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沙眼的防治

佚名 2023-12-16 12:02:50

沙眼的防治

沙眼中药方剂

【辨证】湿热壅盛。

【治法】散风清脾,祛湿。

【方名】除风清脾饮。

【组成】陈皮10克,连翘10克,防风8克,知母10克,玄明粉(冲服)12克,黄芩10克,玄参10克,黄连10克,荆芥6克,大黄10克,桔梗10克,生地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如何防治

沙眼发病率高,为了从根本上控制沙眼的传播,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把本病的危害性、传染途径、诊断与治疗方法,向群众宣传,进行群众性的普遍防治。对传染性沙眼的多发区尤应预防教育,防止蔓延。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搞好个人及家庭卫生,避免接触传染,对服务性场所旅馆、浴室、理发、美发等的面巾、浴巾用后应严格消毒。在部队、工厂、学校、托儿所等集体生活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注意用水清洁,保障水源供应,防止沙眼传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经常洗手,不用别人的手巾,不用手揉眼,常剪指甲,家庭中洗脸水及毛巾等也不宜合用。

一旦发现沙眼应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可选局部用药,常用眼药水有0.05%~0.1%利福平、10%~30%磺胺醋酰钠、0.1%酞丁胺等,每日3~4次,晚上用眼膏1次,如0.5%四环素眼膏、0.5%金霉素眼膏等。全身用药因用药时间长和药量过大,易发生副作用,故很少使用。有时也可采用手术疗法。重度沙眼滤泡较多者,可用海螵蛸棒磨擦法及压榨法治疗,操作时应注意消毒,磨擦手法不可过重,切不可损伤角膜,病变严重而广泛时,可分期分阶段进行磨擦。此法只起辅助作用,仍要配合药物治疗。严重的沙眼并发症,如沙眼性上睑下垂、睑内翻倒睫、睑球粘连等,可以采取手术矫正。角膜血管翳严重者可考虑施行角膜缘血管电烙术。中医治疗本病,当内外兼施,轻症可以局部点药为主,重症则除点眼药外,宜配合内治,以疏风清热,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

沙眼该怎么防治?

沙眼是结膜炎症,而不是眼内有沙子。是由一种叫做包函体的病毒引起的眼结膜发炎,造成结膜粗糙不平,形似沙粒布在结膜上,故称沙眼。患沙眼的人较多,常言十人九沙。那么沙眼到底是怎么得的呢?原来,沙眼包函体病毒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的空气、风尘中,还常附着在人体皮肤及病人唾沫液等分泌物中。因此,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这种病毒便很顺利地传播给人。尤其是农村卫生条件较差,为常见病之一。沙眼传染的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染,所以要严防乱用毛巾、公用脸盆,消除沙眼传播的途径。

得了轻度的沙眼,感觉不是很明显,常是在体检时被医生翻转眼皮时才发现。眼结膜表面粗糙不平,重者可形成滤泡样增生。在发病初期可能有发痒和轻微异物感,易流泪或早晨起床时发现有眼屎(眼分泌物),发展以后成为磨痛、怕光、眼睁不开等重症。此时应抓紧治疗,否则会造成治疗困难以至引起角膜血管翳、眼睑内翻倒睫、眼球干燥、角膜混浊等合并症,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沙眼发展到重期会出现睑内翻倒睫、眼球干燥、眼球粘连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引起眼板肥厚变形,使睫毛内倒(倒睫毛),像毛刷一样刺激角膜,使角膜充血、水肿、破渍,很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袭,导致角膜感染。日久天长角膜混浊,视物不清。再加上结膜炎症后瘢痕化,泪腺分泌腺被破坏造成角膜干燥、泪少,杀菌能力降低等。最后导致失明。

沙眼是很普通的病,而且对异物较敏感,所以很容易治疗。但是关键在于早治,而且要有耐心,坚持用药3个月至半年就可以奏效了。

沙眼用药常选用氯霉素、利福平、磺胺醋酞钠等。每天上3~4次。晚上用膏剂,这样作用会持久些,也适合睡眠过程。一般选用四环素、金霉素眼膏。对于比较重的人,要到医院请大夫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47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