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百日咳的预防免疫

祝由网 2023-12-13 16:26:22

百日咳的预防免疫

(一)隔离传染源 对本病患者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是重要的预防环节。隔离期自起病开始,为期7周;或痉咳开始,为期4周。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特别在集体机构中)需检疫3周。成人患者需注意避免接触小儿。疫源地只需通风换气。

(二)保护易感者

1.主动免疫 目前常用白百破(DPT,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疫苗、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对出生3~6个月的婴儿进行基础免疫,皮下注射三次。在流行期,1个月的患儿即可接受疫苗接种。强调全程免疫,以后再按规定加强。百日咳疫苗偶可引起脑病等神经性反应,故原有脑部疾患或惊厥性疾病、或首剂百日咳疫苗注射后曾有惊厥者,一概不应再予注射。乙型脑炎流行季节也不进行百日咳疫苗注射。现用的全细胞百日咳疫苗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尚不够理想,免疫后再患百日咳的儿童和成人发病者屡有报道。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即使用百日咳杆菌的某些组成部分,而不是用全个百日咳杆菌制成的百日咳疫苗,其保护效果较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好,同时避免了全细胞疫苗的副反应。1981年日本Sato开始用以百日咳毒素(Pertussiu Toxin PT)和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min FHA)为主要组分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获得成功。英、美、瑞典等国家随后研制各种无细胞百日咳组分的疫苗用于人群最得效果。已证实无论何种无细胞百日咳组分疫苗,百日咳毒素(PT)抗原是必不可少的成分。进一步研究揭示百日咳毒素单克隆抗体(PT-McAb)具有特异性中和体外和体内百日咳毒素的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防御百日咳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2.被动免疫 对幼婴或体弱者,于接触病人后可给百日咳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但预防和减轻症状的效果不显著,故应用者少。

(三)药物预防 婴儿接触病人后,即给红霉素每日50mg/kg,分4次口服,连用10~14天,效果较好。

【预后】

与患者年龄、一般健康情况、有无并发症有关。近年来由于多能早期治疗,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新生儿和幼婴易并发肺炎和脑病,预后仍危重。佝偻病患儿感染百日咳,病情多较重。

预防新生婴儿感染百日咳

预防新生婴儿感染百日咳 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尚未完整地接受五合一疫苗,对百日咳的抵抗力尚未完全的形成,因此只能依靠从母体经由胎盘转来的抗体来保护。可惜多数的孕妇在此时的百日咳免疫力已显著的下降,而无法让他们免于百日咳的侵袭,因此产妇和新生儿容易成为感染百日咳的高危险群。 产妇接种三合一追加疫苗 产妇接种三合一追加疫苗

百日咳意味着「激烈的咳嗽」,是由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百日咳杆菌藉著飞沫传染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日前台大小儿科医师曾表示,近一、两个月来,百日咳患者增加二到三倍,多为小孩和青少年,其中也不乏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接着卫生署疾管局也发布今年来已接获二十多例百日咳病例的通报,超过一半的患者是五岁以下的儿童,颇有来势汹汹,卷土重来之势。

百日咳具有高度传染力

在敏感的族群感染的发作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百日咳会透过激烈咳嗽时排出的飞沫来传播,其临床表现可分成三阶段:

(1)前发作期(黏膜期):约一到二周,流鼻水(由清澈到黏稠状的鼻水)、眼结膜充血、流泪、轻微咳嗽、喘鸣声及微烧,类似非特异性病毒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症状。

(2) 阵发期:约二到四周或更久,咳嗽在严重度及频率会加剧,在呼气时出现多次重复约五到十次用力的咳嗽,接着深吸一大口气,产生哮吼的声音,乃因狭窄的会厌在空气用力吸入通过时发出的声音。此种突发性的咳嗽,一旦发作,会脸部通红有小出血点,而且嘴唇发绀,舌头伸出,有时候还会呕吐。

(3)恢复期:需时一到二周,咳嗽的发作及呕吐会减轻,但慢性咳嗽可能持续数月之久。偶尔,阵发性咳嗽在发作后的数月,会伴随上呼吸道感染而再度发生。

至于成年人被感染后,因症状非典型而常被忽略,会表现出严重拖延的咳嗽而无哮吼,如果接触小孩可能造成传染,通常在家庭内的散播是常见的。年龄越小的小孩,疾病的征候也越不典型;小于6个月的婴儿会呼吸暂停、发绀及咳嗽而无哮吼。

严重 并发症 会致死

从典型的临床症状、血液检查、鼻咽擦拭作菌培养或做萤光抗体染色呈阳性或血清学抗体的检测可以确定诊断,其治疗以抗生素─红霉素为首选,治疗时间为二周左右。其并发症有原发性(百日咳杆菌)或续发的细菌性肺炎(肺炎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是主要的死因;浓稠痰堵住气管会引起的肺部扩张不全、若用力咳嗽可能会使肺气泡破裂而产生气胸、流鼻血、眼网膜或结膜下出血、中耳炎、脑炎、抽蓄,如果再加上呕吐、无法进食也会引起营养不良。

对成人而言,也会引起如下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肋骨骨折、中耳鼓膜破裂导致听力损失、吸入性肺炎、腹股沟疝气及颅内出血;如果患者为孕妇,可能会加种某些并发症的表现;3个月以下婴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严重的话,恐怕会致死。

产妇和新生儿是感染高危险群

目前婴儿出生满2、4、6及18个月可以免费接种五合一疫苗(白喉、破伤风、非细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性杆菌及不活化小儿麻痹),但是根据近年来临床医学研究的结果显示,百日咳疫苗诱导而产生的免疫力(包括全细胞和无细胞百日咳)大约持续六至八年,而在急性百日咳感染后而产生的自然免疫力,约可以持续10至15年,可见其免疫力并非终身存在。

因此逐渐减弱的免疫力,被认为是导致百日咳持续存在的主要因素。故最近几年百日咳的发病率,特别在青少年和成年人族群,因而有显著的增加,连带者会传染给婴幼儿,尤其对于年龄小于1岁,尚未接受、或尚未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种者,将造成严重的威胁。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尚未完整地接受五合一疫苗,对百日咳的抵抗力尚未完全的形成,因此只能被动地依靠打娘胎时从母体经由胎盘转来的抗体来保护。可惜多数的孕妇在此时的百日咳免疫力已显著的下降,而无法保护他们免于百日咳的侵袭,因此产妇和新生儿容易成为感染百日咳的高危险群。

新型三合一追加疫苗

西元2005年,美国已经核可一种包括破伤风类毒素(T),减价白喉类毒素(d),无细胞百日咳追加疫苗〈ap〉,提供给青少年和成年人使用的新型三合一追加疫苗〈Tdap〉上市,此种自费的追加疫苗------Adacel,适用的年龄层为4到64岁;Boostrix(补施追)适用4岁以上者之追加疫苗接种,国内已经在使用,有相当强的抗原及效价,但其所产生的局部和全身副作用却很轻微。

所以妇女在孕前或产后,接受此单一剂量Adacel或Boostrix(补施追)的追加疫苗注射,不但可以加强自身的免疫力来预防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的感染,而且也可以预防自己将百日咳传播给新生儿,至于体内形成的高浓度抗体,更可以经由胎盘传送至胎儿,对往后怀孕(6至8年内)的胎儿也提供保护,颇有一举三得的功效。

结语

Tdap疫苗可以同时与流感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MMR)疫苗,B型肝炎疫苗等合并施打,不会干扰到彼此间的免疫性,省时又方便。因此值得推荐给育龄夫妇,任何可能与小于1岁的儿童密切接触的成人及医护人员。此种包覆策略(Cocoon strategy)----父母及照顾者接种百日咳补追疫苗,二周内抗体免疫力即可在体内形成,切断百日咳传染给婴幼儿的途径,可以真正地保护新生儿。

徐弘治 学历-台北医学院医学系 经历-台北医学院附设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 现任-台安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台北医学大学妇产部兼任临床副教授

百日咳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百日咳预防针有什么后遗症?

百日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小孩子在感冒的时候没有注意就容易出现,因为百日咳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所以百日咳是具有传染性的,特别是体质比较差的人要注意,有一些人会提前给孩子打百日咳预防针,那百日咳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百日咳预防针有什么后遗症?
1、一般不良反应
百日咳疫苗即为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主要来自百日咳所含的菌体成分。
1、接种未吸附疫苗12-24小时,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个别人注射后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
2、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注射局部可形成硬结或无菌性脓肿。偶见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3、全身反应主要是出现微热,尤其是接种未吸附疫苗更为常见,但接种后48小时可恢复正常。在发热的同时还可伴有倦怠、嗜睡、烦躁不安等短暂症状。
2、神经系统异常反应
(1)神经炎
多发生于接种后的5~7天或两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麻痹等症状,常出现面神经麻痹,口角歪斜。
(2)脑病
多发生于接种后的3天内,有抽搐、痉挛、惊厥、昏睡或异常嚎叫等症状,但大多可恢复,极个别患者可留有永久性的损害,如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和麻痹、精神迟钝或癫痫样发作。
(3)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多发生于接种后的1~4周,平均为10天左右。表现为突然发病、四肢酸痛、手足发麻,并可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抽搐,以后出现反射改变、偏瘫、脑神经麻痹,如脊髓受损,会出现肢体瘫痪,有的可有神志昏迷等脑膜刺激症状。大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急性期过后可逐渐缓解,个别人会留有后遗症。
(4)皮疹
一般于接种疫苗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皮疹的形态可有多样,常见的有荨麻疹,类似麻疹、猩红热样皮疹,渗出性丘疹,水疱样多形疹,出血疹或紫癜等,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出疹时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对于皮疹的治疗,主要是抗过敏,必要时可用激素治疗。
(5)过敏性休克
接种疫苗后数分钟或1小时内突然发生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昏厥、紫绀,倘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因此,人们对此必须加以警惕,一旦出现休克,应立即让患者平卧,送医就诊。
(6)低张力低应答反应
这是百白破疫苗注射后的一种比较少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2~8个月的婴儿中,一般在接种后10小时内出现。其表现为面色苍白、昏睡、烦躁、厌食,大多可自行恢复,约有0.2%的儿童可出现突然虚脱、持续尖叫,明显的神经系统变化,甚至死亡。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过敏或低血糖有关。
(7)血管神经性水肿
常发生于接种后的1~3天内,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皮肤因肿胀而发亮,严重者可扩展到整个上臂。对于这种情况主要采用抗过敏治疗。
3、异常反应发生率低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也主要与疫苗中的百日咳成分有关。极个别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或惊厥、抽搐、尖声哭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是这类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并不影响免疫接种方针的推行。
4、哪些人不能打
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患者禁止打百日咳疫苗。
2、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百日咳疫苗。
3、百日咳疫苗为儿童免疫制剂,成年人不可使用。
5、如何避免并发症
1、积极治疗。幼儿患有百日咳后要积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够减少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2、细心护理。百日咳发烧、咳嗽卡痰、继发感染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并发症,因此在对于患儿的护理上也要非常用心。
3、注意饮食。百日咳患儿的食物要求干、软易消化,要少量多餐,随时补充。忌食生冷、辛辣、肥甘等食品。
4、出现并发症及时治疗。有时候即便做好了治疗、护理工作,却仍然发生了并发症,那就要积极治疗并发症,以免留下后遗症。

百日咳疫苗的接种效果

百日咳疫苗有良好预防效果,是最先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之一。经广泛应用后发病率明显下降,免疫后的血清抗体凝集效价在1:320(保护水平)以上者可达80%-90%。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可达到90%以上。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03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