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罐适用症
根据中医传统经验,在背部拔火罐对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有益。
2、火罐不适用于所有疾病
腰背痛是最合适的,而腹部、脸部等肌肉不丰富、有脏器空腔的地方不提倡拔火罐,尤其是腹部,很容易形成肠套叠、肠梗阻。
3、不宜拔罐的情况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4、拔罐部位擦点油
拔罐时不妨在火罐边缘抹点橄榄油或植物油,这样能避免皮肤与火罐摩擦损伤皮肤。拔完后用热毛巾热敷一下更好。
5、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
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6、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
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由于每个人表皮结构、厚度都不同,对负压的耐受力不同,一般拔火罐应控制在5~10分钟,最多10分钟足矣。
近几年,各种中医养生方法特别流行,有些人经常去养生馆调理身体。一般来说,常用的中医理疗方式当然离不开艾灸、拔罐。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一些身小小毛病,也经常在家里使用拔罐的方法。不过,拔罐好处多多,操作起来也十分简单,但这些注意事项不得不知。请那些喜欢中医理疗的朋友们一定要提起重视!
拔罐是中医养生方法中国民度非常高的一种,其操作简单,功效明确,现在在全世界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不过,拔罐虽然好,但也不适用于所有的疾病和状况,禁忌证和注意事项不得不知——
中医拔罐须注意什么?针灸、推拿适用的病证一般均适用于拔罐治疗,但在拔罐时还必须掌握其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一)拔罐的禁忌证: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2.新伤骨折、瘢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3.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4.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5.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6.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用。7.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等禁用。
(二)拔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避免感受风寒。
2.注意清洁消毒。施术者双手、受术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洗干净或做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须常规消毒。
3.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疱、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瘙痒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疱、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即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4.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
5.拔罐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症状,此为晕罐,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转。晕罐严重者,应针刺或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中冲等穴位,或艾灸百会、气海、关元、涌泉等穴位,必要时及时送入医院进行急救。
以上讲了一些关于中医拔罐的知识,其实这种养生方法流传久远,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如果拔罐用对了的话,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身体疾病有着很不错的疗效。但是,拔罐好处多多,但也有一些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上列举得很详细,希望大家好好学一学。如果想用拔罐养生话,千万要把这些注意事项搞清楚。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拔罐的方式来祛湿气,但是很对人对拔罐的方式存在质疑,担心对身体有危害。那么经常拔火罐能祛湿吗,拔罐时哪些事项是要注意的?下面我就为大家一一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拔罐时间不宜太长,最好不超过20分钟,留罐时间过久也会出现水泡的情况。
3、在家里建议用真空罐拔罐,如果要拔火罐最好去中医院。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00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荷叶茶的自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