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病毒、细菌滋长,流感病毒也开始四处作恶,也是流感的高发期。染上感冒,很多人都选择上药店买感冒药自行服用。但像老人、小孩、孕妇以及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先咨询医生意见再服用感冒药,因为特殊人群有特殊的医学指标。而且根据不同的感冒症状,用药也是不同的。下面就分享一些感冒的用药常识:
感冒初期巧用小药方
中医认为在寒热失调、过度劳累、情绪紧张、起居不规律等情况下,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失调,邪气侵入导致感冒。近日,北京中医管理局向大家推荐了几个小药方,可用于缓解感冒初期症状。
风寒感冒: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痰清稀色白、恶寒、无汗、头痛、肢节酸痛等症状,可能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应采取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方法。北京中医管理局推荐的流感预防方为:生姜10克,大枣5克,水煎服。适合于风寒感冒症状极轻时使用。如果症状明显,大家还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含紫苏叶、葱白、生姜、防风等药物的中成药。
风热感冒:如果自觉发热明显(体温不一定升高)、稍感恶寒、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等症状,可能是风热感冒;应采取辛凉解表,清肺透邪的方法。此时可选用此小药方:金莲花3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代茶饮。症状稍重时可选用含有连翘、板蓝根、淡竹叶、薄荷、牛蒡子,芦根、黄芩、生石膏等药物的中成药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假如感冒时体温超过38°C,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症状明显,出现严重咳嗽、甚至引起胸痛;或者在感冒时,自己服药3天仍效果不佳,也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甚至引起其他疾病。
以下7类人群慎用感冒药
1、肝功能、肾功能不全
绝大部分感冒药都必须通过肝代谢和肾排泄,感冒药中的一些成分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影响。如绝大部分感冒药含有的对乙酰氨基酚,对肝功能、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可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但对肝功、肾功不全的病人,对乙酰氨基酚却会加重对肝肾的损害。
2、高血压病人
含有盐酸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有减轻鼻腔黏膜充血的作用,这类药物可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减轻鼻咽部的黏膜充血,消除鼻塞症状。但与此同时,盐酸伪麻黄碱也能使血压升高,且升压作用持久,加上促使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会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3、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
很多糖尿病人都合并肾病,这部分病人若随意用感冒药,包括中成药,可能会损害肾功能。
4、儿童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使用含咖啡因及伪麻黄碱的感冒药,会引起婴幼儿中枢神经兴奋。
5、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有些药物可以通过胎盘损害婴儿,甚至引起胎儿畸形。而有些药物则会引起闭乳或通过乳汁使得婴儿吸收:如泰诺、日夜百服宁、新康泰克、白加黑等。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服用感冒药应严格遵医嘱。
6、前列腺增生患者
前列腺增生患者,本来就因前列腺肿大挤压尿道而出现排尿困难现象,服用了内含扑尔敏的感冒药后,就会因膀胱收缩无力而加重排尿困难,甚至出现急性尿潴留的情况。许多治感冒的药在服用后都会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甚至引起急性尿潴留。感冒通、速效感冒胶囊、维C银翘片、感冒灵等都含有扑尔敏。
7、特殊作业工作者
由于某些感冒药含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会引起嗜睡。因此,司机、高空作业者、机械操作者等应避免使用。
清凉小贴士
大暑到,酷暑时节。当长时间处于高温下,人体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导致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人就会中暑。让我们充分了解高温中暑的相关知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把高温中暑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中暑的症状
中暑最容易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尤其是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进行强身体活动的人。中暑是有先兆的,如果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乏力、出汗、头晕、耳鸣、恶心、胸闷、体温略高等症状,就要小心自己可能中暑了。
中暑的急救方法
1、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
2、少量多次的补充含盐水分。
如有条件可把身体浸于凉水盆中,或用凉湿毛巾擦全身。
3、快速散热。
除去衣物以增大散热面积,用冷水喷淋全身,加强通风。如有条件可把身体浸于凉水盆中,或用凉湿毛巾擦全身。如使用冷水袋或冰袋,最好放在颈部两侧、双侧腋窝及腹股沟部,有利于降温后的血液流入内脏。
4、如果情况严重,立即赶往医院 。
轻度中暑与重度中暑最开始的时候难以鉴别。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抽搐、昏迷等中暑症状后,自行处理仍无法缓解,应立即去医院。
中暑的六大误区
1、白天室外才会中暑?
不少人会有疑问,老人在家没出门,怎么会中暑呢?
其实一些老房子通风不良,有的老人担心空调浪费电或没有安装空调,也同样会导致中暑。
2、天热才会中暑?
坐月子怕风的陋习,以及一些感冒发热用被子捂汗的错误方法,都会影响机体影响散热过程,导致体内热量短时间急剧增加,都可能诱发中暑。
3、中暑昏厥急救掐人中?
街头一交警中暑昏厥,其同事架着他,同事掐人中急救的照片在微博上流传。
其实掐人中会导致失去意识的伤者气道更加不通畅,有一定危险。
4、藿香正气水是治中暑最有效的手段?
中暑是机体脱水、电解质丢失、散热障碍,应该根据致病机制相应处置。阴凉、冷水、风扇降温,补充电解质饮料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成分有可能加重脱水,增加中暑损伤的易感性。
5、中暑发热,口服退热药降温?
中暑在大量出汗之后,出现体温调节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而所谓退热药会进一步造成多汗,加剧水电解质丢失,从而加重病情。
6、中暑多汗,大量饮水?
炎热夏季,室外工作和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同时会伴有电解质丢失,此时单纯大量饮水,会导致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脑水肿昏迷。因此,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最好服用补液盐或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高温最易“烤到”7类人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使体内热量过多蓄积所致。以下7类人是中暑高危人群,要格外注意。
1
喝水少的人
水分补充不够,不利于身体排汗散热。但喝冷饮对胃肠、血管收缩都有影响,建议补充温水。
2
不出汗的人
先天汗腺不发达,或是使用了抑制排汗药物的人,身体散热功能失衡,更易中暑。
这类药物包括利尿类的降压药,含“麻”的感冒药,以及胃复安等肠胃药。
3
腹泻的人
腹泻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过多,进而引起中暑。
4
睡不好的人
排汗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常熬夜或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通常心肺功能较差,不利于散热。
5
肥胖的人
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利于散热,通常比瘦人更容易中暑。
6
运动过激的人
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
身体有大块肌肉的人,运动时产热的量比一般人多,是中暑高危人群。有代谢疾病、慢性病或心肺功能不佳者,也容易中暑。
7
好胜心强的人
压力大、有强迫性格、事事求胜者,夏季容易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91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心脏有杂音是否就是先天性心脏病
下一篇: 腰部疼痛患者的健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