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天麻茶是一味有名的中药药茶,源自本草纲目中的药方选集,具备治疗头痛,缓解人体恶心的作用。中医认为,川芎天麻茶可以调理脾脏,祛湿毒,特别能够治疗因为邪风入体,风干风湿导致的头痛,头晕病症,日常也可以服用川芎天麻茶来调理预防。
一、川芎天麻茶的作用与功效
治内风引起的头痛、头晕内风指的是肝风。肝风上扰,脑窍不利,可以出现头晕、头痛、颈项不适、舌质淡红、舌苔白或黄、脉弦。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风挟湿上扰,出现头晕、头重、头胀、颈项酸痛、肢体困重、恶心纳呆、口干不想饮水、舌淡苔白腻、脉弦滑,可以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肝风化热,肝火上炎则会出现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肢体震颤、失眠、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可以用镇肝熄风汤治疗。
二、川芎天麻茶的食用禁忌
阴虚、失血及湿热甚者忌服,血压高者不宜。
三、川芎天麻茶的食用方法
1、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
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摘自《本草纲目》
2、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
主治:满头作痛。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那么你想知道是什么吗?下面我给你详细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吧!
是什么?
1、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75克,附子***炮制,去皮、脐***50克,半夏***汤洗七遍,去滑***50克,荆芥穗25克,木香25克,桂***去粗皮***0.5克,芎藭25克。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圣济总录》天麻丸***
2、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面板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天麻25克,芎藭100克。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昔济方》天麻丸***[1]
3、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天麻100克,地榆50克,没药1.5克***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50克,麝香0.5克***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天麻丸***
4、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100克。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十便良方》天麻酒***
5、治风溼脚气,筋骨疼痛,面板不仁:天麻***生用***250克,麻黄***去根、节***500克,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250克。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天麻丸***
6、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150克,僵蚕100克***俱炒***,天竺黄50克,明雄黄25克。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100克,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本草汇言》***
8、治小儿诸惊: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50克,天南星***炮,去皮***25克,白僵蚕***炒,去丝***10克。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魏氏家藏方》天麻丸***
9、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
--摘自《元.御药院方》
10、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
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
--摘自《本草纲目》
11、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
③主治:满头作痛。
--摘自《元.御药医方》
食用天麻的注意事项:
1、凡病人见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均慎用天麻。
2、重视配伍应用。《本草衍义》有“天麻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的记述。古今医家很少单味使用天麻,而多根据不同病证组方用药。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天麻丸等。临床证明,单独使用天麻的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确定。
3、即使针对肝阳上亢、痰阻经络等实证时,使用天麻也要详审病情,把握病机,随证加减,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天麻不宜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为天麻甙,遇热极易挥发。天麻与他药共煎会因热而失去镇静镇痛的有效成分。所以,天麻最好先用少量清水润透,待软化后切成薄片,晾干或晒干研末,用煎好的汤药冲服,或研末入丸、散服用。
5、使用单味天麻或天麻制剂时,如出现头晕、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心跳及呼吸加快、面板瘙痒等时,应立即停药,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天麻不可与御风草根同用,否则有令人肠结的危险。
……
川芎嗪亦能抑制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对肾上腺素或氯化钡引起的血管收缩也有抑制作用。从离体组织和细胞对川芎嗪作用机制表明,川芎嗪对主动脉平滑肌的松弛效应与异搏停的特性非常相似,推测川芎嗪可能为一种新的钙离子拮抗剂。
抗菌作用。
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川芎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抗放射作用 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ip比im给药效果好,im给药较ig效果好。
抗放射作用。
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
用于胸胁疼痛。
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术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调经。
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
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此外,近年来临床常用该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其它作用。
川芎嗪能增加麻醉兔的肾血流量,并能利尿。川芎嗪能抑制DNA合成,提示能抑制蛋白质和抗体生成。川芎有某些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它能保护雏鸡避免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营养性脑病。阿魏酸钠可减少H2O2及O2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抗OH及丙二醛(MDA)溶血的作用。阿魏酸钠可明显降低补体溶血,抑制补体3b(C36)与红细胞膜的结合。川芎嗪对以平阳霉素气管内给药制备的小鼠肺纤维化发生有抑制作用。
(三)川芎的药用配方
治疗风热头痛:
川芎5克 茶叶10克。水一盅 煎五分 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治疗妊娠腹中痛(胞阻):
川芎100克、 阿胶100克、 甘草100克、 艾叶150克 、当归150克、芍药200克 、干地黄300克。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
治疗产后血晕:
当归50克 、川芎25克、 荆芥穗(炒黑)10克。水煎服。(《奇方类编》)
治疗新产块痛:
当归40克、 川芎150克 、桃仁十四粒(去皮、尖 研) 黑姜2.5克 、炙草2.5克。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女科》生化汤)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
薄荷叶(不见火)400克,川芎、荆芥(去梗)各200克,香附子(炒)400克(别本作细辛去芦50克),防风(去芦)75克,白芷、羌活、甘草(爁)各100克;上药为细末,每服5克,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
治偏头疼:
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
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
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
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
当归300克(洗,去,切,焙干,秤)、川芎200克(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
治产后心腹痛:
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焙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50克。上为细末。每服5克,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
川芎、薄荷、朴硝各10克,为末,以少许吹鼻中。 (《全幼心鉴》)
治冲任虚寒,淤血阻滞,漏下日久,月经提前推后,或一月数行,成经停不至,或痛经,小便冷痛,唇口干燥,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女子不受孕:
吴茱萸9克,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中川芎活血祛淤,以除阻滞之淤血,为臣药。
治产后出血过多,晕闷不省,及伤胎、崩中、金疮、拔牙齿去血多不止,悬虚心烦眩晕,头重耳暗,耳聋满塞,举头欲倒:
当归(去芦,洗,焙)、芎各等分。上为粗散。每服15克,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局方》
治疗心绞痛:
取川芎、红花各等分,制成片剂(每12片含川芎、红花生药各5钱),每次4片,日服3次。4——6周为一疗程。治疗84例(其中10例全程加葛根黄酮片,每日3次,每次20毫克;
川芎的食用方法
川芎小虾饼
材料
新鲜小海虾500克,芹菜叶50克,川芎3克。
做法
(1)主料:新鲜小海虾500克、川芎3克、芹菜叶50克。
(2)川芎研磨成粉加入小虾中。
(3)另取100克面粉、2个鸡蛋、3克盐调成糊。
(4)蛋糊加入小虾、加芹菜叶拌匀。
(5)烧热平底锅,倒入适量混合好的小虾糊。
(6)中小火煎到两面金黄,熟透即可。
天麻川芎炖牛肉
材料:
牛肉1000公克,葱40公克,姜片30公克,8公克,川芎10公克,红枣25公克,盐2茶匙,米酒3大匙。
做法:
(1)把牛肉切块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滚水汆烫约1分钟后捞起过冷水备用。
(2)取一砂锅,将葱切段,与姜片一起放入砂锅中,然后放入作法1的牛肉块、料理米酒及所有药材,并加水九分满后开火煮滚,等大滚后转小火并盖上锅盖焖煮80分钟。
(3)等80分钟后加入盐再煮10分钟即可。
川芎白芷炖鱼头
材料:
鲢鱼头250克,枣(干)80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姜3克,盐3克。
做法:
(1)川芎、白芷、红枣和生姜洗净。
(2)红枣去核。
(3)生姜去皮,切片。
(4)大鱼头冲水洗净,洗去血污、斩件。
(5)将川芎、白芷、红枣、姜、大鱼头放入炖盅,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锅内。
(6)隔水炖约4小时。
(7)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川芎白芷浸扇贝
材料:
扇贝4 只,丝瓜200 克,木耳30 克,川芎、白芷各30 克,浓汤300克。
做法:
(1)先将川芎和白芷用水炖出香味来;
(2)丝瓜去皮切条,将木耳洗净,扇贝取肉;
(3)把扇贝、丝瓜和木耳用浓汤煮熟,最后放入药材即可。
五味子川芎牛肉汤
原料:
五味子5克、当归5克、川芎5克、牛肉200克、葱白50克、姜一小块、清水1200克、黄酒5克、盐2克。
做法:
(1)牛肉、姜、冷水煮开后,捞出牛肉备用。
(2)牛肉、川芎、五味子、当归、足量清水煮沸,烹入黄酒。转文火煲50分钟。
(3)改旺火加入葱白。5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
川芎煮田螺
材料:
川芎3克,田螺50克,姜片、葱段、料酒、盐、鸡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川芎浸软切片,田螺去壳及肠杂,洗净。
(2)将川芎、田螺、葱段、姜片、料酒、盐、鸡精、香油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后以小火煮约2分钟至熟。
川芎禁忌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4625 字) 展开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45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为何游泳减肥不见效
下一篇: 生姜拌蜜治疗风寒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