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按病理及临床表现可分3型:
1.单纯型:最常见。主要病理变化在中耳粘膜。
2.骨疡型: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病变深达骨质,粘膜上皮破坏后,局部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
3.胆脂瘤型:胆脂瘤为一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囊的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充满脱落上皮、角化物质及胆固醇结晶,囊外则以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其邻近骨壁或组织紧密相连。临床可见鼓膜松弛部穿孔,鼓室或外耳道内有白色豆渣样物伴臭味。乳突X线拍片和颞骨CT扫描可示骨质破坏。此型中耳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治疗上单纯型的可保守治疗。骨疡型的可先保守治疗,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须行手术。胆脂瘤型应及早施行手术,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
乳突手术的目的在于:
1.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2.保持和提高听力,术中尽可能保留健康的组织,特别是与传音功能有密切关系的中耳结构,如听小骨、残余鼓膜、咽鼓管粘膜,乃至完整的外耳道及鼓沟等,并在此基础上一期或次期重建听力。第一个目的一般能够达到。第二个目的则视病变的中耳结构破坏程度而定,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达到的。
凡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不当,细菌毒性过强,机体抵抗力过弱或并发了
乳突炎
,以致持续流脓1~2个月以上者,都称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这个病的常见症状有下面几点: 1.耳部流脓 间歇性或持续性,
急性感染
时流脓发作或脓液增多,可伴有儿童。脓液性质为黏液性或黏脓性,长期不清理可有臭味。炎症急性发作期或肉芽、息肉等受到外伤时可有血性分泌物。 2.
听力下降
患耳可有不同程度的
传导性
或混合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的程度和性质与
鼓膜穿孔
的大小、位置、听骨链的连续程度、迷路破坏与否有关。 3.耳鸣 部分患者有耳鸣,多与
内耳
受损有关。部分患者的耳鸣与鼓膜穿孔有关,在将穿孔
贴补
后耳鸣可消失。 4.眩晕 一般
慢性中耳炎
患者较少出现眩晕症状,当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出现迷路破坏时,患者可出现剧烈眩晕。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53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表现及治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