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对消化很重要的器官,能储存和浓缩胆汁,并且把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胆汁在消化和吸收脂肪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有些情况下需切除胆囊,才能对治疗疾病有帮助。
哪些情况下切除胆囊对治疗有帮助?
1、反复出现胆囊炎
胆囊结石堵住胆囊出口,会使得胆汁不能正常排出,导致胆囊充盈,从而让胆囊炎反复发作。也有一部分胆囊根本没有结石,但会反复发炎,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无结石性胆囊炎。不管是否有结石,只要胆囊炎反复发作需通过手术方式切除,以免影响生活质量。还有一个原因是胆囊炎反复发作,会使得胆囊壁慢慢增厚,再加上长期受到结石摩擦,可能会引起胆囊癌。
2、曾经引起胆管结石的胆囊
胆囊炎的发生分为两种原因,其一,大结石可堵塞胆囊出口,小结石会流出胆囊,堵塞胆总管,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肝脏分泌的胆汁,还是胆囊储存的胆汁,都不能正常进入小肠,使得部分胆汁进入胆囊,从而引起胆囊增大发炎。也有部分胆汁会返回到肝脏,通过细小胆管进入血液,使得全身皮肤和眼白部位发黄。结石有可能会进入胆管而引起胆管炎,导致高烧和休克,为能防止胆总管结石反复发作,需把胆囊切除。
3、曾经发生过胆源性胰腺炎的胆囊
大的结石可堵塞胆囊出口,小结石会堵塞胆总管,泥沙样的结石可顺利进入胆总管开口,胆总管开口在十二指肠,紧挨着胰腺管道胰管的开口,很小的结石会进入胰管,从而导致胆源性胰腺炎,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把胆囊切除。
4、没有功能的胆囊
一些患者从来没有发生过胆囊炎,但胆囊中已经有很多结石,胆汁少或没有。也有部分因为胆囊壁过度增生增厚,从而引起胆囊腺肌症。以上两种情况会使得胆囊中没有任何胆汁,失去胆囊储存和浓缩胆汁能力,若继续保留可能会引起胆囊癌,需手术方式切除。
5、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有可能会发生癌变,需通过手术切除,但这并不代表着每一种胆囊息肉都必须切除胆囊。单发的息肉直径在一厘米以下,有蒂,提示良性病变,需定期做腹部超声检查。若息肉直径超过一厘米,基底比较宽,或做复查时胆囊息肉短时间内增大,需切除胆囊。
6、高度怀疑恶变的胆囊
若怀疑或已经确定是恶性的胆囊病变,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把胆囊切除。
切除胆囊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30%的胆囊切除患者手术后会对油腻食物消化不良,其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有恶心感、腹泻、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以及食欲下降和嗳气等,特别是手术后一年半内症状比较明显,后期会慢慢好转。因为把胆囊切除后,胆囊壁会出现代偿性增厚,从而储存更多胆汁。先排除胃肠道病变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好饮食结构,饮食以流质食物为主,然后再慢慢恢复到以前的饮食。遵循低脂肪和高蛋白质的饮食结构,不然会加重肝脏负担。
温馨提示
以上6种情况下需把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没有地方储存,胆汁会不停的进入肠道中,胆汁中的胆汁酸会被肠道细菌所分解,可分解成甲基胆蒽,这是致癌物质,可直接作用于大肠粘膜,会增加患上大肠癌风险。因此做完手术后大约每三年做一次肠镜检查,若肠道中有腺瘤性息肉需手术切除。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胆囊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可以不手术,只需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可以尝试口服利胆药物,如优思弗等利胆药物,但只限于胆固醇样息肉,可能治愈,但效果不肯定;如果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或者短期内增大明显,或者合并结石,或者超声提示边界不清,血流丰富,或者CA19-9较正常值异常升高明显,则需行胆囊切除术。
胆囊作为器官,具有储存和浓缩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还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如果切除胆囊,短期内有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腹泻等症状,但通过调节饮食,服用一些辅助药物,如利胆药后,大多数都会缓解。
导语: 大家或许对胆囊都不陌生, 它的位置在我们人体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 , 形状像一个梨子 ,这个囊袋里存储着我们 人体所需要的胆汁 ,那么这个胆囊对于我们人体有什么用呢?
首先它有 浓缩胆汁的作用 ,胆囊里的胆汁是金黄色的,并且带有大部分的水和电解质,这些金黄色的胆汁可以经由胆囊粘膜吸收返回到血液,剩下的胆汁留存在胆囊内形成墨绿色或者是棕黄色的弱酸性胆汁,然后是 分泌粘液的作用 ,这些粘液可以保护胆道粘膜不被胆汁所侵蚀和溶解。
最后是排空的作用 ,在我们进食后的3~5分钟内,食物到达十二指肠并且刺激它,当然这时候会收缩,把胆汁排入到十二指肠,这些胆汁可以帮助十二指肠消化这些食物。胆囊和胆汁对我们身体的积极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切除胆囊呢?
答案显然易见, 胆囊病变之后对身体造成的恶劣影响非常大,这时候就需要将胆囊进行切除。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胆囊病变呢胆囊病变又会发生何种形态的变化?
使得胆囊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我们过度使用了自己的身体,导致我们身体较为劳累,很多的器官不堪重负,体内的平衡环境被打破,所以导致胆囊出现了病变。 一旦出现压力,人的正常行为习惯就容易被打破,比如说通宵熬夜和抽烟喝酒,长时间的工作使的人身心疲惫,心理问题倍增,影响了胆囊的病变程度。
胆囊发生病变的话,一般会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比如说胆囊炎,胆囊结石,胆道恶性肿瘤等等。
当然前期出现这些炎症和病变时,我们首先采用的是治疗的方法,不同的病症应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胆囊炎,会采用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联合进行, 药物主要是使用阿托品内注射、杜冷丁、50%的硫酸镁口服或者是去氢胆酸片口服。 对于胆囊结石,则需要分清是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还是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就不需要实施治疗,定期体检就行了,以防者恶变。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会采取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对于继续恶化的胆囊炎,会采用切除手术, 这是考虑到胆囊在人体内进一步发展下去的话,可能会引发更难以治愈的疾病,比如说胆道恶性肿瘤,所以提早进行切除是为了患者日后的 健康 以及生活质量着想。
胆囊切除后对我们人体有影响吗,肯定多多少少是会有相应的影响的,因为胆囊作为我们人体的一个器官,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如果我们身体凭空缺少了这样一个器官,身体内的环境难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术后的调理必不可少。
我们已经了解了胆囊的基础和重要的生理功能是收纳、浓缩、排入胆汁 ,胆汁可以帮助我们胃肠道消化食物,让食物的营养更充分地滋养我们的身体。
但是胆囊切除后,由于无法进行正常的胆汁蓄积、存储、排入,所以在我们进食后, 食物进入到肠道内没有胆汁的帮助则难以消化, 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摄取食物的营养更加困难了,身体可能愈加衰弱。
而且在没有胆囊进行存储过的胆汁,其酸碱性不能很好的进行转换,长期被过量酸碱性的胆汁排入到肠道内,可引发肠胃方面的炎症和疾病, 如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
切除胆囊虽然会对人体造成这方面的不利影响,可是与发炎病变的胆囊相比较的话,切除的收益远高于不切除。对于切除掉胆囊的病患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发其他的病症。
既然胆囊对我们的身体这么重要,我们平时要如何维护好胆囊呢?
我们首先要分成术后调理以及日常生活的维护,对于做了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而言,他们的术后调理非常重要, 术后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调理:
①避免不 健康 的生活方式 ,长期酗酒,喜欢吃辛辣油腻的食品,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这些都有可能对胆囊造成一定影响,尽管这是胆囊切除的重要原因,可是不要认为胆囊切除后就可以为所欲为,即便这些生活方式已经对切除了,胆囊造成不了影响,但是对身体内的其他器官仍有着重要的负面作用。
②切除胆囊后要减少高脂肪 , 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 具体来说就是少吃含脂肪量较高的肉食,比如说含白肉的猪肉,动物的肝脏等等,另外在进食的时候不妨把速度放慢一些,细嚼慢咽能够减轻肠胃消化的难度,这样才能够让营养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维持我们的身体 健康 。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方面进行整改,比如说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不要过于颓废,颓废的态度会让我们酗酒、酗烟,这对我们身体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而且要积极运动,比如说散步慢速度跑步,或者是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都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保持相应的力量以及 健康 。
结语: 胆囊一旦发作会造成一系列的恶性疾病,为了将病情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好相应的 预防措施 ,比如说我们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注意。不要认为年轻朋友不会患上这种病, 因为现在的 社会 生活普遍快节奏, 这是每一个在生活的人不可避免要受到的影响,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质量漂亮,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健康 不是儿戏,重视起来才能够对我们的整体人生负责。
参考文献:
[1]双口.胆囊切除对身体有何影响[J].长寿,2016(07):17.
[2]祁烁,李忠.胆囊切除后对身体有哪些影响?[J].抗癌之窗,2014(08):67-68.
[3]苟明田.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影响及饮食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95-3496.
42岁的肖女士常常反复上腹部疼痛,有食欲减退的情况,她在家人的劝说下入院检查,通过B超检查发现肖女士胆囊有“肿瘤性息肉”,医生建议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和大多数一样,听到要进行胆囊切除时,肖女士十分担忧:“不是说胆囊不能乱切吗?没了胆囊我该怎么办?”......
一、为什么要切除胆囊?
事实上,如果一个患者到了胆囊需要切除地步,医生认为需要切除,那么胆囊一定是有病变的,往往来说是合并胆囊结石或者胆囊息肉、胆囊癌变这种情况,有手术指征才会提出行胆囊切除。
这种情况下,对于患者来说,行胆囊切除利远远超过弊。如果出现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甚至胆囊息肉、胆囊癌的症状,不清除胆囊,可能对患者以后的工作生活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胆囊是“切”还是“留”的问题,一定要去找正规大医院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如果医生认为留下胆囊的好处更多,那么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如果医生建议切除胆囊的好处更多,那应该毫不犹豫地切除胆囊,毕竟胆囊癌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
手术
二、切了对身体有啥坏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王平表示,胆囊切除是常规的手术,并不会影响人的寿命。一般来说,患者术后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会有轻度的腹泻、腹胀。
部分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的数周或数月,会出现有上腹部或右侧季肋部疼痛不适,常呈隐痛或钝痛,有压迫感,有的因胆道感染向上扩散,出现寒战、高热、黄疸等表现。它的性质不同于胆绞痛,一般人会出现饮食不振、恶心、腹胀等表现,与进食尤其是高脂肪类的饮食有关系。
一般认为,胆囊切除后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病人,可出现一过性症状,很快就消失。但是有10%的病人可能因症状的持续,需要积极的治疗。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一般通过三个月的时间可以适应。
三、胆囊切除后需要注意什么?
王平主任认为,胆囊有病变切除以后,就会失去胆囊储存排泄胆汁的功能。也就是说,人体进食油腻食物以后,此时无法分泌胆汁消化脂肪,起到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当胆囊切除术后,这种功能暂时被肝脏排泄胆汁所代替和适应。
因此,胆囊切除的病人,术后需要十分注意饮食,尤其不要吃油腻的食物,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吃早饭:无论是胆囊切除或者没切除,吃早饭对人的身体都非常重要,它有利于肝脏胆汁的排泄到肠管利于消化。
2、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情,不要焦虑紧张,避免加重病情。
3、减少刺激的食物:胆囊摘除后,人体本身的消化功能就会降低,在摄入刺激性食物时会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所以要注意减少刺激性的食物,增加清淡的饮食。
4、饮食上要低盐低脂:胆囊切除术后的消化功能降低,尽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低脂低盐。
5、少吃多餐: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消化。
6、多吃蔬果及高蛋白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以及优质蛋白的食物(包括鱼类和瘦肉类),便于病人术后的康复。
总的来说,如果切除胆囊利大于弊,我们就不应拒绝手术!虽然术后患者会失去胆囊的浓缩、储存胆汁功能,但是病人胆囊病变的症状基本消失。术后也并不会影响寿命,只要患者术后注意清淡、低脂饮食,那么它对消化、吸收功能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医联媒体超能团##清风计划#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54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下一篇: 什么东西泡水喝最能护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