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中医夏季如何养生-有三大要点

健康管理师 2023-12-11 14:37:43

中医夏季如何养生-有三大要点

夏季养生三要点

1、饮食调养升阳气

春天天气慢慢的变热了。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可以提升阳气。可以吃一些桂圆、大枣什么的。但是,切记不要多吃凉食。平时也可以多喝金银花泡的茶。

饮食推荐

(1)韭菜炒鸡蛋、韭菜饺子

韭菜可以壮阳还可以通大便,具有“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的作用,其对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有较好的功效。韭菜温而益人,以初春二月的韭菜最好。一周吃一两次即可。阴虚肝火旺者可以上午吃韭菜,这是因为早上升阳,晚上应滋阴,如果晚上吃了温补升阳的韭菜,容易让本来就阴虚的人夜间烦躁。

(2)炒蒜苗、大蒜汁入菜

大蒜特别适合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食用。它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预防糖尿病。

2、做好“内外”保暖很重要

应重点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裤子和袜子不可过早减少,并常用热水烫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

现在正值春夏交替的时节。平日里,我们可以多穿点,并多做运动。等到夏天来临的时候,切记勿贪凉,应该减少吹空调的时间。少吃点冷饮,每天让自己流点汗。

3、睡眠好:养生先养肝

很多人逢万物之春,却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否则产生气血淤滞,百病丛生。

夏天如何养生呢?

许多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短时间内没有什么严重的疾病出现,但是身体会有一些不适感,缺乏运动,膳食不规律导致的,养生需要从点滴做起,夏季的时候也是需要养生的,那么夏天如何养生呢?夏天养生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1、夏季养生四原则
(1)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2)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3)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4)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2、夏季养生之饮食篇
饮食注意收发,对应节气而食用。平时挑食需要注意。饮食对于养生来说,就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比如蔬菜瓜果存在着南北差异,吃异地的瓜果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以下这些是一些小项,根据个人的需要自行选择。
(1)多吃瓜类
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多吃凉性蔬菜
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
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3)多吃杀菌蔬菜
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3、夏季养生之睡眠篇
1、保持床铺整洁
夏天炎热,易生菌,保持床铺整洁不但可使人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而且还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
2、夏季睡眠注意寝室的温度、湿度
一般舒适的温度为20-23℃,相对湿度50%-70%为佳。20℃以下会使人有寒冷的感觉,而超过23℃,会使人有热的感觉,表现为难以入睡,甚至掀开被子。另外寝室的通风要好。
3、注意选用卧具
卧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特别大,床和被子要软硬适当。在所有卧具中,枕头、凉席的作用举足轻重。枕头不宜太高,在炎热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头会使头颈长痱子,汗水浸湿枕头没有及时洗净晾晒,汗臭霉臭味会使人昏头昏脑。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木植物精细编织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国特有的瓷竹、毛竹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凉枕。
4、午睡
对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来说,适时的午睡可以作为一种补偿。但午睡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
4、夏季养生之运动篇
(1)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2)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
(3)运动后别用冷饮降温,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5、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1)热感冒
天热流汗使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较差,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及时补充,人体的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很容易感冒。
另外,一些人为了贪图凉爽,在热得满头大汗时喜欢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房间里长时间开着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发生。
高温会消耗大量的体液,注意多喝白开水,饮水要少量多次,一般每次以300毫升至500毫升为宜,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
再有,睡眠对治疗夏季感冒也颇有帮助,起码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助入眠。如果晚上睡得不好,可以在中午小睡一会儿。
此外,膳食一定要合理,可以多吃一些像番茄、黄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2)细菌性痢疾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它除了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蚊虫传染也是夏季发生肠道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如疟疾就是通过蚊子叮咬带菌而传染的。
所以在夏天,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因为天热很容易使食物变质,细菌极易生长。打开的水果,如西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24小时。
还有,卤菜是夏天较受人欢迎的菜品,但是,做卤菜的人如果不注意卫生,吃的人也很容易感染病菌,所以最好少吃为妙。
(3)细菌性食物中毒
每年夏季,特别是的七八月份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今年各地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夏季发生的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气候炎热,细菌易繁殖,人们吃进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就很容易发病。引发食物中毒的病菌有很多,如大肠杆菌、弧菌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多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集体发病。严重者还会引起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
应对措施:严格做好炊具、食具及食物的清洁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凉拌菜里可以多加入生蒜杀菌;尽量不吃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食物应充分加热,放置过久的就不宜再吃。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并向急救中心呼救,同时保存食物,以便提供给卫生部门进行检疫。
(4)热中风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之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季最容易脱水”。
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输向大脑的血液会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在预防方面,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要常饮水”。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视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劳。
防暑降温要适时、适中,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多吃一些凉性食物,如苦瓜、皮蛋、莲子等。保驾”药物更要有备无患。
6、夏季吃什么解暑
1、吃西瓜
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有利尿、清热解暑的功效。水分含量高,且含有一定量的钾元素,既能清爽止渴,又能补钾,防止排汗引起钾元素流失,导致的肌肉无力和疲劳感。
2、吃冬瓜海带汤
冬瓜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暑的功效;海带含钙、钾等矿物质丰富,可以补充流汗过多流失钙、钾等物质,高血压患者气温高时,血压容易上升,多吃冬瓜海带汤还有利于稳定血压。
3、吃生苦瓜
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除烦热的功效,夏季常吃生苦瓜,不仅能解暑,还能清凉败火,防止天气闷热引起的上火长痘痘。
4、吃丝瓜
丝瓜性寒,可解热消毒,通经络、化痰湿。用丝瓜、杏仁与鸡爪煮汤饮,消暑又去湿。夏日生痱子,若用丝瓜汁内服还能凉血解毒。
5、喝绿豆粥
绿豆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降火消暑的功效,十分适合在夏天食用。夏天喝绿豆粥的时候,最好是放冰糖,这样解暑效果会更好。

夏季中医养生之道

夏季中医养生之道    1、清热清暑

  夏季天气酷热,机体心火也会较旺,此时常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中药,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进行祛暑。

   2、健脾除湿

  夏季湿邪是一大邪气。加之夏天脾胃功能低下,此时很多人会觉得胃口不佳,易拉肚子,并会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因此我们就要经常的用台湾陈氏熏蒸药包泡脚,因为这种泡脚药包能够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头晕,易中暑等,并且能够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3、补养肺肾

  按传统五行规律,夏季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应要补养肺肾之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晚上九点的时候泡脚,因为夏季肾水虚弱,而九点的时候正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候,此时我们用台湾陈氏熏蒸药包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4、冬病夏治

  夏季机体与外界阳气盛,此时可采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手法来治疗一些冬季好发的病症。如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鼻炎及哮喘等。

  此外,夏季的日照时间长,天亮早,黑得晚。此时,大众的起居作息时间也应要进行适当调整,在遵循晚睡早起的原则时,中午应要增加午睡,让大脑及全身各系统都能得到休息,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

   相关链接:夏季养生保健知识

   夏季作息

  一般他说,宜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在夏季人们每天要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要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夏季由于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所以在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时,可能有疲劳之感,需要午休做适当的补偿。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易醒的特点,早晨起的又早,到了中午就想打瞌睡,因此,更需要中午休息一下。此外,由于白天气温较高,汗出又多,体力消耗较大、再加上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此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从而引起体内血液分配不太平衡,脑部供血量减少,因而时常感到精神不振,有昏昏欲睡之感,午睡之时,疲劳消除,精神焕发,可更好地适应午时的工作和劳动。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一小时以内。这里要提醒一下,不能由于午睡时间短,就草率从事,亦要注意睡眠卫生。

  首先是,饭时不要立即躺卧,应稍事活动一下,以利饮食消化。午睡时不要在有穿堂风经过的地方睡,亦不要伏在桌子上睡,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午睡时最好脱掉外衣,并在腹部盖点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夏天睡眠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时不可让电扇直吹,最好关掉电扇,若太热,可让电扇往天花板上吹;夜里睡觉不宜在外面睡,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严重的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等病。睡觉前也不要乘凉大晚,更不宜长时间在水亭中、树荫下、过道中、凉台上乘凉。

   夏季的着装

  人们着装首先要考虑的是服装的舒适性,然时才是款式、花色、美观。夏季服装以轻、薄、柔软为好、衣料的透气性、吸热性愈好,愈能有效地帮助人体散热,使人穿着舒适而凉爽。

  炎热时节,人体每小时可排汗液500毫升左右。所以,夏季服装应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散湿性能,才能及时吸收汗液,并把它蒸发掉。吸湿性能差或里面过于光滑的衣料,汗液就不能及时排掉,人就会汗流浃背,感到闷热不适。不同质地的衣料吸湿性能是不同的,据测定,气温在24℃,相对湿度在50%~70%时,人造粘胶纤维吸湿为10%~14%,蚕丝织品为8%~11%,亚麻为8.3%~11.7%,棉织品为6%~9%。合成纤维吸湿率最差,涤纶不足1%,维纶也不过3%,所以夏季即便穿着孔隙很大的尼龙衫也会感到闷热,其原因就在于尼龙的吸湿性差,不能有效地将汗液吸收而蒸发掉。所以夏季服装最好选用人造丝、真丝、亚麻和棉针织品。

   吹空调的学问

  有的人过于贪图凉快,将空调置于离身体很近的位置,久吹不停。这时,整个人体的血液循环就会失去平衡,汗液排泄也不均衡,可能发生头痛、头晕、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诱发中风。

  首先,吹风不宜过大:现代科学认为,室内的风速最好控制在0.2~0.5米/秒,最大不宜超过3米/秒,因此,电扇吹风不要太大,尤其是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和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其次,不宜对人直吹:直吹,风邪易侵入体内,尤其是在身体虚弱或大汗淋漓时,更不要只图一时痛快,让风直接吹到身上,最好让空调朝一个角落吹。

   夏天不宜用凉水冲脚

  在夏日热浪袭人之时,一些穿轻便凉鞋、拖鞋的人,喜欢用凉水冲洗双脚,冲完时全身自觉凉快许多,殊不知经常这样做,是有损于健康的。医学研究证实,人的脚部是血管分支的最远端末梢部位;脚的脂肪层较薄,保温性差;脚底皮肤温度是全身温度最低的部位,极易受凉。若夏天经常用凉水冲脚,使脚进一步受凉遇寒,然后通过血管传导而引起周身一系列的复杂病理反应,最终导致各种疾病。此外,因脚底的汗腺较为发达,突然用凉水冲脚,会使毛孔骤然关闭阻塞,时间长后会引起排汗机能迟钝。特别是,脚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时,正常运转的血管组织剧烈收缩,日久会导致舒张功能失调,诱发肢端动脉痉挛,红斑性肢痛,关节炎和风湿病等。

中医夏季养生

中医夏季养生 《内经?素问》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天人相应,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台湾的夏天酷热多雨,气候特征为「湿」和「热」,此时该怎么养生呢? 夏季养生 3 原则 《素问》:「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必须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在饮食及作息上做出不同的调整,才能适应外在环境达到平衡,因此养生最重要是顺应四时。在《理虚元鉴》中指出夏天养生基本原则:「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

1 夏防暑热 暑热为夏季的主气,暑、热皆为阳邪,主升主散,暑热过甚,腠理开而多汗,若汗泄太多,则易伤津耗气。若暑热内侵,则有身热、心烦的症状;暑热下达,则出现尿赤,也就是小便颜色较深的情形。

为了对抗暑热,可适当吃些水梨、西瓜、苦瓜、绿豆汤、酸梅汤、青草茶等具清热降火功效的食物茶饮,像西瓜来说,中药里面也入药使用。「西瓜翠衣」有天生白虎汤的称号,主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西瓜翠衣」其实就是西瓜皮白色部分的瓤,具有比西瓜肉更好的利尿效果。所以中暑的话,可以适当的吃上二、三片西瓜,除了能补充水分外,记得稍微把白色的部分也吃上几口,更能消暑利尿呢!

2 防因暑取凉 夏季调养,除了要着眼于清热消暑外,还要注意不要损伤了阳气,切忌因贪凉而过食冷饮冰品、生冷瓜果等,反而伤身。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惟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凉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未成疟痢」,明白指出夏天人体阳气外浮、阴气内伏,要忌冰凉饮品,生冷瓜果也不宜吃太多,才不会损伤肠胃,导致腹痛、腹泻等。

「又防因暑取凉」,是告诫我们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要保护体内的阳气,不能贪凉、只顾眼前舒服,睡在地板上或 *** 乘凉过夜,在睡觉时应特别注意盖好腹部,避免风寒湿邪侵袭,引起疾病。古谚有云:「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真是宝贵的经验之谈。

3 长夏防湿 湿为长夏之主气,长夏是指夏季最后一个月份。古人以五行配四季,所以想出长夏来弥补,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长夏就合乎五数。在台湾夏季炎热多雨,空气中湿度大,或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感受湿邪而发病。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病多缠绵难愈,故有「湿性缠绵」之说。

夏天暑湿之气容易侵犯人体,表现多为身重、四肢无力、胃口差、吃不下、头重昏沈、多汗、疲倦、嗜睡等。夏天天气炎热,一般来说食欲会降低、消化能力也较差,所以在饮食原则上,宜酸、宜苦、宜清淡、注意消暑利湿及多补充水分。

中医夏季养生 季养生 3 药膳茶饮 1 冬瓜薏仁 材料: 冬瓜切块适量、薏仁各30克,白米60克。

法: 先用适量净水,将白米跟薏仁置入锅中先以文火煮。冬瓜洗净削皮,切成小块状。待薏仁快煮透前,再将切块的冬瓜放入,混合熬煮成粥,再加适当调味即成。

功效: 冬瓜清热利水、解暑热;薏仁清热利湿、健脾胃。此粥主要功能可以清暑热、利水湿,是很适合湿热夏天的食疗佳品。

注意:孕妇不宜服用薏仁,可以把薏仁换成莲子也非常好。莲子性平,具健脾利水之功效,且能提升食欲,适合夏日食欲不振时使用。

冬瓜 小档案 冬瓜有一别名水芝,在神农本草经记载:「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主除烦满不乐,久服寒中。」冬瓜味虽甘淡,性甚冷利。虽是消暑圣品,但脾胃虚寒者不宜吃过多,多食会导致脾胃虚寒更甚,消化功能减弱。

2 参麦饮 材料: 西洋参三钱、麦门冬五钱、五味子一钱。

法: 将以上材料用净水煎煮后,或将材料至入茶杯,用热水冲泡稍闷后即可饮用,代茶饮。

功效: 西洋参益气生津;麦门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五味子吃起来酸酸的,酸味能收,中药里酸味的药都有收敛的作用,能收敛汗出而耗散的心气。暑热易耗气伤阴,此方特别适合气虚体质的人服用,此体质的人不仅夏天出汗很多,而且冬天还怕风,也很容易感冒,全都因为气虚不能固表造成的。

3 梅楂开胃饮 材料: 乌梅60克、山楂40克、陈皮20克、甘草10克、洛神花30克,冰糖少许。

法: 将以上材料用加3公升净水煎煮,慢火熬煮30~4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 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能开胃助消化。《本草纲目》:「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乌梅味酸,有敛肺、开胃、生津、清热、调中下气等功能。因此,以乌梅为主熬煮的饮品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夏季养生保健除了顺应夏令,适当的清热消暑之外,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此时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也就是即便在炎炎高温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不要因为贪凉坦露身躯、过饮冰凉饮料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掌握了这样的原则,才能拥有真正健康的夏日生活。

夏季如何养生?

夏季多吃辛味食物补益肺气 [导语]因为夏季属火,五脏中对应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们可以适当地多吃些辛味的东西,有助于补益肺气。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 因为夏季属火,五脏中对应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们可以适当地多吃些辛味的东西,有助于补益肺气。辛味归肺经,所以在夏季,尽管天气热,人们还是可以适当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如辣一些的萝卜,以及葱白、姜、蒜等,其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可补益肺气,尤其是肺气虚的人更应如此。 夏季人体阳气外浮,内部阴气暗伏,人们不适合在夏季吃太过寒凉的食物和饮料,否则易于损伤脾胃,引起腹泻。 下面我们从饮食、起居、运动三方面来阐述夏季养生的特点: 饮食: 1、多吃瓜类: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多吃凉性蔬菜: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3、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起居: 1、保持床铺整洁:夏天炎热,易生菌,保持床铺整洁不但可使人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而且还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 2、注意寝室的温度、湿度等:一般舒适的温度为20-23℃,相对湿度50%-70%为佳。20℃以下会使人有寒冷的感觉,而超过23℃,会使人有热的感觉,表现为难以入睡,甚至掀开被子。另外寝室的通风要好。 3、注意选用卧具:卧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特别大,床和被子要软硬适当。在所有卧具中,枕头、凉席的作用举足轻重。枕头不宜太高,在炎热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头会使头颈长痱子,汗水浸湿枕头没有及时洗净晾晒,汗臭霉臭味会使人昏头昏脑。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木植物精细编织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国特有的瓷竹、毛竹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凉枕。 4、午睡:对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来说,适时的午睡可以作为一种补偿。但午睡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 运动 1、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2、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 3、运动后别用冷饮降温,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31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