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拔火罐来排毒。你是否注意每次火罐拔完后身上都会留下圆形的印迹,这些印迹的颜色会告诉我们身体哪里出现了问题。下面小编具体教你观察拔火罐后的颜色看身体健康,及一些拔火罐后的注意事项。
观察拔火罐后的颜色看身体健康
1、罐印发紫伴有明显颜色不同的斑块,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2、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3、淡紫发青伴有斑块,表面身体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4、罐印鲜红而艳,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5、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6、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气证。
各季节拔火罐宜忌
春天
春天天气转暖,气温开始回升。但北方突然来袭的春寒,还是会让猝不及防的人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由风寒引起的感冒,用火罐将寒气拔出可有效缓解症状。治疗时要注意罐口的润滑。北方天气干燥,尤其是春天,又冷又干。这种环境下人的皮肤缺少水分,拔火罐时容易造成皮肤破裂。
夏天
夏天气温较高,加上雨水多,人很容易患皮肤病如痱子等。这时,拔火罐主要为了去湿气。由于夏天出汗较多,拔罐前最好洗个澡,把身体擦干,别让汗液影响火罐的吸附。拔完后不要洗澡,即使身上出汗很多也不要洗,以免受凉和感染。
秋天和冬天
这两个季节气温低、干燥,拔罐要选择温暖的房间,注意保温。对需要进行背、腹等部位拔罐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拔罐时间,不要让身体暴露太久。拔完及时穿衣,可以适当喝点热水,暖暖身体。秋冬两季皮肤干燥,拔罐要润滑罐口,保护皮肤不受伤。
拔罐是中医常见的养生保健方法。那么你知道每次拔完火罐都会留下颜色,这些颜色代表身体出现什么状况吗?进行拔罐养生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专家教你从拔罐颜色看出身体是否健康 1、如果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临床中有以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7、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8、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9、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10、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 11、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气证。 12、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淤证。 13、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证。 14、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症。
正常人拔罐后正常是什么颜色
正常人拔罐后正常是什么颜色,现在很多的人都会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身体上的健康直接影响受道我们的正常伤生活,所以很多的人都会有这方面的重视,以下是关于正常人拔罐后正常是什么颜色。
正常人拔罐后正常是什么颜色1 拔罐属于中医的外治方法。拔火罐是在负压作用下紧紧吸附在皮肤上,通常留罐10-15min后起罐,皮肤出现正常的颜色如下:
1、罐瓶口的一周皮肤为紫红色痕;2、罐内皮肤潮红、青紫、有小红疹、局部肌肉微微隆起。是因拔罐这种物理刺激后导致的局部血管扩张、充血的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黑紫色皮肤、黄水泡、甚至于有出血,为操做不当、留罐时间过长超过20min皮肤损伤所致。
如果罐印紫黑暗沉,就表示患者体有瘀血,会经常碰到行经不畅,痛经以及心脏供血不足等问题。同时如果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的印迹。如果罐印很长时间都不退,就表明病程已久,需要多加治疗。如出现面积广泛的黑紫印时,就表明风寒所涉面积甚广,应对症处理,及时散寒清瘀。
而拔罐后皮肤颜色如果是鲜红色,就表示患者体内发热,是热毒炽盛和气虚火旺引起的症状。如果罐印颜色暗红,就表示患者血脂粘稠度很高,而且血脂高,供血也明显不足。拔罐后皮肤呈紫色并伴有黑斑就是气血不畅的表现,而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的,就是局部有寒凝血瘀的现象。
而且罐印如果灰白,则多为虚寒和湿气重的表现。有的患者吸拔后并无罐迹,就提示病邪比较轻微或是拔罐的时间不足。如果罐印中还伴有水泡,就表明患者体内湿气很重,有时罐体内壁也会有水气。如果水泡内出现血水,那就是湿热毒的明显反应了。
一般拔罐之后,皮肤恢复正常颜色状态的时间是根据个人体质而定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快速恢复的,一般半个月便可以恢复正常,但具体时间和个人的血液循环也有一定联系,所以拔罐之后不要太着急。
有的人体质较好,新陈代谢也比较快,就能快速恢复,所以不用太担心。其实经常拔罐能治病防病,只要合理使用,就能让你避免疾病的困扰,变得更加健康长寿。
正常人拔罐后正常是什么颜色2 拔火罐治疗因为是利用拔罐时候产生的负压来进行治病,所以在拔管、留罐的过程当中,拔罐部位的皮下的细小血管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裂,所以起罐以后皮肤上会出现一个圆形的罐痕。这个罐痕的颜色可以从中医理论当中作为诊断疾病和判断患者体质的`依据,但这不是绝对的,它只是辨证的时候的佐证,不能作为绝对的条件。
通常来讲如果拔罐以后患者的罐痕颜色非常的深,成紫黑色,通常预示着患者体内有瘀血的情况,同时如果患者还有关节疼痛、肌肤甲错等等就更能判定是瘀的问题。
颜色越深说明寒会相对更重一些,如果患者平素就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说明患者体内有寒血。如果颜色偏红或者是很红通常可能代表体内有热血,通常是以风热为主,比如说风热感冒的患者拔罐以后罐痕通常比较红一些。这个颜色还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舌脉等等才能完成辨证,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证据。
拔过罐的人都知道在拔完罐之后,身体皮肤表面会呈现一个个罐印,而拔罐正常的颜色是没有颜色,不明显或者出现有散在的粉色出血点,或者是有出血点,但是在起罐之后立刻消失,能够恢复到正常的颜色,这种情况说明人体的身体比较健康或者是疾病比较轻。
但是还要注意的是,如果拔罐出现鲜红色,提示体内有热,实热或者虚热。如果罐印是紫色,甚至黑色,代表体内有血瘀。
所以一定要根据拔罐拔出来的颜色来判断患者的寒,热,虚,实,再综合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
一般拔罐之后正常的颜色属于红色。如果出现有体虚的情况,颜色会偏淡,出现粉红色。如果体内湿气重,气血循环差,免疫力低下有可能会出现暗紫色或者深红色。你可以根据颜色判断个人体质情况。平时注意个人体质的调理,不要过度劳累,不要喝酒或者吃油腻食物。
正常人拔罐后正常是什么颜色3 拔罐后多久能洗澡
一般情况下,拔罐后2-3h可以洗澡。但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拔罐以后起了水泡或者瘀血较重,皮肤的损伤比较严重,建议当天不要洗澡,等罐印或水泡消失以后再洗澡。
洗澡指的是温水澡,因为有部分人愿意洗凉水澡,尤其是夏天,拔完罐以后回去冲凉水澡或者习惯冲凉水澡,拔完罐后又接着冲凉,以上做法都不正确。因为拔罐以后气血循环加速,再用凉水一激,就把血气裹在里面,容易导致疾病发生。所以如果没有皮肤破损可以正常洗澡,但建议用温水洗。
还有人喜欢洗澡时搓澡,但拔罐的位置不要搓,因为拔完罐以后,通过局部的负压,部分地方的皮肤非常敏感或已经有小毛细血管的渗出或周围组织的水肿,搓了以后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甚至皮下肌肉损伤,所以这时候洗澡一定不能搓。
再者,拔罐后洗澡不能用凉水洗,不要用过热的水洗,因为这时皮肤都特别的敏感,如果用过热的水刺激,会导致皮肤的破损和溃烂。
一般来说,拔罐后3小时内是绝对不允许洗澡的,最好在24小时后洗澡。因为刚拔罐完洗澡的话不仅影响拔罐效果,同时也会损伤皮肤。还有,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此时洗浴很容易受凉、感冒。当然,具体拔罐后多久可以洗澡主要还是视拔罐后皮损状况而定,因为拔完罐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损,如皮肤出现红色、紫色,黑紫色,水泡等。
拔火罐颜色分析
拔火罐颜色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身体感到疲惫的时候都会去拔火罐,拔火罐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中医可以通过拔罐后的眼神判断身体健康,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拔火罐颜色分析。
拔火罐颜色分析1 假如罐印紫黑色而黯,一般表明体有血淤,如经行不畅、经痛或心脏血供不够等,自然,如伤处受凉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色而黯的印痕。如印痕数天没退,则常表明现病史已久,需要多医治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规模紫黑印痕时,则提醒寒症所犯总面积甚大,应对症治疗解决以散寒驱邪。
罐下发紫伴随软斑,一般可表明有寒凝血瘀之病。
罐印呈散紫点,浓淡不一,一般提醒为气虚血瘀之证。
浅紫发白伴随软斑,一般以寒症主导,兼具血淤,如在肾俞穴处展现,则提醒肾虚,如在脾俞穴位置则系气滞血瘀。此点常伴随压疼。
罐印鲜红色而艳,一般提醒肾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痕。
罐印呈鲜红色散点,一般在大规模走罐后出现,并不高于皮肤。如系在某穴以及周边集中化,则预兆该穴所属五脏六腑存有病邪。
罐印灰白色,触之不温,多见阴虚内热和湿浊。
罐印表层有纹路且微痒,表明寒邪和湿症。
罐身体有水汽,表明该位置有体内湿气。
罐印出现小水泡,表明身体湿气重,假如小水泡内有鲜血,是热湿毒的体现。
拔火罐区出现小水泡,水肿水汽过多则,表明患气证。
出现深红色、紫黑色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全身发热者,提醒患热毒证,人体不发热者,提醒患淤证。
沁色不会改变,触之不温者,提醒患虚证。
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然有但启罐后马上消退,修复常色者,则多提醒病邪尚轻。自然,如选穴禁止时也会拔无罐迹。也不可以以一次为标准,应当多拔几回确定是不是有症症。
拔火罐颜色分析2 1、拔罐后皮肤颜色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2、拔罐后皮肤颜色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
3、拔罐后皮肤颜色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紧黑而黯的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4、拔罐后皮肤颜色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5、拔罐后皮肤颜色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6、拔罐后皮肤颜色为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罐印呈散发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淡紫并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在平安健康网中医频道的采访中还发现,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7、拔罐后皮肤颜色呈鲜红散发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需要调节内脏功能。
8、拔罐后皮肤颜色潮红、淡红 :虚症;
9、拔罐后皮肤颜色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10、拔罐时罐中有水珠:寒湿重。
11、拔罐后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12、拔罐后皮肤有水泡、水肿、潮湿现象:寒症、湿气盛;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13、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4、拔罐后皮肤颜色没有或无明显变化,或很快恢复原样的, 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随着病情的好转,皮肤上的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预示病情在逐渐痊愈。
拔火罐颜色分析3 皮肤呈白色:体内温气重
表现: 通常这种表现只会出现在皮肤颜色的改变上,如果出现了类似白色的小水珠,那么说明患者体内的湿气太重。这是因为有的人体内的湿气太多,导致毛孔一时无法将其完全排出体外,所以拔罐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白色的小水泡。
方法: 体内湿气重,单靠拔罐可能无法全祛除湿气。最好的方法便是让阳光照射。人体内的阳光便是阳气,补充阳气才能让湿气消散。女性可以用艾灸灸关元穴、子宫穴,利用一个灸盒便能将两个穴位同时艾灸。
出现黄色物质:体内有病邪
表现: 出现黄色的物质,可能说明体内存在其他病邪;黄色的物质又散发着一股恶臭味,通常是皮肤病,如痤疮。
方法: 可以使用莲花针拔罐逐淤法,在皮肤的表面用莲花针轻轻的敲刺后再进行拔罐,这个时候会容易将身体内的淤血一起排出体外。
皮肤呈黑红色:感冒引起
表现: 拔罐后皮肤呈黑红色,无分泌物,颜色偏红多为“痧”,通常为感冒。
方法: 拔罐可排出毒素,另外,还可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感冒症状。
皮肤呈偏黑色:劳累劳损所致
表现: 颜色偏黑色为淤血阻滞,通常的症状为劳累、劳损。
方法: 有劳损的部位除了使用拔罐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的手法搭配中药的烫疗来缓解,例如推拿就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利用热疗活血来通络,从而达到治疗劳损的现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44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喝酒还能引起胰腺炎?
下一篇: 血管老化严重损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