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离开年轻人可以说这个社会就失去了存在的活力,年轻人的重要性不仅仅针对社会而言,对于家庭来讲,更是如此。年轻人是家庭的支柱,是社会的基石。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的年轻人猝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猝死的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猝死?猝死是指原本健康的人突然间发生的死亡,通常是指从发症开始的24小时以内的死亡。在猝死之中,因为心筋梗塞、心脏辨膜症、心肌症等原因死亡的占整体的60%,也被称为心脏猝死。现在猝死最引人关注的有几点。一、年轻,年龄段在十几岁、二十几、三十多、四十来岁;二是职业,医生、IT行业、警察、大中学生;三、除了大中学生,其余的猝死基本上报道的都是男性,女性不是没有,只是很少。
年纪轻轻,为什么会出现猝死,根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作为年轻人的你们一定要注意避免。
一、长期熬夜,熬夜可以导致生物钟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心跳加速,引发室速、室颤,造成心源性猝死。持续性的睡眠不足,会促进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的发展,而高血压、肥胖或代谢综合征等疾患恰恰是诱导心脏病发作的因素。
二、压力过大,精神压力会让全身内分泌发生改变,导致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加,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增大等,并导致心肌缺氧。心肌缺氧严重时会导致心绞痛、心梗发生,甚至发生猝死。
三、过度饮酒和咖啡,酒精摄入过多,可以导致心肌坏死,导致心跳突然停止,出现死亡。目前我国青年人中过度饮酒、咖啡和吸烟者的数量不少。不少人因此出现剧烈胸痛而发生心肌梗死导致死亡。
四、吸烟,吸烟时,冠状动脉会收缩痉挛,长期吸烟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是心肌梗死的一个高危因素
五、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物可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育龄妇女发生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妊娠或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若同时吸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更会增高。
六,过量运动,运动的强度与体育锻炼的方法应因人而异,不少青年人因剧烈运动而发生猝死和心肌梗死。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过于剧烈的运动,运动方法不当,也是会出现风险的。
以上这些因素只是造成年轻人猝死常见原因,还有很多不常见到的,虽然说是猝死,但其实身体上早就有征兆,年轻人最好不要依仗自己年轻。就不当回事,这样很容易出现猝死的。当身体出现不适时,要及早的去医院检查或者是做好定期体检工作,有问题,及早的发现,就可以减少猝死的发生。平时要多注意休息,抽时间锻炼身体。
现在新闻上有很多年轻人猝死的消息,年轻人猝死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心源性猝死,这都是由心脏病引起的,突发死亡心脏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发生这些疾病之前往往是没有征兆的,人们也没有办法预料到,所以,想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就需要进行定期的体检,只有正确了解了自己有没有心脏病,才会避开猝死的几率,所以,在平时应该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前做好预防,这样才能够保护好心脏,降低猝死的几率。
1、熬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年轻人有熬夜的习惯。他们经常熬夜看电视,或者玩手机游戏。他们一大早才能睡觉。熬夜很容易使他们的精神更加兴奋。尤其是玩手机后,精神上的兴奋往往会导致失眠、恶性循环、生物钟紊乱和神经过度兴奋,从而产生心室颤动、心率加快,引起心源性猝死。2。压力过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压力过大容易引起内分泌紊乱,产生儿茶酚等物质。这种物质容易引起血管收缩,使心脏跳动更快,并导致心肌缺氧。因此,平时一定要为自己减负,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3。过分的欲望。年轻人总是很有竞争力,有强烈的欲望。为了释放压力,一些人在私生活中经常心情不好。性欲过度释放容易使其身体透支,引起肾功能衰竭。因此,他们必须控制自己的私欲,减少平时性生活的次数,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压力过大,注意合理的工作和休息,每天保持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猝死是现代生活节奏下的常见病,所以我们必须把握自己的生活节奏,不要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
导致猝死的原因很多,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唿吸睡眠暂停、肺栓塞等等。此外,还有很多诱因可以加重加速病情进展,包括年龄、劳累、吸烟、酗酒等等。
其中心血管系统导致的猝死,被称为心源性猝死(SCD),是常见的猝死类型。有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的死亡率仅次于癌症!甚至在一些发达城市,心源性猝死比癌症还多。中国人群心源性猝死的总发病率为41.8/10万人,依此推算,每年约有近60万人发生猝死,相当于每天有1500人发生猝死。
年轻人更应注意预防猝死
年轻人会因为心血管疾病而猝死吗?答案是肯定的。年轻人的猝死诱因尚不明确,但仅有14%的患者猝死是由运动诱发的,而年轻人最常见的猝死原因分别是致死性心律失常(31%)、冠状动脉疾病(22%)和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14%)。
可见,年轻人常因为没有严重的预警症状而忽视自己的健康状态,部分人仅在劳累时感到胸闷或轻度不适,从而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心源性猝死的症状
猝死是突然发生的,多数人发作前无症状,只有极少数的心源性猝死者在死亡前6个月内曾因心脏疾患而就诊,绝大多数病人则因症状缺乏特异性而被忽视。
心源性猝死发生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心跳停止,摸不到脉搏。在发生前,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胸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所以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就诊!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是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人。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
50%冠心病人最后死于猝死: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冠心病被称作"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在中国,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日本的冠心病死亡率仅为0.041%,全球最低。而我国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是日本的75倍!
是因为他们的风水好吗?当然不是!日本人的护心诀窍就隐藏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中,我们不妨也来借鉴下吧~
日本人几大护心细节:
01、爱吃深海鱼
日本人普遍知道吃深海鱼有益心脏健康,几乎每天都会适量食用鱼类。烹煮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很多研究证明,长期吃鱼,特别是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达52%以上。
02、喝绿茶
日本人爱喝绿茶,他们喝的时候会把茶叶尽量碾碎,然后泡水,连同茶叶末一起喝下去。这种特有的喝茶习惯,可以使人摄入更多的茶多酚,对血管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03、喜欢吃纳豆
日本人吃纳豆就像中国人喝豆浆一样普通,连中小学的营养配餐里、老年人福利院中都少不了纳豆。
研究证实,纳豆有降脂、降压、抗血栓、强骨和促进肠道健康等多种保健作用。它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为纳豆激酶类,具有溶解血栓的功能。
04 、做菜少放油
中国人做菜喜欢把油烧热后下锅爆炒,日本人做菜很少放油,大多生吃、水煮或清蒸,菜熟了后,再放一点油。动物油基本不用,主要用植物油,包括菜籽油、橄榄油、葡萄籽油等。
植物油里不饱和脂肪酸丰富,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但植物油经过高温加热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就会被破坏,不再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05 、管住腰围
日本法律规定,企业必须每年对40~75岁的员工进行腰围检查:男性腰围不得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不得超过90厘米。
腰围超标者必须要去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将被列入代谢异常征危险人群,两项不合格,就要被列为代谢异常综合征患者。要是企业没有管理好员工的腰围和体重,还将面临政府的罚款。
对于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除了常规体检,还应该进行心血管方面的专科检查,可选择包括心脏B超、24小时心电图、动态血压、平板负荷运动、冠状动脉CT等检查。每年都有很多人群和多睦健康联系去日本体检,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是对自己的负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18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常做5个动作有助调理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