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鼻涕虫”的罪魁祸首就是儿童鼻窦炎。鼻腔的上后两侧共有4对骨窦,统称为鼻窦,都通过小小的窦口与鼻腔相通。各种细菌、真菌一旦侵袭鼻窦腔内黏膜,引起窦腔内炎性病变,即发生了鼻窦炎。据相关统计,一些看似健康的患儿,鼻窦x线照片发现有约50%有鼻窦病变,其中至少有1/3的窦腔内有脓涕。
鼻窦炎给宝宝带来的危害
宝宝一旦患了急性鼻窦炎,就会出现鼻塞,大量脓鼻涕,有些还会出现发热、拒食、咽痛、咳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较大儿童可能会诉说有头痛,一侧面颊痛等症状。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就会转变为慢性鼻窦炎,反复脓鼻涕、鼻塞、张口呼吸,甚至打鼾、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多有出现。由于儿童的身体发育未完善,抵抗力弱,鼻窦炎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如鼻涕可以倒流入气管、支气管,引起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与邻近肥大的腺样体、扁桃体相互作用影响,导致长期慢性缺氧,影响颌面、胸廓及智力发育,其他还有中耳炎、上颌骨骨髓炎等。
防治鼻窦炎的方法
锻炼身体,营养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衣着保暖适度,减少感冒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避免鼻窦黏膜肿胀,影响通气引流。
不要将异物塞入鼻腔,纠正抠鼻坏习惯,减少鼻外伤。不要到不清洁的水中游泳和跳水,以防止细菌流入鼻窦。有特异体质的宝宝,如患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要尽量避开过敏原,积极治疗原发病。
专家提示:
假如宝宝鼻涕不断,家长先不要着急,假如一般感冒愈一周后仍持续鼻塞、脓涕不断,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鼻窦炎,应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确诊。
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鼻窦炎一般采取鼻滴药或喷药及口服药的保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随便在药店给孩子买滴鼻液和消炎药。因为药店通常卖的是成人浓度的药品,并不适合孩子使用。父母在家可以帮孩子进行局部热敷及鼻腔蒸汽吸入的方法,改善鼻窦炎的症状。对于迁延不愈的儿童鼻窦炎,还可以进行上颌窦穿刺术,并置管5~7天进行窦腔冲洗。如果合并鼻腔其他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应听从医嘱,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如何教宝宝正确孩子擤鼻涕
要选择柔软、无刺激的手帕或纸巾。在教宝宝擤鼻涕时,家长要亲自示范给宝宝看。家长拿着准备好的手帕或纸巾置于宝宝的鼻翼上,先用一指压住一侧鼻翼,使该侧的鼻腔阻塞,让宝宝闭上嘴,用力将鼻涕擤出,后用拇指、食指从鼻孔下方的两侧往中间对齐,将鼻涕擦净,两侧交替进行。几次后,可让宝宝自己拿着手帕或纸巾,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练习,经过反复多次训练,接近两岁的宝宝不仅可以学会擤鼻涕,而且还会擦去擤出的鼻涕了。如果孩子的方法不正确,家长不要去责骂孩子,应该和孩子讲明原因,让他从小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鼻涕虫是怎样形成和繁殖的?
鼻涕虫形成过程:鼻涕虫即蛞蝓(一种软体动物),蜗牛转变而来,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繁殖过程:年生2-6代,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产卵,卵期10一17天,幼虫期55天,夜间活动,白天潜伏,耐饥力能达130多天以上。
扩展资料:
驱除鼻涕虫方法
1、生姜粉驱赶
把生姜粉撒在鼻涕虫出没的地方,鼻涕虫对生姜的气味非常敏感,会远远走开.?
2、装满啤酒的盆子驱赶
晚上在鼻涕虫出没的地方放一个装满啤酒的盆子,第二天就会看到喝的胖呼呼的鼻涕虫。
3、撒盐驱赶
如果往鼻涕虫上撒盐,它会“融化”像水一样的的东西和一层皮。原因它体内是含水量很高,造成体内盐度很低,水分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转移。因此,它就越来越小了, 给人的错觉是化成水了。
4、硫酸铝驱赶
用硫酸铝撒于鼻涕虫出没的地方。硫酸铝对其它软体动物也有效。
5、浓盐水驱赶
浓盐水喷洒地面驱除成虫,对室外的阴沟、下水道等地方进行消毒,可用6%的灭达进行处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鼻涕虫
当有阴暗、潮湿处的时候可能有鼻涕虫的出现,因为鼻涕虫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处,防止鼻涕虫的方法有:
1、把生姜粉撒在鼻涕虫出没的地方,鼻涕虫对生姜的气味非常敏感,会远远走开.。当鼻涕虫危害植物的时候,在植物的根部缠上一圈细细的铜丝也有同样的效果。
2、把捉到的鼻涕虫放在搅拌机里加水打成液体,加酸橙汁或柠檬汁更好,用喷壶喷鼻涕虫出没的地方,几个月之内看不到一只鼻涕虫的。
3、往鼻涕虫上撒盐,如果往鼻涕虫上撒盐,它会融化像水一样的的东西和一层皮。原因它体内是含水量很高,造成体内盐度很低,水分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转移。因此,它就越来越小了。
扩展资料: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受鼻涕虫启发,开发出一种具有超强黏性的医用黏合剂。这种黏合剂黏性强、无毒性,可黏附于湿滑表面,能有效地封合术后伤口,具有广泛的医疗用途。
用过创口贴的都知道,如果皮肤表面有水,创口贴是粘不牢的。这是医用黏合剂面临的一大挑战,但要开发出能黏附于潮湿和动态表面的黏合剂并不容易。
为找到这样的物质,美国哈佛大学怀斯生物工程研究所和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将目光瞄向了蛞蝓。这种俗称“鼻涕虫”的软体动物能分泌一种防御性黏液,使捕食者难以将其从附着物上抓走。受蛞蝓启发,研究小组开发出了模仿蛞蝓黏液属性的强力黏合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鼻涕虫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研究人员发明超强医用黏合剂 灵感来自鼻涕虫
鼻涕虫(又称蛞蝓)的形成为: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产卵量400多粒,卵堆产在潮湿的土内,卵期10一17天,幼虫期55天。春秋两季发生为害严重。4—6月受害最烈,长江流域5—7月为害最重。野蛞蝓【拼音KUO YU 】夜间活动,白天潜伏,耐饥力能达130多天以上。
生活于阴暗、潮湿处,白昼潜伏,夜晚和雨天外出活动。雌雄同体,交尾产卵,卵产于潮湿的土壤中。取食植物的嫩叶嫩芽,为蔬菜、果树、烟草、棉花等的敌害。中国常见的种类有黄蛞蝓。大型,伸展时体长可达120毫米。体黄褐色或深橙色,有浅黄色斑点。喜食植物,为农业的害虫。国外平均每年要花3000万美元来消灭它们。
扩展资料:
特殊品种: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直到2013年,生物分类学家才正式该物种归入红三角蛞蝓,将它命名为“Triboniophorus graeffi”。
这种蛞蝓平时白天将身体掩埋在发霉树叶之下,有时夜晚会数百只爬出来吞食树上的霉菌和苔藓。由于没有天敌,仅存在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死火山的巨大粉红蛞蝓,最大可长到20厘米长。然而这种生物却日益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或因山上的气温过高而灭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鼻涕虫 (蛞蝓科陆生软体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蛞蝓 (一种软体动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57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哪些因素会引起鼻窦炎
下一篇: 小儿鼻窦炎的按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