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蒸煮法
3克西洋参片,加水适量,用文火蒸煮15分钟,然后将参片和参汤一起服下。
2、含化法
直接把西洋参片放进嘴里嚼碎含化,每次口含1片,每天用量2~4克,于早饭前、晚饭后含于口中,细细咀嚼。冠心病患者若有气血两虚、心慌气短、神倦咽干等症状,可每天含服西洋参片3克,久用有良效。有眩晕、乏力、口干者,每次可取适量西洋参片口嚼含化,能明显改善症状。
3、泡茶法
西洋参片或参须3克,置于水杯中,加适量沸水,闷约5分钟,反复饮水至无味,然后把西洋参片嚼着吃下。或者西洋参片或参须3克,加菊花5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具有滋阴生津、清热明目的功效,适合经常用眼的人。
4、炖服法
10克西洋参片加入瓷碗内,再加适量水浸泡3~5小时。将碗口密封,再置锅内隔水蒸炖20~30分钟,于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5、入药膳煮汤
用西洋参煮汤时可以加少许蜂蜜、冰糖,或与百合、罗汉果同煮,能加强其养阴、清肺、润燥的功效。或者西洋参片或参须3克,麦冬10克,一起置沙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用文火炖煮1小时,饮用汁水。麦冬可增强西洋参滋阴、生津、润肺的功效。
康洲 西洋参¥128.00 花儿不滋润就会凋谢,身体不保养就会枯竭。西洋参在今天成为很多家庭滋补养阴的首选药材,那是因为西洋参的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么,西洋参怎么吃最补呢?有什么吃法呢? 西洋参怎么吃最补?只要大家按照正确服用的话,西洋参都会对相对应的疾病起到治疗作用。下面是康爱多为大家推荐两个西洋参小菜式,能够很好地把西洋参的作用充分体现: 1. 西洋参蜜枣茶:将西洋参切片或切段或参须10克,放入沙锅炖,待水沸后将蜜枣放人,用中火炖约1小时,即可。喜冷饮者可将之放入冰箱作冷饮用。此方能平肝火,清肠热,老少皆宜。 2. 西洋参切片或切段或参须3克,麦冬1克,加水煮沸后用文火煮约1小时,饮汁。可增强西洋参之滋阴生津润肺功效。 另外,服用的期间尽量不要喝浓茶,因茶叶中含有多量的鞣酸,会破坏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也注意不要与萝卜一起服用,易起过敏反应甚至中毒。 另外,有些人服用西洋参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胃寒、体温下降、食欲不振或是过敏反应。因此人们在服用前应该先了解清楚药物的属性以及是否适合自己服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至于有什么吃法,通常有煮服法、炖服法、蒸服法,也可切片含化或研成细粉冲服。人们喜欢把西洋与大枣、母鸡等炖汤。人们需要注意在服用西洋参期间不要喝茶、咖啡、吃萝卜等相冲的食物,以免降低西洋参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对西洋参的吃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西洋参是治疗疾患与保健的良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适当地选购服用,笔者温馨提示:西洋参较为贵重,所以市场上存在着不少伪品,亲们要注意区分。康爱多祝您身体健康。
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吃参最好选择沙参,西洋参,或太子参等具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之功效的参。
秋季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润为主,忌耗散。沙参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无毒,甘而微苦,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也有治疗心脾痛、头痛、妇女白带之效。是药补首选之良方。
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宁神益智及清热生津,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古语云:“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故补而不燥是西洋参也是不错的选择。
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所以,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太子参正合适。
扩展资料:
食参进补有讲究
草本养生在岭南地区很受欢迎,其中,食参进补是很多人的首选。参有数种,包括人参、红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姚媛提醒市民,不同人群用参有所侧重,选参进补一定要请中医生辨证识体,再按需选择,切勿盲目进补。
人参:大补元气
人参具有无与伦比的大补元气作用,自古就被认为是起死回生的妙药,李时珍更是把它称为“神草”。此外,它还有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适合年老体弱、消耗性疾病后期、术后病人服用。
红参:补阳气养气血
“红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姚媛说,经过了熟制,除了具有补元气、生津安神这些人参都有的作用外,红参的药性更温,火力更大、劲更足,其补阳气、养气血的功效自然也就非凡了。凡有面色苍白暗淡、手脚冰凉等阳虚症状者,都可选用红参,从小剂量进补。但阴虚火旺的人最好不要服用红参。
西洋参:清热养阴
西洋参补气的功效稍逊于人参,但它独有着清热养阴的功效。不适合吃红参的人,可以考虑吃西洋参。另外,长期疲劳、工作压力较大的上班族,急性病发热后伤阴津亏的,都适合服用西洋参。
党参:健脾益气
党参是平补之品,一般的气血两虚、气津两伤证可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体卷无力、脱肛等症状的人群,如中药健脾益气的基本方四君子丸就包含了党参。
太子参:适合脾虚小儿
太子参又叫孩儿参,是石竹科植物太子参的干燥块根。党参有近似人参的益气生津作用,但力较弱,补益作用也较党参差。特别适合于小儿脾虚胃阴不足、或小儿急性病发热后气阴两亏证。在小孩热病后期,体虚无力、口渴咽干时,可用太子参与瘦肉煲汤,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食参进补有讲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季养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53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最适合秋季补血的几种食物
下一篇: 这5件事堪称高尿酸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