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诊断时,首先应根据外伤史和临床症状以及 X 线片显示的骨折类型,分析造成损伤的机制。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诊断 5 治疗措施 5.1 无移位骨折 5.2 有移位骨折 5.2.1 1.手法复位外固定 5.2.2 2.手术复位内固定 5.2.2.1 踝部骨折的适应证 5.2.2.2 手术原则一般原则为: 5.2.2.3 对不同部位骨折采用的方法 6 病因学 6.1 内翻(内收)型骨折 6.2 外翻(外展)型骨折 6.3 外旋骨折 6.4 纵向挤压骨折 7 并发症 8 关于骨折 8.1 病因病机 8.2 症状 8.3 治疗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踝部骨折的穴位 2 古籍中的踝部骨折 3 治疗踝部骨折的中成药 1 拼音 huái bù gǔ shé
2 英文参考 fracture of malleolu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malleolus[1])为病名[2]。是指以局部肿胀严重,有瘀血斑,剧痛和压痛为主要表现的胫、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的踝关节部的骨折[2][1]。
踝关节的关节面比髋、膝关节的关节面小,担负但的重量与活动却很大,故易发生损伤。占全身骨折的3.83%。多见于青少年。
4 诊断 局部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诊断时,首先应根据外伤史和临床症状以及 X 线片显示的骨折类型,分析造成损伤的机制。
5 治疗措施 踝关节面比髋、膝关节面积小,但其承受的体重却大于髋膝关节,而踝关节接近地面,作用于踝关节的承重应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骨折后如果关节面稍有不平或关节间隙稍有增宽,均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论哪种类型骨折的治疗,均要求胫骨下端即踝关节与距骨体的鞍状关节面吻合一致,而且要求内、外踝恢复其正常生理斜度,以适应距骨后上窄、前下宽形态。
5.2.2 2.手术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应要求解剖复位,对手法复位不能达到治疗要求者,仍多主张手术治疗。
5.2.2.1 (1)适应证 a. 手法复位失败者;
b.内翻骨折,内踝骨折块较大,波及胫骨下关节面 1/2以上者;
c.外翻外旋型内踝撕脱骨折,尤其内踝有软组织嵌入;
d.胫骨下关节面前缘大骨折块;
e.后踝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
f.三踝骨折;
g.陈旧性骨折,继发创伤关节炎,影响功能者。
5.2.2.2 (2)手术原则一般原则为: a.踝穴要求解剖对位;
b.内固定必须坚强,以便早期功能锻炼;
c.须彻底清除关节内骨与软骨碎片;
d. 手术应尽早施行。
5.2.2.3 (3)对不同部位骨折采用的方法 a.内踝撕脱骨折:用螺丝钉固定即可,如螺丝钉达不到固定要求,可用克氏针与钢丝行“8”字张力带加压固定。
b.外踝骨折:可用螺丝钉固定,如腓骨骨折面高于下胫腓联合以及骨折面呈斜行者,可用钢板或加压钢板固定。
c. 后踝骨折波及胫骨下端关节面的 1/4 或 1/3,手法复位较为困难且不稳定,一般应开放复位,螺丝钉内固定。
d.Dupuytren骨折:可用骨栓横行固定下胫腓关节,并同时修补三角韧带。
6 病因学
I度:单纯内踝骨折,骨折缘由胫骨下关节面斜上内上,接近垂直方向。
II度:暴力较大,内踝发生撞击骨折的同时,外踝发生撕脱骨折,称双踝骨折。
III度:暴力较大,在内外踝骨折同时距骨向后撞击胫骨后缘,发生后踝骨折(三踝骨折)。
I度:单纯内踝撕脱骨折,骨折线呈横行或短斜行,骨折面呈冠状,多不移位。
II度:暴力继续作用,距骨体向外踝撞击,发生外踝斜行骨折,即双踝骨折。如果内踝骨折的同时胫腓下韧带断裂,可以发生胫腓骨下端分离,此时距骨向外移位,可在腓骨下端相当于联合韧带上方,形成扭转外力,造成腓骨下1/3 或中 1/3 骨折,称为Dupuytren 骨折。
III度:暴力过大,距骨撞击胫骨下关节面后缘,发生后踝骨折,即三踝骨折。
I度:骨折移位较少,如有移位,其远骨折端为向外,向后并向外旋转。
II度:暴力较大,发生内侧付韧带断裂或发生内踝撕脱骨折,即双踝骨折。
III度:强大暴力,距骨向外侧移位,并向外旋转,撞击后踝,发生三踝骨折。
凡严重外伤,发生三踝骨折时,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并发生显著脱位,称为Pott 骨折。
7 并发症 创伤性关节炎
8 关于骨折 骨折(fracture[1])为病名[3]。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所引起的,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3]。
扭伤和骨折的区别诊断: 例:踝关节受伤。
(1)踝关节扭伤:踝部软组织损伤,虽疼痛剧烈,但能行走。
(2)踝关节骨折:踝部骨裂或骨折,除剧烈疼痛外,脚不能着地,更不能行走。
2、扭伤和骨折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1)扭伤:
A、X线拍片无骨折征象。
B、立即用"好得快"喷射扭伤部位。
C、用加压包扎法包扎局部。
D、用冰水冷敷局部,可达到止住毛细血管内出血,并达到止痛作用。
E、平时坐位或仰卧时,尽量抬高踝部,超过心脏部位,保持患部的血液供应。
F、用中药外敷,消肿止痛。
J、一周后,热敷,贴伤湿止痛膏,红花油涂擦局部,消肿止痛。
H、注意事项:
(A)受伤后,不能立即热敷,不能按摩,不能使用红花油和伤膏药。因为,扭伤后,软组织临近的毛细血管内出血。如果这时采用热敷、按摩、使用红花油和伤膏药以后,会加重毛细血管内出血,从而加重血肿和疼痛的症状。
(B)受伤一周后,才能热敷、按摩、使用红花油和伤膏药。消肿止痛,达到治愈作用。
(2)骨折:
A、X线拍片为骨折的主要诊断依据。以X线拍片诊断骨折的部位、性质、程度。
B、使用上石膏固定骨折部位,必须在骨折处进行超关节固定。
C、三个月内不能活动伤部,保证骨折的早日愈合。
D、注意事项:
(A)怀疑骨折者绝对不能随意活动伤部。
(B)立即送医院进行骨折固定。
(C)治疗期间多服一些含钙食物,帮助骨折的愈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15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踝部骨折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 什么是踝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