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一些“老病”又找上门来。从广州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最近咳嗽、气喘的患者有所增加。医生指出,秋季上呼吸道感染多发、哮喘高发,随着气候逐渐变冷,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也会进入高发期,这类疾病往往有反复发作、病史长的特点。
该如何治疗秋咳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幸宇坚提醒,即使在药店自选药物治疗秋咳,也要根据病因挑选中成药。
“咳嗽在中医上可分为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燥热咳嗽和内伤咳嗽等,因此在选用中成药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必须对症服用。如果是风寒咳嗽,用了凉药,就像‘雪上加霜’,往往会用药无效或拖延病情。如果是风热咳嗽,用了热药,则会‘火上浇油’,往往会加重病症。”幸宇坚说。
你是哪种类型的咳嗽,又该服用哪种中成药呢?幸宇坚介绍如下:
1、如果咳嗽有痰,痰色白或很清稀、或有泡沫、量多,人感觉怕风、怕冷,多是风寒引起的寒性咳嗽。寒性咳嗽要选用宣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橘红痰咳煎膏、蛇胆陈皮口服液等。
2、如果咳嗽伴痰黏稠、咯不畅、痰色偏黄或喉咙疼、口干,属于热性咳嗽。热性咳嗽应选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成药,像急支糖浆、十味龙胆花颗粒等。
3、若秋天燥咳无痰、咽喉干燥,可选用川贝枇杷膏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药。
4、痰湿咳嗽以体弱老人居多,其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而黏腻、呈灰白色,进食甘甜油腻食物后加重,伴有胸闷、食少、体倦、大便稀等症状,宜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药,如陈夏六君汤、二陈丸等。多痰哮喘者不要服用生冷食物。
对于气候以及食物过敏引起的咳嗽,幸宇坚建议市民选用一些健脾补肾、提高免疫功能的中成药,如黄芪颗粒等。
以下是医生推荐的几款有助于清除燥咳的食疗方法,中老年人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不妨一试:
杏仁炖雪梨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只洗净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置锅内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连服3~5天。
川贝炖雪梨取雪梨1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后放入川贝末6克,然后将两瓣并拢,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每日一次,连服3~5日。
川贝母冰糖汁川贝母5克研末,冰糖20克同放碗内,加水150毫升,隔水炖煮20分钟即可,早晚各一次,连服3~5次。
咳嗽是呼吸系统受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轻度咳嗽有利于排痰,一般不需用镇咳药,但严重的咳嗽,特别是剧烈无痰的干咳使病情加重或引起其它并发症,此时需在对因治疗的同时,加用镇咳药。针对长期咳嗽反复的情况可以用(渝弄柑贝草搽),效果显著。
1、川贝雪梨盅
做法:雪梨洗净,切开一块,将核挖出。在梨中放入8-10粒川贝和适量冰糖。把切下的梨盖好,放在蒸锅中,蒸30分钟即可。
功效:雪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川贝味苦、甘,入肺、心经,化痰止咳、清热散结。冰糖冰糖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对肺燥咳嗽效果好。
2、萝卜陈皮汤
做法:白萝卜250克,陈皮3克。将萝卜切碎,与陈皮一同熬汤喝,分两次喝完。
功效:对干咳痰少、口干咽燥的燥咳效果好。
3、柿饼川贝水
做法:柿饼1个,川贝母末6克。柿饼挖去核切块,川贝母磨碎;柿饼和川贝母末放一碗里,隔水蒸,大火烧开后小火蒸30-60分钟,1次服,每日2次。
功效:柿饼颜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胶质状、柔软、甜美,性甘湿无毒、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川贝只适用于燥咳。因此川贝蛮适合秋咳。
4、芝麻粥
做法: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后磨成细粉状,待粳米煮成粥后拌入芝麻同食。
功效:适用小儿干咳无痰,大便干结者。
5、蜂蜜百合花茶
做法:先用沸开水冲泡百合花,待百合花茶降至适合饮用的温度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即可。
功效:此茶饮除了止咳润肺、安心宁神外,还可以养颜排毒、舒缓胃痛。
6、百花膏
做法:取百合、款冬花各100克,用水煎煮后去渣,加入200克蜂蜜熬成膏状,每天3次,每次1匙。
功效:百合能养阴润肺,而款冬花能温肺止咳。此膏适合肺阴亏虚、久咳不止的人食用,这类人常表现为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干咳无痰等症状。要注意的是,冬天寒冷,百合偏寒凉,胃虚寒的人最好别服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92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锻炼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