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椎间盘各部退变程度不同和力学的因素,椎间盘组织可向后外侧和后方突出,根据其突出的部位不同可分为:
侧后型腰腰椎间盘突出症:此型发生在腰椎间盘的侧后方,突出的部分在椎管内形成椎间盘流因靠近后纵韧带。故压迫下一节种神经根的内侧。如果形成的疝囊大,那么产生的症状就重,会造成蛛网膜的炎症反应,时间一长就易产生外侧后粘连。此种情况一般先出现下肢窜痛,而腰痛则不明显并且腰椎侧弯畸形也个多见。
外侧后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此型突出的部位是在腰推间盘的外侧后方,也是椎间盘薄弱处,所以最为多见。突出的部分近于椎间孔或者在侧隐窝的位置,它占据推间孔的一部分空间,相对造成椎间孔的狭窄,引起血循环障碍,血管痉挛或行出现软组织炎症反应、突出的部分间接挤压神根和神经根袖部,出现神经根的炎症反应,甚至能反射性地刺激脊神经的分支[如脊膜支],致使腰痛并伴有厂肢窜痛等综合征。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于椎管中央,此型的患者症状比较严重。突出的程度不同,其症状也不相同。轻度者,纤维环未完全破裂,髓核形成的疝囊把后纵韧带顶起后凸,它压迫硬膜囊,致使椎管前后经变窄,造成了压迫LS尾神经和硬膜囊与蛛网膜腔的粘连。严重者,行走闲难,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症状。如纤维环完全破裂者,它的髓核游离到惟管内,会发生纤维变性破死后释放出激肽物质,造成沏夜难眠、疼痛难忍的临床症状.此种情况常合并椎管狭窄.突出发发生在下;腰部者,硬膜囊会出现明显的压迫变形.
2)根据髓核突出症的病理分型可分为:
后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向后突出的髓核可压迫马尾或神经根,产生相应临床症状,此型最多见。
椎体内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向软骨板和椎体内突出,此型多发生在青年期;前突出:不引起症状,无实际临床意义。
3)根据突出的程度可分为:
隐藏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幼弱型]:为纤维环不全破裂,其外层尚保持完整,髓核在受压的情况下向破裂软弱部分突出,此时如椎间盘所受的压力大,纤维环破裂多,则髓核继续向外突出;如能适当休息,髓核完全可以还纳,破裂纤维环也可得到愈合、此型有时产生坐骨神经痛,但经体息后可好转;
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移行型]:纤维环裂隙较大,外层尚保持完整,髓核突出较大,此型可转为破裂型,也可经手法复位而治愈;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成熟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可突入椎管内,临床症状较严重,多为持续性。
1.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腰椎间盘明显症的表现,以下腰地方置疼痛,下肢放zhi射痛为主要表现,伴下肢麻木,部分病者下肢活动障碍,主要以劳劳累、疲乏和慢性劳损有关,建议ct检查,平时注意要睡硬板床,避免坐久,避免干重体力活,可以适当慢走,最好是去当地的正规医院确诊才可以,然后对症治疗,可以通过腰椎骨方-医贴调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
根据对病史的了解和细致的体检,不仅能够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意见,而且能基本上做出定位诊断。这主要根据不同神经根在受突出椎间盘组织压迫下产生特有症状和体征。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95%以上发生L4,5或L5S1椎间隙,压迫了L5或S1神经根,故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症状。另有1%~2%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L3,4椎间隙,压迫了L4神经根,可出现股神经症状。在L1,2和L2,3椎间盘突出,出现闭孔神经或股神经受累症状。(T:代表人体胸椎;L:代表人体腰椎;S:代表人体骶椎)
1、T12L1椎间盘突出
L1神经根受压,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外侧区疼痛。在此区域可以出现麻木、痛觉减退,下腹壁反向或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2、L1,2椎间盘突出
L2神经根受压,出现大腿外侧或前外侧疼痛。亦可感大腿前内侧近端疼痛,在同一区域感觉减退。当神经根严重受累时出现麻木或感觉消失。屈髋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内收肌反射减弱。
3、L2,3椎间盘突出
L3神经根受压,出现大腿前内侧疼痛,少数病例感腹股沟区域膝痛,可感膝内侧麻木,当神经受累严重时,可感大腿前内侧麻木。内收肌或股四头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内收肌反射减弱。
4、L3,4椎间盘突出
L4神经根受压。出现腰背痛,髋痛、大腿外侧痛及小腿前侧痛。小腿前内侧麻木,股四头肌无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5、L4,5椎间盘突出
L5神经根受压。出现腰背痛,骶髂部痛、髋痛,向下放射至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疼痛。小腿外侧或包括母趾、足背的麻木,偶有足下垂。膝反射和踝反射一般无改变。
6、L5S1椎间盘突出
S1神经根受压,出现腰背痛、骶髂部痛,髋痛,向下放射至大腿、小腿后外侧及足跟痛。小腿后外侧及包括外侧3个足趾的足背麻木。肌力减弱不多见,若有肌力改变,则表现为足的跖屈及屈母无力。踝反射一般减弱或消失。
7、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一般在L4,5或L5、S1之间,亦可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出现腰背痛、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阴区麻木。膀胱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痹。踝反射和肛门反射消失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22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
下一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