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橘络茶是一种非常美味的茶,多喝一些陈皮橘络茶,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补充体内缺乏的维生素c,对于预防我们自身容易出现的牙龈出血的问题都非常有帮助,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缓解自身容易出现的咽喉肿痛的问题,为大家介绍一下陈皮橘络茶的功效吧。
1、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该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2、荷叶和陈皮搭配的话,应该是减肥哦。荷叶有荷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的功效;新会陈皮有“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的特殊性质,所以能提升荷叶本身所具有的“减肥”的功效,而新会陈皮本身也是助消化的,有助降血脂的。两者相得益彰,陈皮普洱茶同理。
以上介绍的陈皮橘络茶的确是日常饮用的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多喝一些陈皮橘络茶还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达到解暑降温的效果,同时我们每天晚上千万不要喝陈皮橘络茶,否则可能会容易导致我们自身出现失眠多梦的症状。
陈皮大家都很熟悉的吧,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可以吃的食材,一般泡水啊或者是煮粥,煲汤都可以放一些陈皮,可以有缓解肠胃不适去腥味的作用。用陈皮泡水的话也是有很多的好处和功效的呢,来看看关于陈皮的好处。
陈皮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中药材,是我们常吃的水果橘子的果皮晒干制成的。中医认为陈皮味苦性温,具有可以理气疏肝,燥湿健脾,疏理脾胃气滞,化痰湿的作用。陈皮可以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对于缓解脾胃不和啊还有去湿气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
橘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药效,是男女老幼(尤其是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患者)皆食的上乘果品。橘子可谓全身都是宝:不仅果肉的药用价值较高,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
橘皮入药称为“陈皮”,具有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防治胸胁胀痛、疝气、乳胀、乳房结块、胃痛、食积等症。其果核叫“橘核”,有散结、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来治疗睾丸肿痛、乳腺炎性肿痛等症。橘络,即橘瓤上的网状经络,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滞咳嗽等症。因为橘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所以能有效防治高血压,老年人多食,有益健康。陈皮可以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对于缓解脾胃不和啊还有经常出现的一些炎症也是有消炎功效的呢,同时也可以预防高血压。
陈皮泡水的一些功效和好处,你都知道了吧,陈皮泡水的好处有很多,可以有保护血管的通,对于化痰止咳有好处,同时也可以健脾胃的哦,对于活血有帮助作用,适合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还可以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功效与作用
燥湿化痰、调中开胃
橘子皮顾名思义,指从橘子上剥下来的果皮(风干1年以上称为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具有燥湿化痰、调中开胃的功效。
1、燥湿化痰:橘子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被动祛痰作用,使痰液易咯出。橘子皮煎剂对支气管有微弱的扩张作用,其醇提取物的平喘效价较高。
2、调中开胃:橘子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用,适宜消化不良者食用。
广西种植橘子的人不少,而且品种多,作为农村人的我,小时候常常比较调皮,常跑到地里去摘别人家的橘子,然后到一个隐蔽的角落开始吃起来。剖开橘子,我最讨厌那层筋络了,不把它们扯得干干净净的,我没法开口吃下去,学习了中药学以后。
更加准确地说,橘络是橘及其栽培变种的中果皮与内果皮之间的维管束,大家只需要知道它是那层脉络就可以了。橘络属于理气类的中药,和陈皮(橘子的果皮)一样,它具有行气通络和化痰止咳的功效,一些用于咳嗽的中成药,其中的成分就有橘络,效果还是不错的。
了解功效以后,接下来要说说它的作用了,橘络主要用于痰滞经络,胸胁作痛以及咳嗽痰多等等。一些常生气的人,可能会因为肝气郁结而感觉到胸胁疼痛,用上橘络是极好的,当然,咳嗽得很严重,也可以取适量橘络煮水喝,一般用量为3-5克。
吃橘子的时候,我们把橘络给除掉,然后扔了,却不知道这是中药材,我们单位常用这味药,它的价格可不低。因为太难取了,晒干后又变轻,它自然更珍贵一点。愿老邪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大家不妨收藏起来,或许家人用得上,也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感谢大家。
1)橘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将其洗净晒干与茶叶一样存放,可同茶叶一起冲饮,也可以单独冲饮,其味清香,而且提神、通气;(2)橘子皮具有理气化痰、健胃除湿、降低血压等功能,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可将其洗净晒干后,浸于白酒中,2~3周后即可饮用,能清肺化痰,浸泡时间越长,酒味越佳;(3)熬粥时,放入几片橘子皮,吃起来芳香爽口,还可起到开胃作用;(4)烧肉或烧排骨时,加入几片橘子皮,味道既鲜美又不会感到油腻;(5)橘子皮可以做成糖橘丝、糖橘丁、糖橘皮、橘皮酱、橘皮香等美味可口的食品。另外呢,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也可用橘子皮治疗。一种方法是:将橘子皮洗净,晒干,烘脆(或文火炒一下),研成细末,每次服1克,一日3次。另一种方法是:将橘皮洗净,切细,加白糖,蜂蜜适量,煮沸,冷却后每次一汤匙,每日服3次。还有还有:将橘皮烘干压成粉末装进玻璃瓶里备用,在炒菜、做汤、蒸馒头时,添加少量橘皮粉可调味;将橘皮放进冰箱,它的清香气息能够排除异味;将橘皮泡进热水里洗头发,如同用了高质量的护发剂,头发会光滑柔软;将橘皮泡在水里用于浇花,这种花肥的特点是效果持久……<
(1)治疗咳嗽痰多:
用料:陈皮9克,核桃1个,生姜3片。
方法:水煎后服用。
(2)治疗胃痛:
用料:橘络3克,生姜6克,红糖少许。
方法:水煎后加入少量的红糖服用。
(3)治疗慢性胃炎
用料:干橘皮30克,白糖少许。
方法:将橘皮研成细末,加入白糖,空腹用温开水冲服。
4)治疗呕吐
用料:橘皮9克,大米50克,姜汁少许。
方法:水煎后加少许姜汁冲服。
(5)治疗支管炎
用料:橘饼30克,大蒜15克。
方法:泡水代茶饮用。
(6)治疗烫伤
用料:烂橘子
方法:取适量涂于患于。
(7)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用料:干橘皮3克,大红枣10个。
方法:用开水浸泡10分钟,饭前代茶频饮,可治疗食欲不振饮用,可治疗消化不良。
(8)治疗感冒咳嗽
用料:鲜橘皮30克,水600毫升,白糖少许。
方法:水煎成400毫升,加适量白糖趁热喝200毫升,半小时后加热再喝200毫升,笰次。
提示:此法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疗效。
(9)治疗妊娠发热
用料:橘子2个,黄瓜1个。
方法:将二者洗净后捣汁饮用,每日2-3次。
(10)治疗声音嘶哑
用料:橘子皮20克,梨2个。
方法:将梨洗净后榨汁。橘子皮水煎。将梨汁与橘皮汤混合后同饮,笰-3次。
提示:此法对于急性喉炎、声音嘶哑有一定疗效。
巧防晕车
在上车前1小时,用新鲜的橘子皮,向内折成双层,对准鼻孔,用手指挤提捏橘子皮,皮中就会喷射出无数股细小的橘香油雾并被吸入鼻孔。
在上车后继续随时挤压吸入,可有效地预防晕车。
巧治冻疮
将橘皮用火烤焦,研成粉末,再用植物油调均匀,抹在患处。
巧治慢性支气管炎
橘皮5至15克,泡水当茶饮,常用。
巧治咳嗽
用干橘皮5克,加水2杯煎汤后,放少量姜末、红糖趁热服用:也可取鲜橘皮适量,切碎后用开水冲泡,加入白糖代茶饮,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巧治便秘
鲜橘皮12克或干橘皮6克,煎汤服用,可治便秘。
巧解酒
用鲜橘皮30克,加盐少许煎汤饮服,醒酒效果颇佳。
巧治睡觉磨牙
睡觉前10分钟,口中含一块橘皮,然后入睡,最好不要将橘皮吐出,若感到不适时,再吐出。
巧防止牙齿“酸倒”
食酸橘对老人或牙齿过敏者均不宜。其实,只要在食酸橘后,即用剩下的新鲜橘皮泡开水喝下,就可以防止牙齿“酸倒”。
巧治乳腺炎
生橘皮30克、甘草6克,煎汤饮服,可治乳腺炎。
巧治口臭
将一小块橘皮含在口中,或嚼一小块鲜橘皮,可治口臭。
巧解鱼蟹之毒
用适量的橘子皮煎汤饮服,可缓解食鱼、食蟹后的中毒。
巧治胃寒呕吐
将橘皮和生姜片加水同煎,饮其汤,可治疗胃寒、呕吐。
巧理气消胀
用鲜橘子皮泡开水,加适量白糖,为橘皮茶,饮后可理气消胀,生津润喉。 答案补充 巧治消化不良
将50克橘皮浸泡在酒里。这种酒有温补脾胃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等症,对多食油腻而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症,尤为有效。
巧清肺化痰
将橘子皮洗净后置于白酒中,浸泡20余天即可饮用,其味醇厚爽口,且有清肺化痰的作用。
若浸泡的时间再长一点,至春节或开春后再饮,则味道更佳。
巧治风寒感冒
鲜橘皮、生姜片,加红糖适量煎水喝,可治疗风寒、感冒、呕吐、咳嗽。
巧提神开胃
将橘皮洗净切成丝后晒干,与茶叶放在一起存放,饮用时,用开水冲服,其味清香可口,有开胃、通气、提神的功效。
巧治胰腺炎
用橘子皮30克、甘草10克和水共煎当茶饮。有助于治疗急性胰腺炎。
巧降血压
将橘子皮切成丝晾干作枕芯用,有顺气、降压的功效,对高血压病人很适用。
巧治脚沙虫
脚趾间被污水杂渍,易发生奇痒,若搔抓,则破皮流水,臭味难闻,此时可用鲜橘子皮猛擦痒处,止痒效果甚佳。
鲜橘子皮泡水代茶饮不利健康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77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人瘦血压高胆固醇高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气虚是什么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