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并不困难,除了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加以诊断外,还应做一些相关的检查。
1、体格检查
体检可有体温升高,关节处红、肿、压痛明显,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关节内有积液积脓,膝关节浮髌试验阳性。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均剧烈疼痛。
2、应作血液及关节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进行关节穿刺,抽出混浊脓液,涂片可见大量白细胞及脓细胞,并可找到细菌,进行培养及敏感试验,临床可根据检查结果用药。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以保全生命与肢体,尽量保持关节功能。
全身治疗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同,如为火器伤,应做好初期外科处理,预防关节感染。 1.早期大量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可以药敏试验选择为主)。
2.全身支持疗法:补充营养、输液、输血等。
3.局部制动和固定。
4.关节内注入抗生素疗法。
5.关节切开引流手术。
6.晚期关节功能恢复治疗与关节功能畸形矫正手术治疗。
一、一般治疗
1、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少量多次输新鲜血。增加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高热时行物理降温。
2、抬高患肢与制动,以减小关节面压力,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常采用皮肤牵引或石膏托板将患肢固定于功能位。
3、急性炎症消退后2~3周,应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可配合理疗。
4、关节引流:可减少关节腔的压力和破坏,减轻毒血症反应。
(1)关节穿刺引流,用生理盐水冲洗,每天1次。
(2)关节切开引流术:若关节穿刺不能控制症状,或关节位置难作穿刺术,应及时基本建设开引流。
(3)关节镜灌洗术:创伤较手术切开引流小,可最大限度反复灌洗关节腔。
二、药物治疗
1. 使用有效抗生素,根据治疗效果及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高整抗生素。应尽早足量、长期应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急性期,需静脉给药,感染控制后,改为口服,至少用至体温下降,症状消失后2周。
2. 关节穿刺抽液、冲冼、注入有效抗生素,一般1~2天穿一次,至关节无渗液为止。
三、手术治疗
全身治疗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同,如为火器伤,应做好初期外科处理,预防关节感染。
局部治疗包括关节穿刺,患肢固定及手术切开引流等。如为闭合性者,应尽量抽出关节液如为渗出液,或混浊液,即用温热盐水冲洗清亮后,再注入抗菌素,每日进行一次。如为脓汁或伤后感染,应及早切开引流,将滑膜缝于皮肤边缘,关节腔内不放引流物,伤口亦可用抗菌药物滴注引流法处理,或局部湿敷,尽快控制感染。
患肢应予适当固定或牵引,以减轻疼痛,避免感染扩散,并保持功能位置。防止挛缩畸形,或纠正已有的畸形,一旦急性炎症消退或伤口愈合,即开始关节的自动及轻度的被动活动,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但亦不可活动过早或过多,以免症状复发。
1. 经全身及关节穿刺冲洗治疗效果不好,或髋关节化脓性炎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切开引流、冲洗,以免关节破坏,或向周围扩散造成骨髓炎。
2. 当关节强直于非功能位或有陈旧性病理性脱位影响功能时,应行矫形术。如截骨、关节融合及关节成形术等。 患者恢复期应该注意的是:
1.注意休息,适量劳动,劳逸结合。
2.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3.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4.定期门诊随访。
5.如有红肿等感染现象应立即就诊。 1.早期以大剂量联合应用抗菌素二种以上,以静滴为主;
2.可根据脓液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二种以上抗菌素;
3.关节内注射以青、链、庆大酶素为主,剂量适当减少;
4.晚期重症者、及并发脓毒败血症和其他并发症者,除静滴大剂量抗菌素外,应注意支持疗法、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等辅助治疗;
5.后期及晚期功能畸形者、术前、术中、术后抗感染治疗。
局部治疗包括关节穿刺,患肢固定及手术切开引流等。
如治疗及时,效果较好,尤其在小儿,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反之,如果治疗不及时,不适当,则可引起关节广泛破坏,形成畸形,终至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化脓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化脓性细菌直接感染,并引起关节破坏及功能丧失的关节炎,又称细菌性关节炎或败血症性关节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好发于儿童、老年体弱和慢性关节疾患者,男性居多,男女之经约2—3:1。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20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化脓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一篇: 关于化脓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