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
痿证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主症,为突出或脱出的髓核或者骨赘压迫脊髓所致,亦可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混合出现。
1、湿热浸淫
(1)邪热伏于筋骨
当归拈痛汤化裁
当归9克 生黄柏9克 知母9克 茵陈9克 薏苡仁24克 木瓜12克 苍术6克 羌活9克 防己9克 赤芍9克 牡丹皮9克 银花藤15克 姜黄9克 杜仲12克 怀牛膝12克。若口干舌燥,疼痛剧烈,夜晚尤甚,可酌加生地15克 玄参9克 麦冬15克 黄连6克 秦艽9克
治颈椎病四肢萎软无力,甚则功能丧失;或颈、肩、背及上肢肿痛,肢体沉重,口干但不想饮水。
(2)湿热蕴结
加味二妙散+露明颈通颗粒
黄柏9克 苍术9克 萆薢12克 防己12克 木瓜12克 薏苡仁24克 当归9克怀牛膝12克 晚蚕沙12克 木通9克。若下肢无力肿胀者,可加茯苓12克、泽泻9克;若心烦口干、舌红少津,可去苍术,加生地12克、麦冬12克、龟甲9-12克。
治脊髓型颈椎病四肢萎软无力,甚则功能丧失,肢体沉重、麻木及发热等。
2、脾胃虚弱
健脾养胃汤
党参10克 黄芪12克 怀山药9克 归身9克 白术9克 茯苓12克 白芍9克 泽泻12克 小香6克 陈皮6克。
治颈椎损伤后期颈项、背、肩及上肢隐隐作痛,或时有眩晕,四肢无力,动则加重,腹痛腹泻等。
3、肝肾不足
虎潜丸化裁
黄柏9克 知母9克 龟甲12-18克 熟地24克 白芍9-12克 锁阳12克 狗骨24-36克 陈皮6克 牛膝12克 当归9克。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气血不足者可加黄芪12-30克、党参12克、鸡血藤12-18克,以补益气血。
见于颈、背、肩及四肢萎软无力,甚至功能丧失,疼痛隐隐,肌肉萎缩等。
共研为末,和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1丸,淡盐水送服。
颈锥病的饮食:
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另外,如颈椎病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菜;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之食物;如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
3.电针法
电针是在针刺基础上结合通电的一种新疗法。当针刺穴位得气后 ,在留针过程中针体上通入特定的电流 ,用电刺激结合留针刺激 ,以达到适合的剌激量 ,使刺激的效应有所提高。电针能使留针时的刺激量增强 ,具有类似持续运针的刺激效应 ,还能客观地记录剌激参数 ,便于分析研究。
(1)取穴:选穴可参照体针法。
(2)方法 :根据病情 ,每次取4~6 穴。以颈项部、神经干上段为主穴。根据病痛扩散部位 ,循经选取远部穴位为配穴。以负极接主穴 ,正极接配穴。选疏密波 ,电流频率为每分钟 120~300次 ,强度以病人忍受为度。每次15~20 分钟 ,隔日一次 ,10 次为1疗程 ,疗程间隔4~5 日。
(3)注意事项:同体针部分。
4.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 ,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熏灼 ,以热力刺激人体 , 是防治疾病的方法。治疗颈椎病的常用灸法有艾条灸与温针灸 ,均有良好的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解痉止痛与温阳补中、益气固表的作用。
(1)艾条灸:取艾绒 24g ,平铺在26cm长、2Ocm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 ,将其卷成直径1.5cm的圆柱形 ,用胶水或浆糊封晒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粉末的 ,这种艾条又称药条。中药房一般都有成品出售。艾条灸使用时一般分温和灸与雀啄灸。温和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 施灸部位 ,距1.7~3.3cm左右进行熏烤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而元灼痛。一般每处灸3~5 分钟 ,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雀啄灸是艾条点燃的一端像乌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也可以均匀的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颈椎病可常灸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 ,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2)温针灸:指在针刺得气后留针过程中 ,将艾绒捏在针柄上 ,点燃或装上 1~2cm长艾条点燃 , 使艾绒点燃后的热力与针刺同时起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3)注意事项:艾条灸与温针灸时要防止燃烧的艾绒或燃尽的热灰脱落 ,引起烫伤或烧坏衣物。颜面部、血管肌腱表浅的部位与孕妇腰骶部 ,应慎用灸法。
5.拔罐
拔罐法又名吸筒法 ,古称角法。这是以一种杯罐作工具 ,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 ,使吸着于皮肤 ,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方法。
(1)取穴:阿是穴、大杼、风门、天宗、肩井、肩贞。
(2)方法:用玻璃罐或竹罐 ,采用闪罐法 ,将罐吸于穴位上7~10 分钟后取下 ,以出瘀斑或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 ,10 次为1疗程 ,疗程间隔3~5 日。
(3)竹罐药水置备:艾叶、杜仲、防风、麻黄、木瓜、川椒、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千年健、海桐皮各1Og ,乳香、没药各5g ,布包加水煎煮而成 ,使用时将大小不同的竹罐在煮沸药水中煮2~3 分钟 ,拔罐前甩尽药水 ,并冷却到50 ℃左右。
(4)注意事项 :拔罐时注意时间 ,以防烫伤。
6.耳针
耳针 ,是在耳廓部一些特定穴位上用针刺等方法来防止疾病的一种疗法。从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表明 ,耳是人体整体的一部分。分布耳廓上的穴位 ,既是各部病症的反应点 ,又可作为针灸治疗的刺激点 ,出现在耳廓的阳性反应点 ,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
(1)取穴:颈、颈椎、神门、枕、皮质下、肝、肾。
(2)方法:每次选3~4 穴 ,严格消毒后 ,以30号3.3cm长的毫针刺入0.7~lcm ,每穴得气后留针 20分钟 ,留针过程中行针2~3 次 ,并配合颈部活动 ,幅度由小变大 ,每周2~3 次 ,10 次为一疗程。或以揿针行皮内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每穴按压3~5 次/日 ,使产生酸、麻、胀、痛。每周治疗1~2 次 ,10次为一疗程。
(3)注意事项:注意消毒 ,严防感染。
7.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 ,是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以达到改善机体病理状态的目的。
(1)取穴:颈夹脊穴、大椎穴、阿是穴等 ,神经根型加天鼎 ,椎动脉型及交感型加风池。
(2)药物:维生素B1 50~100mg , 维生素B12 250~500ug,有 营养 神经作用 ,麻术者适宜。维生素 E:油剂50mg ,有改善局部组织氧供 ,消除局部炎症水肿及止痛作用 ,可缓解根性症状。丹参注射液:2ml加10%葡萄糖5~10ml时 ,有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对颈椎病的眩晕、头痛等症状较重者适宜。当归寄生注射液:2ml或当归注射液 2ml ,可缓解根性症状。野木瓜注射液:可缓解疼痛。
(3)方法:每次选 2 个穴位 ,常规消毒后刺入穴位 ,略作提插 ,使得气明显 ,天鼎穴应使针感达到病臂及手指为佳 ,回抽无血后 ,缓缓注入上述药液一种 ,每穴 1ml,隔日1次 ,10 次为一疗程。
(4)注意事项 : 选穴取穴注意、安全 , 避开重要神经、血
管 , 进针后避免大幅提插捻转 , 以免伤及邻近组织。
8.头针
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皮上的一些特定穴区针刺治病的一种方法。头部与人体各脏腑器官有密切的关系。历代关于头部经穴的记载 ,就有用以治疗全身性病证。
(1)取穴:神经根型取对侧感觉区上1/5 的下段 ,对侧上肢感觉区。脊髓型取对侧运动区、双足运感区。
(2)方法:快速进针 ,刺入一定深度后快速捻转 ,不提插。持续捻针2~3 分钟 ,留针10 分钟 , 然后再重复捻转行针 ,反复行针2~3 分钟 ,此后即可出针。急性期 ,每日1次 ,缓解期隔日一次 ,10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5 日 o
9.刺血疗法
(1)取穴:颈部夹脊穴、大椎、阿是穴。
(2)方法:在颈项部穴位上用皮肤针中等刺激叩刺 ,或在颈项病变部位循经叩刺 ,待轻微出血后加拔火罐5 分钟左右 ,使局部出血少许。每周1~2 次 ,10 次为一疗程。
一、 颈椎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用电脑以及经常开车等,颈椎病的发病率正日益剧增,过去以中年人居多,但是已呈现年轻化趋势。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患者在自我感觉有颈部酸痛不适、双手麻木、头晕头闷等症状时,因考虑自己是否得了颈椎病,尽快到医院检查确诊。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多数人怀疑颈椎病时会直接到当地诊所进行按摩、推拿、针灸及贴膏药等传统的中医治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得到缓解或长期稳定。
有些患者经过以上方法治疗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导致四肢无力,走路不稳或高位截瘫。这些病人应及时到医院早期诊断,早期判断病情轻重,早期正规治疗,避免因治疗不当加重或延误病情。
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有手法治疗、中西药治疗,颈部围领、颈枕、颈椎牵引,局部封闭,理疗,针灸及功能锻练等;手术治疗则有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颈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等很多的非融合技术以及微创治疗,如射频消融、等离子消融以及臭氧注射等。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法。
二、 颈椎病严重程度的判断
颈椎病是广义上的诊断,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滑脱、颈椎脊髓空洞以及颈椎畸形等,都可以称之为颈椎病。而事实上大多数人所认识的颈椎病主要包括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管狭窄症。由于年龄、性别、地域、职业以及个体差异,颈椎病发病的轻重程度不同,治疗原则及方案也不一样,目前判断颈椎病神经压迫程度的主要手段就是核磁共振和CT。
核磁共振的优点是:可以看到整个颈椎管是否正常或者狭窄、颈髓是否受压变性、颈椎间盘(C2-C7)的突出程度、颈椎的曲度、颈椎是否有炎症、结核、肿瘤、占位及异常病变。CT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判断某个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程度、位置及相应平面骨性椎管的狭窄程度;可以清楚看到某个节段颈椎骨质增生及韧带骨化情况;
因此,只有依靠颈椎核磁共振结合颈椎CT才可以准确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当然,颈椎病的症状轻重与颈髓压迫的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必要的体格检查及患者自我感受的描述也有助于颈椎病严重程度判断。
三、 颈椎病手术适应症包括哪类人?
1、脊髓型颈椎病,颈椎MRI或CT可明显看到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并导致脊髓变性者。
2、双上肢或者一侧肢体长期疼痛麻木,肌肉萎缩,双手无力者。
3、长期眩晕,麻木无力,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可见颈椎不稳者。
4、四肢肌张力增高,走路不稳,双手病理征(+)者。
5、颈椎CT或MRI可见颈椎间盘脱出,经牵引、按摩、理疗、药物等治疗3个月以上症状未改善者。
6、颈椎MRI或颈椎CT可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管严重狭窄者。
7、颈椎管内占位病变,转移瘤、结核者。
四、颈椎病手术会不会导致瘫痪?
很多颈椎病患者在得知自己有颈椎病以后,常常由于不在意或经济原因,不愿意手术,或过度担心手术风险、担心手术可能导致的瘫痪而不愿意手术,以致耽误手术治疗时机影响效果。一旦外伤会导致截瘫等灾难性的后果。
颈椎病的手术的确存在风险,但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和脊柱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颈椎病的手术在大医院已十分成熟,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次日可以下床,导致截瘫的机率非常低,这当然也取决于手术者的技术和经验。
五、哪些人适合做微创治疗?
近年来,由于窥镜技术的发展,微创外科快速发展,脊柱微创治疗以创伤小,恢复快被认为是治疗初期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微创治疗不适合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管狭窄,颈椎不稳游离型颈椎间盘脱垂以及结核、肿瘤、以及许多病变引起的颈椎病。
我们认为,对一个或多阶段的颈椎间盘轻中度的突出或膨出,在颈椎MRI或者颈椎CT的辅助检查下,外纤维环未破裂、脊髓轻度受压的情况下适合微创治疗,另外,还必须符合患者在做微创治疗前是经过牵引、锻炼、理疗、吃药等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因此,微创治疗颈椎病并不适合大多数患者。
六、我适不适合保守治疗?怎样治疗?
保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病情一般都比较轻,甚至可伴随颈肌劳损(如落枕)、肩周炎、关节炎等,容易把病情描述得很重,但影像学检查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管狭窄的情况,因此,我们建议:在明确病情之后再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有助于颈椎病的早期治疗与康复。
颈椎病常采取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以牵引和颈后肌群功能锻炼为主,也可结合中医按摩、针灸、推拿、贴膏药等对症治疗。
颈椎病治疗原则:
治疗方针: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般治疗:运动疗法,慎用牵引治疗.温热敷: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患者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理疗,牵引治疗(必须在医院进行)等.
药物治疗:可选择性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可尝试使用济愈堂颈椎顺古安玉贴。
手术治疗:严重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运动疗法,慎用牵引治疗.温热敷: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患者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理疗,牵引治疗(必须在医院进行)等.
锻炼方法:
1、将头部尽量往左扭,往一个方向扭到最大程度时,然后再往相反的方向扭,如此反复重复二、三十次。
2、将头部从下面开始,然后左边,再然后后边,再然后右边,这样绕一圈,接着再朝相反的方向,由下到右到后到左旋转。如此反复二、三十次。
3、将头部尽量压低到胸前,停留片刻之后再向后仰头到最大限度,这样也是反复20多次到30次左右。
4、双手摸着肩膀(左手摸左肩,右手摸右肩),然后从前向后的旋转肩膀。左边旋转之后再旋转右边。也可以一边旋转几十次再换另一边。也可以不用手摸肩膀,直接进行肩膀的旋转。
5、将左边肩膀向上提(耸动),右边肩膀保持不动,然后再将右边肩膀向上提,左边肩膀保持不动。最后再将两个肩膀都向上提。这样反复几十次。
6、将左手从后背下部向上伸,手背贴着背,右手则从右肩上面往下,手掌心向背,然后下一个动作则是刚好左右手对调。基本上锻炼的次数和前面的动作差不多。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22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扭扭头部驱除颈椎病
下一篇: 中医治疗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