痹?,有些朋友老觉得喉咙有异物感,而且又干又痛,这就是慢性咽炎的症状。慢性咽炎的治疗 方法 有哪些?治疗慢性咽炎的偏方是什么?接下来我和你一起了解慢性咽炎的治疗法吧。

  慢性咽炎用这四个偏方来治疗
  偏方一

  元参16克,胖大海3个,人参叶3克,甘草3克。开水泡服,每日2~3次。

  偏方二

  南沙参16克,川贝母16克,甘草3克。煎汤代茶饮。

  偏方三

  木蝴蝶15克,西青果15克,金银花9克,甘草3克。煎汤代茶饮。

  偏方四

  枇杷叶12克,罗汉果10克,柿霜3克。开水泡服,每日1次。
  慢性咽炎的预防
  1、避免急性咽炎反复发作。

  2、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清淡饮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烟酒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自身整体免疫力。

  3、避免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性食物空气质量差的环境等对咽黏膜不利的刺激因素。

  4、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局部相关疾病:如鼻腔、鼻窦、鼻咽部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鼾症等阻塞性疾病;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炎症;胃食管反流。

  5、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全身相关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肝、肾疾病等。

  6、避免长期过度用声。

  7、尽量避免接触导致慢性过敏性咽炎的致敏原。
  慢性咽炎的预防护理
  1、多喝水

  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一件事。此外,用盐水熏蒸喉咙也是缓解病情的好方法。可用一个大的碗或汤盆,多放一些煮沸的盐水,张大嘴对着蒸汽吸气、呼气,每次大约10?15分钟,每天2?3次。

  2、避免用嗓过度

  注意休息,减少操劳,适当锻炼身体。有全身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若鼻咽部,口腔有疾病存在更要及时治疗。

  3、注意饮食

  时常饮用清凉润喉饮料和进食水果,如甘蔗、茅根汁、梨、荸荠、石榴等,每天早晨用淡盐水漱口,还可生吃萝卜或用萝卜做菜吃。

  4、注意保湿

  保持居室内空气湿润清洁,室内不吸烟,不把有刺激气味的物品放在室内。冬季用暖气取暖时应注意室内不要太干燥,可使用加湿器,或者在睡前放在暖气上块湿毛巾,以保持空气湿润。

  5、戒烟酒

  烟酒既可刺激咽喉又可使机体功能受损,应坚决戒除。少食煎炒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6、适量饮花茶

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配方

  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配方   偏方一

  元参16克,胖大海3个,人参叶3克,甘草3克。开水泡服,每日2~3次。

  偏方二

  南沙参16克,川贝母16克,甘草3克。煎汤代茶饮。

  偏方三

  木蝴蝶15克,西青果15克,金银花9克,甘草3克。煎汤代茶饮。

  偏方四

  枇杷叶12克,罗汉果10克,柿霜3克。开水泡服,每日1次。

  慢性咽炎的预防方法   1、避免急性咽炎反复发作。

  2、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清淡饮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烟酒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自身整体免疫力。

  3、避免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性食物空气质量差的环境等对咽黏膜不利的刺激因素。

  4、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局部相关疾病:如鼻腔、鼻窦、鼻咽部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鼾症等阻塞性疾病;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炎症;胃食管反流。

  5、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全身相关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肝、肾疾病等。

  6、避免长期过度用声。

  7、尽量避免接触导致慢性过敏性咽炎的致敏原。

  慢性咽炎的日常护理   1、避免急性咽炎反复发作。

  2、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清淡饮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烟酒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自身整体免疫力。

  3、避免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性食物空气质量差的环境等对咽黏膜不利的刺激因素。

  4、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局部相关疾病:如鼻腔、鼻窦、鼻咽部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鼾症等阻塞性疾病;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炎症;胃食管反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5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