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智力低下只是单纯的认知障碍,不伴有其他缺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智力低下小儿伴有其他功能障碍,智力低下越重伴发的缺陷越多。这对于智力低下的预防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在诊断智力低下的同时,需注意到这些伴发的缺陷,以便给病儿制定全面的干预计划。
智力低下最常见的伴发症状是脑瘫和癫痫发作,也可伴有视觉或听觉障碍,语言/言语缺陷、学习障碍、交往困难、精神和行为异常、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广泛性发育障碍,特别是孤独症等。这些缺陷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各不相同。一般认为,在智力低下总数中,20%有癫痫,14%有脑瘫。如果将轻、重智力低下分别研究,则在轻型智力低下中,约63~73%不伴有其他缺陷,约5%~6%伴有脑瘫,6%~ll%伴癫痫发作。在严重型智力低下的总数中,约17%~4l%不伴有其他缺陷,约5%~19%伴脑瘫,16%~21%有癫痫发作。此外,有的作者认为,智力低下时,小头畸形应给予足够重视:在轻型智力低下中,l1%有小头,即枕额头围小于2。5个百分位数;在重型智力低下中,22%有小头畸形。一个前瞻性研究发现,如果足月儿在1岁时头围小于正常均值3个标准差以下,则该组小儿到7岁时,5l%有智力低下。可见定期测量头围是很重要的。另有作者发现,智力低下小儿伴有视听障碍者较多,轻型中视听障碍占24%,重型中占55%。
智力低下、脑瘫、癫痫发作三者同时存在的情况也不少见。Nakada(1993)在170例严重智力低下和体格伤残的小儿中,发现脑瘫88例,占51。8%;而在此88例脑瘫中,70例有癫痫。再从脑瘫的角度来看,在脑瘫总数中,约60%有智力低下,其中轻型占1/3,重型占2/3。在偏瘫型脑瘫中,智力低下较少见,2/3以上都智力正常。如果偏瘫型脑瘫加上癫痫,则智力明显减低。
智力低下与儿童孤独症之间也有明显关系。孤独症小儿的智商分布很广,约70%有智力低下。只约5%的孤独症病例成年后可独立生活。孤独症、智力低下和癫痫三者也常同时存在。孤独症小儿的癫痫发病率可高达19%~29%。近来有报道,儿童孤独症总体来说,近期预后较差,76%有智力低下,90%以上社会适应能力缺陷。另有报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全部智力低下的病例中,约4。5%有孤独症。
智力低下伴有精神病症状的发生率很高。据报道,在智力低下总数中,有精神病或精神症状者占30%~50%(Scott,1994)。在青春期智力低下的病例中,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更高,约占50%~60%。智力低下小儿伴有精神病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脑功能异常,心理病态、环境剥夺。也可能由于外界对病儿有过高的要求或期望,而病儿对此产生不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智力低下病儿伴发的精神病症状依次为: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行为或情感障碍、品行障碍、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抽动症。智力低下和精神病症状的共同出现,几乎都有生物医学原因,其中以遗传性疾病最多见,例如染色体病(2l三体征最多、其余有脆性X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猫叫综合征、Rett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Pmder-Willi综合征等),特殊的遗传变性病,单基因病,子宫内获得性疾病(先天性感染、药物性胚胎病、胎儿酒精综合征等)或围产期损伤。这一现象提示,智力低下的防治需要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的密切协作。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宝宝有智力缺陷的时候,首先要冷静,接受现实。用一种平常的心态来面对事实。弱能认识需要社会的帮助,精神抚慰和心灵开发。弱能不代表无能。
智力缺陷的宝宝往往有以下表现:
1、运动和精神神经发育落后:自幼落后者多为先天性原因,如生后1~3个月内异常安静,少哭或多动,4个月对母亲无反应;6个月尚不会笑;1岁尚不能坐;2岁尚不能走路和说话。,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的起始年龄都比正常同龄儿要晚。尤其走路更明显,出现肌肉痉挛,瘫痪,或肌张力低,关节过度屈伸。动作笨拙、行为异常。
2、吃奶困难:出现在婴儿时期。智力低下的婴儿最早变现出来的症状往往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
3、常有痴笑、张口、伸舌、流涎、磨牙、噘手指。经常有无意识的表情动作,或尖叫、哭闹。
4、眼神无神:不能有意识的视物和随物转移视线。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
5、语言障碍:语言明显落后于同龄儿而又无视听障碍,或智差同时伴有视听障碍。正常婴儿在7-8个月的时候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会问简单问题,3岁左右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个月甚至落后1-2年才有这些表现,都可能是智力落后的信号
6、学习困难:(见于年长儿轻度智力低下者)
7、面容、体态异常:有些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宝宝在面容体态上就有异常表现。比如先天愚型患儿就有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常托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际脸”。脑积水的孩子头围特别大,小头畸形儿头颅又特别小。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身材特别矮小。
8、速度减慢:注意力严重分散,记忆力差,言语能力差,思维能力低,情绪不稳,自控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智力低下是精神发育迟滞的一个特征,它包括智力和适应性行为两方面的缺陷,缺一不可。所谓智力低下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智商测试值低于75(正常人羣平均值为100),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患者主要表现为有些学习困难;中度患者通过积极训练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重度患者可能生活不能自理。
引起智力低下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中毒:出生前、后的脑部感染,如风疹,钜细胞病毒,弓形体,单纯疱疹病毒及其他多种病毒感染,中毒包括高胆红素血症,脓毒血症,铅中毒,酒精中毒以及
(2)脑的机械损伤和缺氧:出生前,后及分娩时都可因物理或机械因素造成脑损伤,如产伤,颅脑外伤,围产期或生后缺血缺氧也可损害脑组织,如孕妇严重失血,贫血,心力衰竭,肺部疾患和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以及溺水,麻醉意外,癫痫持续发作后的脑缺氧。
(3)代谢,营养和内分泌疾患:体内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物质代谢出现障碍都可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及功能,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生前,生后营养不足特别是蛋白质,铁等物质缺乏将会使胎儿,婴儿的脑细胞数目形成减少或功能低下,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也会影响智力发育。
(4)脑部结构疾病:包括肿瘤,不明原因的变性疾病,神经皮肤综合征,脑血管病等。
(5)脑的先天畸形或遗传性综合征:如脑积水,头小畸形,神经管闭合不全等,遗传性综合征如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6)染色体畸变:如先天愚型,18-三体综合征,C组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7)围产期其他因素: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母亲营养疾病,妊高征等。
(8)社会心理因素:此类患儿没有脑的器质性病变,主要由神经心理损害和感觉剥夺等不良环境因素造成,如严重缺乏早期合适 *** 和教育。
(9)病因不明:经过详细检查而找不到任何病因线索,即为病因不明。
智力低下俗称“智力缺陷”,一般是指孩子的大脑受到过损伤,或者大脑发育不健全所导致的。
一般这种情况会造成孩子认知活动障碍、心理活动障碍,甚至智商都要低于其他小朋友。
一般智力低效的孩子,不仅在学习上要落后他人,就连日常的行为举动都会存在异常。
婴幼儿智力低下的5个“情况”,任何一个都不能大意
1)宝宝迟迟不会笑
一般宝宝出生几天后脸上就会出现笑容,只不过这种笑是无意识的笑。
而正常情况下的婴幼儿在2-3个月就可以学会笑,只不过这时的笑是没有声音的,但是父母从宝宝的脸上可以看出高兴的表情。来到3-4个月的时候,宝宝的笑会发出“咯咯咯”的声音。
但是,如果你家的孩子已经4个月了,面对父母的“挑逗”还不会被逗笑,甚至脸上迟迟没有笑的表情,这种情况父母就需要注意了,很有可能宝宝的大脑处于发育迟缓的状态。
2)婴幼儿哭声异常
宝宝出生后,几乎每天都会哭,但是哭的时间却不会很长,而且很快就可以被父母安抚下来。
一般宝宝的哭声是带有声调,一会大一会小,但是,如果你的宝宝从出生以来没怎么哭过,而且每次哭的声音都很小,给人一种反应迟钝的感觉,那么宝宝的智力可能存在缺陷。
3)运动能力差的情况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让他们一直处于一个姿势肯定是不可能的,一般的宝宝在3个月左右就可以翻身、6个月左右就可以做起来了。
如果发现宝宝迟迟不会翻身,也做不起来,那么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运动能力发育较差,以后关于运动的行为,发育可能会别其他孩子缓慢一些。
4)注意力很难集中
正常的宝宝,如果你一直拿他喜欢的玩具去逗他,他肯定会被你的玩具吸引的,这是一种注意力集中的现象。
但是,如果宝宝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甚至没有办法和父母保持对视,这种行为说明宝宝的智力可能存在某些问题。
5)出现喂养困难的情况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一般除了吃就是睡,父母很难察觉到一些其它现象,而有一小部分的婴幼儿会表现出喂养困难的情况,具体表现是在吃奶时宝宝不会吸吮。
吸吮是婴幼儿的本能,天生就会根本不需要教,但是如果宝宝经过了引导还迟迟不会吸吮,甚至还有流口水的情况,那么多半是宝宝的大脑神经受到了损伤。
智力障碍(MR)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智力障碍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智力障碍的原因
导致智力障碍的原因很复杂,通常不是由单一的原因造成的,目前已确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 遗传是导致智力障碍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如21-三体综合征即唐氏综合征,占儿童染色体疾病的70%-80%。脆性X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和先天性代谢异常(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其他的遗传因素引起的有先天性颅脑畸形以及先天性脑积水和小头畸形。
2、产前损害 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孕期感染是导致智力障碍的又一主要致病因素,且尤以妊娠前三个月的感染影响最大;孕期营养不足、酗酒、吸毒,以及患水痘、风疹、糖尿病、接受放射性照射等,都可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迟缓。
3、分娩时产伤 窒息、颅内出血、早产或低体重、低血糖、核黄疸、败血症等。
4、出生后患病 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
5、社会文化因素 处于社会文化不利环境中的儿童,其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明显受到制约,会远远落后于同龄儿童。如在贫穷地区成长的儿童容易被剥夺文化和教育的权利,这种早期教育的严重缺乏,也会导致脑功能发育障碍,最后导致智力障碍。
6、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条件对人的智力有很大的影响,如在缺碘地区,人体摄碘量不足就会引起智力障碍。环境的污染,如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电离辐射以及噪音污染等也可能造成儿童智力障碍。
预防智力障碍的出现
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可是偏偏有些智力障碍的孩子会出生,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孕妇在孕期没有做好积极的预防等。那么,避免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就是有效的去预防。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智力障碍的出现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级预防
采取措施积极防止或减少智力障碍的发生。例如:普及婚前检查,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提倡优生优育,反对近亲结婚,缺碘地区的重点人群及时补碘,科学接生等等,可以有效地预防智力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
采取二级预防措施旨在阻止一些致病因素导致智力障碍。例如已经发现一个儿童有苯丙酮尿症,就可以为该儿童制定严格的食谱,减少或基本不让他进食带有苯丙酮酸的食物,就可以有效地阻止体内大量积累苯丙酮从而避免影响大脑发育。同时,对一些可能出现智力障碍但尚无明显障碍表现的儿童(称为?高危儿童?)提供医学、教育和社会等全面帮助,可以有效地减少高危儿童出现智力障碍。
三级预防
采取三级预防旨在减轻智力障碍产生的消极后果。对智力障碍儿童和高危儿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就是最重要的三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限制障碍带来的功能缺失,让智力障碍儿童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
诊断标准
1.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显著低于正常人的平均智力水平。正常人的平均智商为100。当一个儿童的智商为100时表示智力正常,假如一个儿章的智商在70分以下,他的智力就被称为?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简化为?智商低于70分?)。智商低于70分的儿童,在100个同龄儿童中仅有两个。
2.智力障碍的发病通常在发育年龄阶段,具体讲在18周岁以前。这一条规定将发育期出现的智力障碍与成年后各种原因造成的智力障碍进行了区别。智力障碍的发病率一般不超过2%。有的智力障碍儿童同时伴随一定程度的异常行为和心理疾病,也会影响他的日常社会生活。根据新的发展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障碍问题,因为社会适应障碍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功能和如何参与社会生活的问题。
3.智力障碍儿童在日常社会生活适应方面具有明显的障碍。小年龄的智力障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动作、语言发展迟缓,不会人际交往,上幼儿园或小学比较困难。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76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关于运动健身的10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