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警惕强迫症思维(强迫症的五大原因,你知道吗)

佚名 2023-12-13 08:18:47

警惕强迫症思维

在强迫症中,很多人举的例子都是强迫性洗手,给人造成的假象仿佛强迫症中一定有洗手这一项,其实不是的。

有一种潜在的强迫症,如强迫性思维就很常见。它在刨根问底的人中很多见。这种人老是问一些无聊或者一些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人为什么会从一个受精卵长成一个成人”,在如:“什么叫成功,成功是不是有一个公式”然后就反反复复的想,做功课时想,工作时想,睡觉前也想,他与那种有探索精神的人不一样,有探索研究的人有时候会放弃这种想法,甚至转移到其他的研究方面,而强迫性思维的人不是这样,如果他们停止思考这些问题,他们就仿佛生活的秩序被打乱,会明显的感到不安。这个问题没解决之前,什么问题也不愿想,什么事也懒的做,而这种问题在常人看来,似乎根本没必要关心,或者用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患者想的奇怪的问题,会长久的存在,久而久之,那种想法更是挥之不去,病人感到很痛苦又无助。

另外具有强迫症思维的人口才都特别好,因为他对某件事关注的过于厉害,所以也确实对这个问题有研究,但你能发现他有明显的偏执,有点“走火入魔”的味道,而且有时显得志向很大,这时候我们都要小心,而患有该症状的人却本人无发觉,还以为自己是在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由于强迫症很容易同神经衰弱混淆,及打着“为真理而奋斗”的幌子,所以不易察觉,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及时的自醒,如果有,赶快找心理医生,以免耽误前程。

强迫症的五大原因,你知道吗

强迫症的五大原因,你知道吗?

1、神经质症性格

神经质症性格是森田疗法提出来的,是很经典的说法。

神经质症性格的特点是内向内省,也就是能量释放的对象在内而不在外。这种性格的人对于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惧较一般人更为强烈,包括对于健康过于关注。他们多是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这种性格的形成通常与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多数情况下家庭环境严厉刻板,属于权威性的教育环境,少数情况属于溺爱,总之不属于民主型的家庭环境。

2、思维方式

强迫症的思维方式重视逻辑,重视分析,是主客两分式的,把人和客观世界截然分开。而这个世界,也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世界。这些都是强迫症的思维特征。

强迫者总是处于思考中,而很少体验他们所处在其中的世界,美好的体验在强迫者那里被忽略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他们所担心的事情的思维牢笼。

如果一个人经常体验他自己和他所处的世界,动态地感觉世界和自我的变化,强迫症或许就不会发生。

3、安全感缺失

强迫症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重复清洁的行为是为了防御可能的疾病带来的不安全感,重复检查也是为了防御自己的疏漏带来的不安全,只不过这些防御虽不能说是完全无效的,至少是过度的。不过,对安全感的防御可以产生多种结果,焦虑、偏执等都是有可能的,对于强迫者而言为什么防御的结果是强迫症呢? 我觉得根本原因还在于前两点所说的。

4、压力事件

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会引起强迫症。我发现,在因为强迫症而苦恼的人中,准备考研的学生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比较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事件,把本身就有的弱点放大了,于是强迫症就来了。

当然,压力只是外部因素,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自我的心理强迫症的因素仍然存在,打铁还得自身硬。

5、追求完美

强迫者追求完美,对于安全感也有一种过度的渴望,希望自己能躲在一个绝对安全的港湾里不愿意承受任何的风险,这也是导致强迫症的重要原因。

强迫者过度追求绝对安全,还有另一个原因即在长期的问题卷入中,思虑过度,失去了对风险的正常感知能力,对现实的反映是扭曲的把正常人不经意的风险无限放大,以至于主观上不能承受。

思维强迫症的预防

首先,不要过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老是问自己我做得好吗、这样做行不行、别人会怎么看我等问题。
其次,学会顺其自然。强迫症的另一特点是喜欢琢磨,一个芝麻大的事情往往会想出天大的事来。因此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接纳他人、不要钻牛角尖、学会适应环境而不要刻意改变环境。
第三,学会享受过程,不过分看重结果。为所当为,做事情要抱着一种欣赏、感受、体验快乐的心情和热情重视过程、不要过分重视结果。
第四,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患疾病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现实状况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丢掉精神包袱从减轻不安全感,学习合理的应激处理方法,增强自信,以减轻其不确定感。不好高骛远,不过分追求精益求精,以减轻其不完美感。
第五,家人、朋友对患者既不姑息迁就,也不桥枉过正,鼓励患者积极从事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其逐渐从强迫的境地中解脱出来。
第六,自我调节不能解决问题时,要请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实施心理治疗,如: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等。系统脱敏疗法可逐渐减少患者重复行为的次数和时间。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92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