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又称“经行腹痛”。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
湿热瘀阻型:黄柏12克,香附6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防己12克,栀子6克,姜黄4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3~5天开始服用,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或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各3克,泡开水温服,每日一剂。
气血虚弱型:当归12克,川芎10克,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芍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3~5天开始服用,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或黄芪200克,红枣100克,当归50克,鸡血藤30克,将药材研成细末,每次用黄酒冲服15克,早晚各一次。
肾气亏损型:首乌15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五加皮15克,女贞子(酒制)15克,枣皮6克,牛膝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3~5天开始服用,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或刺五加60克,甘草10克,石斛60克,枸杞60克。将药材研成细末,每次用黄酒冲服15克,早晚各一次。
气滞血瘀型:肉桂3克,川芎12克,木香3克,延胡2克,茜草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3~5天开始服用,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或鲜益母草6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先将益母草煎汁除渣,然后与粳米、红糖共煮成稀粥。经前3~5天温服,每日1~2次。
寒凝血瘀型:五灵脂10克,白芷12克,赤芍15克,吴茱萸10克,制没药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3~5天开始服用,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或生姜12克,红枣20克,花椒6克。将生姜剥皮并切片,红枣洗净,同花椒一起加适量水煎服,热服,每日两次,每日一剂。
【概述】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下腹痛、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等。妇科检查可们及附件增厚、压痛或有包块。本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也有少数发生于未婚者。盆腔炎在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记载,现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似乎与经行发热、带下病、疤瘕等有关。
【病因病理】
1.湿毒壅盛经期脏腑虚弱,产门不闭湿热之邪乘虚入侵,客干下焦盆腔,久而蕴毒发病。亦可因经期不避房事、流产或妇科手术等消毒不严,致病菌侵入内生殖器而致病。
2.气滞血瘀湿毒阻滞,气滞血瘀,瘀热成疤。
或忧郁忿怒,气机紊乱,气滞血瘀成疤。
3.脏腑失调劳倦过度,脏腑功能失调汽血失和,滞而成疤。
【诊断要点】
1.症状发热,下腹部疼痛,带多色黄,腰骶疼痛或酸痛。
2.妇检阴道分泌物多、呈脓性,宫颈有举痛,充血,宫体水肿感、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或有炎性包块。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中性细胞增多。宫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可能找到致病菌。
4.B超提示附件水肿,或有界线不清的包块,提示炎症包块。
以上是急性盆腔炎的诊断依据,如治疗后急性炎症未彻底治愈,迁延为慢性盆腔炎,主要症状下腹部隐痛,带多、色白或黄,腰痛,附件处增厚或压痛,或有包块。
【辩证分型】
1.湿毒蕴盛经行前后发热,下腹部疼痛拒按,带色黄或臭,小便黄赤,大便不调。苔黄腻,舌红,脉滑数。
2.气滞血瘀下腹部疼痛拒按,或有低热,腰骶酸痛,痛经,经前乳胀,月经失调,盆腔有包块。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
3.脏腑失调盆腔慢性炎症迁延多年,骶腰酸痛,经行加剧,神疲倦怠,头晕目眩,纳少便溏。苔腻,舌淡紫,边有瘀点,脉细弱。
【分型治疗】
1.湿毒蕴盛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止痛。
方药: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减。金银花9克连翘10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丹皮9克山栀9克赤芍10克桃仁9克薏苡仁10克延胡索15克木香9克炙甘草3克加减:高热形寒无汗者,加荆芥9克、防风9克;
盆腔有炎块者,加莪术10克、三棱9克;带多如脓者,加知母9克、黄柏9克。
2.气滞血瘀治法:理气活血,消疤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赤芍10克延胡12克五灵脂9克川??子10克香附10克莪术12克三棱9克生蒲黄10克(包煎)炙甘草3克加减:疤瘕硬者,加生鳖甲12克(先煎)。夏枯草9克;经行量少不畅而痛经者,加路路通10克、炙乳没各5克;*胀痛者,加柴胡9克、郁金9克。
3.脏腑失调治法:健脾益肾,和血调气。
方药:健固汤加减。
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9克薏苡仁10克巴戟10克菟丝子10克丹参10克白芍9克川??子10克香附9克炙甘草3克加减:乏力头晕者,加当归9克、白蒺藜9克、阿胶9克(烊冲);便溏者,加淮山药10克、炮姜炭9克;腰骶冷痛者,加鹿角胶12克(烊冲)、肉桂4.5克(后下);腹痛喜暖者,加乌药9克、小茴香6克、延胡索12克。
【中成药】
1.金刚藤糖浆每日3次,每次20毫升,口服。用于湿热下注者。
2.桂枝茯苓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吞服。
用于盆腔内有包块者。
3.右归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久病脏腑虚弱,偏于肾阳虚者。
4.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2支,口服。用于气滞血瘀者。
5.风寒砂每日2次,敷于少腹两侧。用于下腹隐痛持续不止者。
6.延胡颗粒冲剂每日2~3次,每次2包,冲服。用于止痛。
【简便方】
1.新鲜蒲公英200克,打烂,外敷下腹两侧,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
2.紫蒲汤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煎服,每日1帖。适用于热毒壅盛型盆腔炎。
3.灌肠方红藤30克、鸭跖草30克、蒲公英30克、三棱9克、莪术9克,上药煎水至150毫升,保留灌肠。适用于盆腔炎症伴腹痛者。
【其它疗法】
1、丹参注射液用丹参注射液16毫升,加入5%葡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
2.双黄连注射液用双黄连注射液16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
3.中药离子透入法丹参10克、桂枝6克、蒲公英12克,煎水成80毫升,行离子透入,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作3个疗程,经行时禁止治疗。
适用于慢性盆腔炎腹痛、输卵管阻塞或痛经者。
4.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八篌穴注射,每次任选1~2穴,每穴注射l~2毫升,交替注射,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5.小剂量穴位注射α-糜蛋白酶2毫克,加生理盐水2毫升,足三里穴位注射,每穴注射0.5毫升,每周2次。用于慢性盆腔炎、盆腔炎结缔组织增厚黏连者。
【注意事项】
1.急性盆腔炎有脓块形成时应采用半卧位,以利于脓液及带下的引流。
2.加强卫生宣教,注意妇女五期卫生,严禁经期房事。平时注意保持阴部卫生,可用洁尔阴洗液或肤阴肽洗液等清洗外阴。
3.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如人工流产术、分娩接产术等都应严格消毒隔离,避免感染。对于能引起盆腔炎的一切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阑尾炎等均须积极治疗以防止本病发生。
4.对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务必彻底,以防转为慢性。
5.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6.如高热持续3天以上不退,腹痛加剧,考虑有盆腔脓肿或盆腔腹膜炎时,应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中医辨证将痛经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临床以实证多见,为妇科急诊常见病之一。原发性痛经以青春期及未婚者多见,继发性痛经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严重痛经者可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昏厥,一般只要经血下行通畅,腹痛即可缓解或消失,痛止后患者感觉全身乏力。本病西医也称为痛经。【病因病理】痛经病位在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多因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阻络和气血虚弱。1.气滞血瘀经期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血失和而瘀滞,不通则痛。2.寒湿凝滞经期饮冷冒寒,经血凝滞胞宫而致。3.湿热阻络湿热之邪滞留胞宫、胞脉,阻碍气血运行而致。4.气血虚弱久病大病失血伤气,气血运行迟缓,胞宫失养而致。5.膜样痛经内膜挟瘀阻滞胞宫,经血阻滞,不通则痛。【辩证分型】1.气滞经前或经期下腹胀痛,经色暗红,经前乳胀,胸膺掣痛。苔薄,脉细。2.寒凝经行下腹冷痛,喜用热敷,经少不畅,色暗有块,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苔白腻,脉弦紧。3.湿热经前或经行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多,色紫红,质稠秽臭,身热口普,便秘溲赤。苔黄腻,脉弦数。4.血虚经行或经后下腹隐痛,喜用手按于腹部,经色淡红,神疲乏力,头晕目花,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5.膜样痛经经少不畅,色暗红,下腹剧痛拒按,直至血块或内膜片排出则痛势减轻。舌暗,脉弦。【中成药】1.益母草膏(冲剂)每日2次,每次2匙(l~2包),开水冲服。用于经血下行不畅,下腹胀痛者。2.艾附暖宫九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寒凝痛经,经净后调治。3.乌鸡白凤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血虚及肝肾亏损者,经后调治。4.四制香附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气滞者。5.延胡颗粒冲剂每日2~3次,每次1~2包,开水冲服。用于腹痛时。6.桂校茯苓九(胶囊)每日2次,每次6克(4粒胶囊),吞服。用于血瘀偏寒者。7.妇科千金片每日2次,每次6片,吞服。用于湿热痛经。【简便方】1.化膜汤生蒲黄10克(包煎)、血竭末6克、延胡索15克、炙甘草5克,经前2天煎服。用于实证痛经有瘀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等。2.嗅法川乌、草乌、荜菝、良姜等量研末,搐入鼻孔则痛止。经前5~6天搐人鼻孔嗅闻,每日3次,痛止停药。3.生姜、红糖各15克(或加山植12克),经前2天或痛时立即煎服。【注意事项】经期或经前恣饮冷食或感受风寒、淋而涉水都可能引起痛经,故经前或经期应避免冷饮,衣服要保暖,避免淋雨或游泳,可以预防痛经和防止痛经病情严重发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23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推荐7个游泳前的热身动作
下一篇: 国医大师何任:当归芍药散治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