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吃什么药)

祝由网 2023-12-12 16:46:5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鼻咽﹑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俗称“上感”。由病毒感染引起,可继发细菌感染。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已发现200多个种型。感染后鼻腔及咽的黏膜有充血﹑水肿和较多的分泌物。其中普通感冒最常见,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痛﹑咳嗽﹑发热﹑四肢酸痛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但预后良好。少数可继发肺炎﹑急性肾炎﹑风湿热﹑心肌炎﹑心包炎(急性)等。因此,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重视预防,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概述

上呼吸道从鼻开始到喉头环状软骨为界。是调节吸入气体的通道。上呼吸道感染是通过含有病毒﹑细菌的空气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的。从外界直接吸入的各种微生物(病毒﹑细菌)大部分是在上呼吸道常住的﹑栖息的微生物。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低下时,原已存在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就会迅速繁殖,引起急性炎症。全年皆可发病,冬季较多,儿童比成人更常见,症状也较重。多数为散发性,但在气候温差比较大的季节常流行发病。引起患病的病毒种类很多,得病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而且短暂,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之间又缺乏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带病毒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感染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由呼吸道病毒和一些非呼吸道病毒引起。呼吸道病毒常见的为鼻病毒,有100多种血清型,是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因。约75%的感染有症状,其中1/5有发热,还有冠状病毒,流感病毒A﹑B﹑C等三型,流感病毒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常发生变异形成新的亚型。副流感病毒感染约占10%。腺病毒感染占1~2%。少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非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的有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和肠病毒。细菌性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最多见,其次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主要表现为咽炎和扁桃体炎。

发病机理

上呼吸道具有生理防御功能,如鼻分泌物中含有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细菌细胞壁的黏 层,起到灭菌的作用。鼻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具有吞噬细菌﹑病毒的作用。多种栖息在鼻咽部的细菌和病毒,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不发病。当人的机体抵抗力降低,上呼吸道生理防御机能低下时,从外界吸入的各种细菌﹑病毒,或上呼吸道原有的常住菌类,可以侵入黏膜纤毛细胞,使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病毒感染可使纤毛细胞坏死﹑脱落,黏膜上皮防御机能破坏,易继发细菌感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老幼体弱或呼吸道慢性炎症均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诱因。

临床表现

根据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分为五个类型,但各型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且可以互相转化。1、普通感冒。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咽痛,继之喷嚏﹑鼻塞﹑流涕。开始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病变侵入喉部及气管,则出现嘶哑﹑咳嗽﹑胸痛。伴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儿童可有高热﹑惊厥。尚有腹痛﹑腹泻者称之腹泻型。一般5~7天痊愈。2、咽结膜热。以咽炎和眼结膜炎为其特征。除有普通感冒症状外,尚有结膜炎﹑流泪﹑羞明的特点。扁桃体红﹑肿﹑有黏液或斑点状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周围血象常见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多见儿童。3、急性咽喉﹑气管炎。主要症状有咽痛﹑声嘶﹑干咳﹑发热(可达39℃)。咽充血,有灰白点状渗出物,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儿童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可因缺氧而出现紫绀﹑呼吸衰竭。4、疱疹性咽峡炎。在软腭及扁桃体上有灰白色疱疹和浅溃疡为其特征。以上四种为病毒感染所致。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继发于病毒感染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色点状﹑脓性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自鼻咽蔓延可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炎症向下蔓延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也可导致肺炎,流感病毒是常见病因。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常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感染所致。柯萨奇病毒感染,还可引起胸膜炎﹑心包炎和心肌炎。

青少年患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咽炎﹑扁桃体炎感染后,其细菌胞壁上M蛋白质和多糖体C,同人的结缔组织﹑心脏心瓣膜中的糖蛋白成分,均有交叉抗原性,致使1~3%的人,在感染后2~3周,发生风湿热。如果是β-溶血性链球菌的致肾炎株感染,就会在感染后2~3周,发生急性肾炎,虽然并发症少见,但对青少年是一个潜在危险。

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流行情况,特别是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即可作出诊断。诊断时应区别是病毒性,还是继发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增多,有核细胞增高和核左移现象。成人以病毒感染为多,同时具有鼻咽及眼结膜炎的表现,全身症状较轻。细菌性感染多限于咽或鼻咽部,扁桃体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全身症状较重。依靠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以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传染病。如痲疹﹑猩红热等,在发病的早期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但几天后均有特征性皮疹或特殊临床表现。2、过敏性鼻炎。虽然有流涕﹑喷嚏,但常有过敏史﹑荨痲疹和反复发作过程。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其病原为流感病毒。当流感散发时,其临床症状较轻者,难与上呼吸道感染鉴别。只有中毒症状重,又有疫情流行和病毒分离时才能确诊。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现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风疹﹑病毒性肝炎﹑急性白血病﹑紫癜性肾炎等均应注意鉴别。

治疗

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除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可有疫苗试用,盐酸金刚烷胺能治疗甲型流感外,其它病毒尚无易于推广确有疗效的药物。因此,病毒性感染,以对症和中药治疗为主。干扰素有细胞调节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快速产生细胞抗病毒状态,但其价格昂贵,可用于重症患者。有细菌性感染或有风湿病﹑肾炎等病史,以及老幼体弱者可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

急性呼吸道感染吃什么药

急性呼吸道感染吃药就能治好,那么急性呼吸道感染吃什么药呢?

出现急性呼吸道的感染,需要吃消炎类药物进行消炎治疗。首先大多数的情况下发生普通病毒性感染,可以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消炎治疗,抗感染的效果比较好。如果发生了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就需要吃达菲进行治疗,普通的抗病毒效果往往不太好。

如果发生了细菌性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的感染,需要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上呼吸道的炎症,效果比较好的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如果平时没有过敏的情况,可以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消炎治疗。此外也不排除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所导致的呼吸道炎症,需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消炎,比如口服阿奇霉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何诊断和治疗?

1.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炎症表现,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1)过敏性鼻炎:临床特点是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频喷嚏、清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临床特点是有明显的流行性,起病急,全身症状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取患者鼻腔黏膜上皮细胞涂片标本采用荧光免疫法可作出早期诊断。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可供鉴别。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伤寒、脑炎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注意相关疾病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区,出现相应症状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资鉴别。

【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以对症治疗及中医治疗为常用手段。细菌感染则采用抗感染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对症治疗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处理发热、头痛等症状,减少鼻咽部充血、分泌的药物如肤麻滴鼻剂减轻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3.抗茵药物的运用如有细菌感染,通常为经验用药,常选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用药前做细菌培养兼做药物敏感试验检查,待经验用药无效的情况下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4.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早期运用抗病毒药物有一定疗效。利巴韦林对多种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选用。

5.中医辨证论治参照中医“感冒”辨证论治疗。

【预防】坚持规律的适合个人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受凉、淋雨等诱因;注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宝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如果宝宝有鼻塞流鼻涕,呼吸困难,咽喉疼痛的症状,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都是病毒,细菌感染导致的。那么,宝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如果宝宝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首先观察宝宝体温是否超过38.5℃,如果超过38.5℃,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类药物,或者是输液治疗。然后确诊是病毒感染还是炎症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情况下会自愈,无需过于担心。

如果是炎症感染导致的,需要根据炎症的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宝宝在治疗期间,家长注意给宝宝多喝水,不仅有利于体内散热,还能避免宝宝因发热导致脱水,补充身体水分。

同时,家长注意宝宝的隔离,尽量不要去人流量过多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然后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随时增减衣物,避免病情加重。如果宝宝使用药物治疗,家长注意宝宝服药后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高蛋白的食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70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