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除骨、关节、肌肉、皮肤黏膜等变化外,还有如下的一些表现:
(1)肾脏病变 肾脏受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一过性轻度蛋白尿和镜下血尿,急性病情控制后即可消失。也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等,严重者有高血压、尿少、尿闭、氮质血症等急性肾炎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2)肺及胸膜病变 大约有半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有肺部受累,其病变包括胸膜炎,有少量或中量单侧渗液,双侧性较少见,在渗液中可找到狼疮细胞;狼疮性肺炎的发生率很低,其特征为双侧性斑状浸润,可由一叶转移到另一叶,痰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肺部浸润迅速消失。另外还可有肺动脉高压及膈肌功能障碍等。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为常见的临床表现;
(3)心血管病变 心血管系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的重要脏器之一。心脏的各个部位均可受累。大多数病人在病程早期可无临床症状。约50%病人可累及心内膜、心肌或心包。其中以心包炎最为常见,轻者仅出现短暂摩擦音,严重者可有大量心包积液。
(4)神经和精神病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的神经、精神系统损害,可以是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弥散性或局灶性损害的后果,有时也称为狼疮性脑病或狼疮性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受累主要表现为器质性脑病和癫痫发作。器质性脑病可导致定向、识别和计算能力的损伤及记忆力的丧失,常骤然发作,且与本病其他系统的活动性症状相一致。其他较少见的神经系统异常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偏瘫、运动性失语。眼睑下垂、复视和眼球震颤。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精神异常是抑郁状态,多数为轻度;有的则有轻度焦虑状态,直至显著精神病状态和行为异常。
(5)消化系统病变 胃肠道各部位均可受累。约25%病人可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小孩较成人多见,常发生于开始发病时或活动期。部分病人有肝脾肿大,可有血清转氨酶增高,但黄疸少见。
(6)血液系统病变 有半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在其病程中可出现血液系统异常,病情活动期更为多见,而且常常是该病的首发临床表现。以贫血最为常见,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也较多见,全血细胞减少则很少见。
(7)眼部病变 部分病人可累及视网膜及角膜。视网膜特征性表现为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中有白色绒毛状渗出性病损,可造成视觉障碍,但一般为可逆性。
(8)月经及妊娠方面病变 月经常不规则,或量多,或两者兼而有之。妊娠头3个月流产机会增加,难产后能使病情加重。病人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控制病情活动6—12个月后才允许—妊娠。
病情分析:
红斑狼疮早期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关节肿痛、肌肉酸痛、体重减轻等,也有不少的病人因红斑狼疮的特定症状而就诊,如高热,关节痛,指端红斑和双手、足遇凉后变白、变紫现象;反复口腔溃疡
指导意见:
部分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双下肢浮肿,蛋白尿、血尿等肾炎表现为首发红斑狼疮早症状;或出现精神症状,如反复头痛,幻觉,幻听,癫痫、痉挛发作;消化道症状有顽固性腹泻、腹痛与肠梗阻、呕吐、黄疸;也可有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出现胸水、心包积液等心肺症状都是红斑狼疮早期症状。
病情分析: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结缔组织病范围,分为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指导意见:
身上有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发生了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病情分析:
红斑狼疮为全身性、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和缓解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之一。女性发病多,可侵犯全身多脏器,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使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能及时诊治。
指导意见:
皮损常见于外露部、面部皮损呈蝶形。其次为下唇、头皮、外耳、胸前、手足背等部位。皮损局限于头面部称局限型,超出头面范围称播散型,日盼后皮损可加重;典型损害为紫红色斑块,表面附有粘着性鳞屑,鳞屑下可见角质栓和扩大的毛孔,逐渐中央色淡萎缩凹陷呈盘状。愈后毛细血管扩张,萎缩性疤痕,色素沈着或减退。粘膜皮损呈灰白色糜烂面,头部皮损可致永久脱发;
您好!因为红斑狼疮是一种病情复杂,症状多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红斑狼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很重要的。
红斑狼疮起病可急可缓,多数早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为非特异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尤以低热常见,全身不适,乏力,体重减轻等。感染、日晒、药物、精神创伤、手术等均可诱发红斑狼疮症状或加重。关节疼痛,约90%的红斑狼疮症状的患者有关节肿痛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03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凌晨1点容易醒来说明肝有问题
下一篇: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调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