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什么是惊厥?(孩子惊厥指的是什么?)

祝由网 2023-12-13 06:19:29

什么是惊厥?

惊风(infantile convulsion)又称惊厥,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以抽搐,并伴有神志障碍为特征。其发病突然,变化迅速,证情凶险,列为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好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急惊风发病急暴,临床表现多为实证。慢惊风多由久病而来,也可由急惊风转变而来,临床多表现为虚证。

西医学中因高热、脑膜炎、脑炎、血钙过低、大脑发育不全、癫痫等所致的抽搐属此范畴。

孩子惊厥指的是什么?

简单型高热惊厥 多见于出生后6个月至3岁体质较好的孩子,惊厥发作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一日内仅发作一次,抽风后孩子很快清醒,恢复知觉后昏睡,但神经系统无异常,惊厥发作两周内做脑电图结果正常。

  复杂型高热惊厥 多见于半岁以内或4岁以上孩子,一日内发作多次,持续15分钟以上、已有4次以上的高热惊厥,少数人非全身性发作,呈部分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风)。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异常。发作后两周内做脑电图检查有局灶性癫痫放电改变。此外,多有癫痫家族史。

  高热惊厥的复发问题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高热惊厥患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1/2有第三次惊厥,大约1/10有3次或3次以上的复发。高热惊厥复发均发生于首次发作3年内。影响再发的危险因素有:(1)首发年龄小于1岁;(2)首次发作为复杂型高热惊厥;(3)有家族阳性癫痫或高热惊厥史。

  高热惊厥会不会转变成癫痫

  国内多数小儿神经内科专家认为,高热惊厥属于癫痫特殊综合症。许多研究表明,简单型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孩子智力、学习、行为等多无影响,不会转变成癫痫。但复杂型高热惊厥预后不良,约有2%~3%发展成癫痫;约15%患儿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等)。专家们还指出,高热惊厥转变成癫痫的危险因素有:①出生缺陷——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②有惊厥和癫痫家族史;③第一次高热惊厥发作有复杂型高热惊厥的表现。如果只有一项危险因素,孩子到7岁时有1%~2%转变成癫痫,有2~3项危险因素时约有10%转变成癫痫。

  高热惊厥的治疗

  高热惊厥约半数发生在家中,患儿的样子可怕,大多数家长都感到束手无策,尤其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更是如此。

  在孩子第一次发作惊厥时,家长首先要镇静,不要大喊大叫,乱摇患儿。家庭急救要点是:将患儿放在没有硬物的地板或床上,不要垫枕头,把头偏向一侧,以便唾液或呕吐物可以顺利流出口腔,快速解开衣服扣子,然后用大拇指按压孩子“人中”穴位(在鼻唇沟中点),较强刺激1~3分钟,直到患儿发出哭声。待抽风停止患儿清醒后,喂退烧药一次,再喂一杯冷开水,急送附近医院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面对高烧抽搐的孩子,有些家长和医生还会强行撬开孩子的口腔,迅速将压舌板放入口腔上下牙之间,其目的是防止孩子咬伤舌头。一些教科书也提倡这样做。殊不知,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抽风的孩子已经不省人事,此时舌头不能吞咽,强行将压舌板或缠上布条的筷子硬塞到孩子上下门牙之间,反而易造成其口舌损伤。

  高热惊厥复发的预防

  ◎喝淡盐开水

  近10年的研究显示,高热惊厥患儿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血清钠低于130mm/L),发生率为56%~60%,其中高热惊厥一次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6%.高热惊厥患儿平均血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换句话说,合并低钠血症的患儿惊厥发作次数明显多于血钠正常者,其比例约为6:1.经静脉输液中加入适量含钠液配合降温及止惊治疗,大部分患儿在6~8小时内血钠回升到正常值范围。

  因此,儿科专家指出,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现在处于感冒初期,伴有发热(体温≥37.8℃)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喝两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100~200ml,间隔1~3小时),可起到防治低钠血症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目的。当然,给患儿喝完第一杯盐开水后,家长还应带他去正规医院诊治。

  ◎口服安定(一种镇静催眠药)

  国内最新研究资料显示,短程安定可以预防高热惊厥再发。该药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对象是已有两次以上的高热惊厥患儿。短程安定具体用法是:每次0.4~0.5毫克/公斤体重,在首次使用8小时后再重复使用第2次,就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只有个别患儿要考虑使用第3次。必须指出,对所有高热惊厥患儿来说,在口服安定同时必须使用退热药(如泰诺林或托恩口服液)以求快速降温,并积极选用抗生素以控制原发病。

  ◎及早发现孩子体温升高

  正常小儿体温在36℃~37℃之间,若测量腋温大于37.5℃,肛温大于38.2℃应确认是发烧了。若在家中无体温表或一时找不到体温表,可根据下列征象判断孩子正在发烧:

  ※母乳喂养儿,当妈妈给宝宝喂奶时感到乳儿口唇烫。

  ※孩子脸红耳赤,前额发烫,躯干皮肤温度增高,但肢体手脚发凉。

  ※孩子不如平时活泼,身体倦懒,精神较差,食欲下降。

※孩子先出现寒战,怕冷或见皮肤“鸡皮疙瘩”,然后出现高烧。
※安静时出气不赢,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35次;脉博加快,每分钟大于110次。
一旦发现孩子正在发烧,家长立即给他喂食退烧药,就可有效地预防高热惊厥的出现。

小儿惊风是什么原因?小儿惊厥是怎么回事?

小儿惊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重病征,也叫作惊厥,多见于1岁到5岁的儿童,年纪越小,发病率会越高,惊风会表现出抽搐,甚至昏迷,是非常严重的,令很多家长束手无策,小儿惊风是什么原因呢?小儿惊厥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
1、外感时邪引动内风
在寒暖不调的时节,小儿最易感受外邪而引发惊风。小儿皮肤肌腠不密,很容易感受风寒邪毒的侵袭,邪毒可循行经脉由表入里,郁积小儿体内化热化火。由于小儿生理特点,经脉未盛,肝气常有余,在外感邪毒初期,虽有风寒表证,但继而可引动肝风内动,火助风威,可见到头痛、项强、抽风、神昏的症状。小儿在口鼻吸收温热邪毒后,邪热之气可以闭塞经络孔窍,也可以见到突然壮热、昏迷、惊厥。
2、饮食不节阻碍气机
小儿时期,由于喂养乳食不节,导致郁结肠胃,阻碍气机。中医认为气有余便是火,火能生痰、动风,因此可以引发小儿惊风。
3、受到惊吓刺激
小儿的神气怯弱,并且由于身体因素多热多痰湿,偶尔受到外界的强烈刺激,如乍见异物,乍闻异声,或者不慎跌倒,暴受惊恐等,都可以引起小儿惊厥的发生。中医认为恐则气下,惊则神无所依,神志不宁,容易造成精神紊乱,肝风内动,导致筋络拘急而出现惊厥。
4、小儿脾阳虚弱
小儿如果饮食不洁或由其他原因导致长期吐泻或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小儿脏器较弱的情况而用药攻伐太过,失于治疗等导致损伤脾胃之阳气,引起脾胃虚弱,脾阳内亏。脾属土,肝属木,土虚木旺而易化风,致使小儿慢惊风。
5、脾肾阳虚导致慢惊风
由于小儿脾气先伤损及肾阳,或者因小儿平素身体禀赋不足,脾肾本亏,再因泻痢,重伤小儿阳气,阳衰则阴霾四布,出现纯阴而无阳的危重病症,是导致慢脾风的根本原因。
6、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而出现的慢惊风多由急惊风转变而得,急惊风时期的高热,可以损伤阴津,小儿久病不复,正气必然受到损伤,气虚则阳气亦式微,虚风难以平息,而出现频繁的抽搐和昏迷。
7、高热惊厥如何护理
1、要保持安静,立即让小儿平卧
脸向右边,解开衣扣以利呼吸,及时清除口鼻中黏液,防止吸入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而窒息。
2、防止孩子咬伤舌头
把筷子缠上布垫放在上下磨牙之间,如果牙关紧闭不必强行内插。立即用手指压住人中、合谷。
3、进行物理降温
解开孩子的领口、裤带,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头颈部、两侧腋下和大腿根部,也可用凉水毛巾较大面积地敷额头部降温,但一定不要湿敷胸腹部。
4、送医看诊
待孩子停止抽搐,呼吸通畅后再送往医院。如果抽搐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严重,必须急送医院。在运送途中,注意将口鼻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面色有无发青、苍白,呼吸是否急促、费力甚至暂停。应注意,有的父母缺乏医学知识,一见孩子抽风便不知所措,慌忙用衣被包裹孩子前往医院,而且包得很紧,很容易使孩子口鼻受堵,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新生儿惊厥和惊吓的区别是什么

新生儿惊厥和惊吓的区别是什么

新生儿惊厥和惊吓的区别是什么?惊厥和惊吓虽然只有一次之差,但却有着不同的意思,宝宝不论是受到惊吓或是惊厥都会精神不好。那么新生儿惊吓和惊厥的区别是什么呢?这两者又有什么样的症状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新生儿惊厥和惊吓的区别是什么1

惊厥和惊吓的区别是什么

婴儿的惊吓反射正常表现为:从熟睡中惊醒,睁开眼睛;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身体震颤或是轻微的抽搐;哭闹;两手臂、手掌、两脚、脚趾都(左右对称)向外伸张。

待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对外界一般性的`刺激逐渐适应之后,就不会这么敏感,惊吓反射即会慢慢减缓或消失,此时约是宝宝三四个月左右。

惊厥如何缓解

1、饮食与情绪

惊厥发作时,不能喂水和进食,以免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惊厥缓解后可给予糖水或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汁质,如鸡蛋、牛奶、藕粉、面条等。

2、惊厥患儿是否可进行预防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后短期(数小时~数日)内发生惊厥或癫痫的个例报告并不太少见,但总体发生率很低。

3、惊厥发作的家庭处理

当小儿在家中发生热性惊厥时,处理不当会引起一些意外,加重小儿的损伤和痛苦。所以家长应学会小儿惊厥的紧急处理方法,以防万一。

新生儿惊厥和惊吓的区别是什么2 新生儿惊吓和惊厥区别

1、新生儿抖动特点: 新生儿抖动的症状通常出现在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发生的部位不固定,上臂、下肢和下颌最常见,一般不会发生在口角和眼睑,哭闹时明显,频率高,幅度小,通常宝宝的眼神不会有异常,如果用手轻轻按住或握住发作部位,就可以使抖动停止下来,神经系统检查及EEG正常。

2、新生儿惊厥特点: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通常是宝宝肢体抽动,并且有眼神凝视,肢体抽动幅度相对抖动大,频率低,且规则,按住发作部位不能制止抽动。

新生儿惊厥症状

1、惊厥时婴儿表现头转向一侧,脖子往后背,两眼发直或两眼球往一边斜,眼球上窜,嘴吐沫,四肢伸直或抖动,两手握拳。可有便、尿失禁(就是尿裤子)。

2、抽时神志不清,抽时不喘气,面气青紫。惊厥可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自行缓解而停止抽风,如抽风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仍止不住,医学上将此称为惊厥持续状态。抽风停止后婴儿多昏昏沉沉入睡。小婴儿可有口角及眼角抽动,呼吸暂停或呼吸不规则。

3、抽搐轻微且不曲型容易被忽视。抽风很少只抽1次,往往1次抽止后双反复抽或隔一段时间又抽。值得提醒的是,婴儿入睡后可有局部小肌肉抽动。有时在要醒、尚未没完全清醒时手脚乱动,或在入睡时受声、光刺激可看到婴儿有短暂的、轻微的抽动,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可错误的当做是抽风。

新生儿惊吓症状

1、睡觉被吓醒。 对于新生儿宝宝来讲,可能对这个环境比较陌生,所以家长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如果在白天受到惊吓,那么就会导致宝宝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容易被惊醒,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一定要安抚宝宝的情绪,让他们有一定的安全感,这样才不会对宝宝的心理留下阴影,避免下次睡觉的时候再次被惊醒。

2、入睡哭闹。 宝宝在白天受到惊吓之后,很容易出现持续性哭闹的问题,即使入睡也有可能是哭闹着睡着,而且睡着之后也容易从睡梦中清醒,或者在梦里再次发生哭闹。所以家长朋友们平时一定不要打骂孩子,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受到惊吓,并且会导致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

3、睡梦里发笑。 可能很多宝妈都看到过宝宝在睡觉的时候露出笑容,其实是因为白天的某一件事情在宝宝的大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睡着之后会在梦里发笑。建议在孩子睡觉之前不要与孩子进行过激的运动,这样才能有利于宝宝的睡眠。

4、出现幻听。 有很多宝宝受到惊吓之后还会出现食欲下降,睡眠不安等情况,对于年龄比较大的一些宝宝而言,可能还会出现幻听或者幻视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安抚宝宝的情绪。

高热惊厥是什么意思

:高烧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状况在6个月至6周岁的婴幼儿中约有3%会在发烧或体温较高时会产生的一种抽搐现象
意见建议:孩子高烧惊厥可能无需采取任何医疗措施就能自动停止如果惊厥在5分钟内没有停止则应迅速将患儿交由医生治疗尽管高烧往往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医生仍需对患儿进行检查有时还要作血液测试才能找出高烧的真正原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89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