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80%,其确切原因还不清楚。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大约占高血压的10%~20%,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欢迎阅读。
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 1、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肾脏病变、继发性肾脏病变、肾动脉狭窄、肾肿瘤。
2、内分泌疾病: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
3、心血管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
4、颅脑病变:脑肿瘤、脑外伤、脑干感染。
5、其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拟交感神经药、甘草等。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 1.血管性高血压 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的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多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2.肾性高血压 高血压。引起高血的常见肾实质性病变包括肾炎、慢性肾孟肾炎、肾核、全身性疾病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损害等。有肾脏实质性病变的病人除了在临床上有高血压之外,常在检查尿液时,可发现有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 孕妇血压增高大致有三种情况: ①孕前已有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称为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②孕期出现高血压,分娩后3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③孕前已存在高血压;妊娠后血压增高加重,称妊娠前高血状况并妊高征。 妊高征的诊断一般不困难。妊局征病人多有水肿,查尿有增多的蛋白,即有蛋白尿。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1.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前者多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其主要病因,患者年龄较轻,血压增高显着,对各类降压药疗效差;后者主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多囊肾等引起,病人尿液检查时常可发现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2.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3.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4.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你好!
直接因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成年高血压病人的5%~10%。其中,肾动脉狭窄导致肾缺血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而由其他肾实质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则称为肾实质性高血压。
1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心、脑、肾、视网膜等器官损伤及代谢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动脉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同时心血管等疾病死亡率和危险性也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但很难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划一明确界线。目前,我国多采用卫生部高血压联盟于一九九九年十月颁发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将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18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90mmHg。但现在国际上普遍认为,将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可减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据此提出应该将血压降至120/80mmHg以下。
专家指出,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提早预防、提早控制至关重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随之引起的心脑血管病也已经公认为第一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将达到高峰。
如果血压长期在140/85左右,就需要注意,先要控制盐的入量,不要吃的太咸.如果比较胖就要控制体重.不要吃高胆固醇食物.如果都注意了血压还是那么高,可以考虑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降压药.心脏闷或痛先做心电图检查,或做运动试验.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参考了《1999WHO/ISH高血压指南》,将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分类:
理想血压(<120/80mmHg),
正常血压(<130/85mmHg),
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
1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
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
3级高血压(≥180/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舒张压<90mmHg),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
2高血压的预防与保健方法
采用按摩的方法防治高血压,效果明显,常用的方法有以下这些:
浴腰法:两掌手指并拢,紧按腰背脊柱两侧,从上往下挤压至臀部尾骨处。做20遍。
顺气法:双手平放在胸前,掌心贴胸部,用鼻子深吸一口气,接着用口呼气,双手慢慢向下抚到小腹部。反复做10遍。
抹前额:取坐位,双手食指弯曲,用食指的侧面从两眉间印堂穴沿眉抹到太阳穴处。至少做10遍。
按摩涌泉法:取坐位于床上,用两手拇指指腹自涌泉穴推至足跟部,局部出现热感后终止操作。每日1~2次,最好于足浴后按摩涌泉穴,效果更好。
按摩指甲根部:以大拇指与食指夹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的指甲根部,转动揉搓。然后,自指甲边缘朝指甲根部慢慢地揉搓下去,勿用力过度。于早、中、晚各做3次。
3高血压患者绝对不能吃哪些食物
高血压现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的,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很多人都是比较容易成为高血压的患者的,而且很多的朋友都是需要知道治疗和预防高血压我们应该吃什么的,但是其实我们更应该了解对于高血压而言我们有哪些食物是不能吃的吧,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说说高血压患者哪些食物是不能吃的吧。
高血压患病后有一些食物是不能吃的,有些食物是需要限制的,否则就会导致病情加重,比如说,食盐的摄入量就一定要注意限制,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溜留可引起细胞外液增加,心排出量增多,血压上升。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限制盐量的摄入。
再次,狗肉之类的食物是不能吃的,高血压病病因虽多,但大部分属阴虚阳亢性质,狗肉温肾助阳,能加重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病情。其他类型的高血压,或为肾阳虚,虚阳上扰,痰火内积,瘀血阻络等,食用狗肉或躁动浮阳或加重痰火或助火燥血,均与病情不利,所以不宜食用。
再有,动物蛋白质的摄入是要限制的,高血压病患者应限制或禁用动物蛋白的摄入,因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平常饮食可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鱼肉、牛奶等。某些蛋白如氨基乙黄酸、酪氨酸等还有降压作用。
最后,高血压患病后,不能抽烟喝酒,这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因为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
上面我们给大家介绍的都是我们生活中高血压的患者不能吃的食物,只有我们知道这些食物分别是什么,我们才能更好的保证我们的健康的。
4了解下尿路感染会引起高血压吗
高血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属心脑血管疾病范畴。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为肾性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范畴,约占高血压的5%~8%。这个比例是比较大的。对于高血压患者,人们往往只注意高血压本身,而容易忽视高血压背后的隐藏原因。由于对肾性高血压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致将肾性高血压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例是不少见的。
尿路感染(主要是慢性肾盂肾炎)是引起肾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据国内资料统计,慢性肾盂肾炎伴有高血压者占14%。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一般为中等度升高,但也有少数可发展为严重高血压。这类患者多有长期反复尿路感染病史,有脓尿及菌尿。如患者有明显膀胱刺激症状、血尿或脓尿,但无菌尿者,则要注意患肾结核的可能性。
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最后导致肾功能不全时,伴发高血压的概率明显增大。也可以这样说,慢性肾盂肾炎伴有高血压时多预示病变可能累及肾实质,此时要提高警惕。
高血压肾病病因
新近研究表明,在过度刺激后局部和全身盐皮质激素受体可通过不依赖于RAS的效应,引起血管和靶器官损伤和纤维化;应用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击可减少SHR和大部肾切除除动物模型的蛋白尿和肾小动脉硬化。目前,越来越多的的试验和临床研究显示醛固酮本身是造成肾小动脉硬化的独立风险分子。
良性肾小球动脉硬化的诊断往往滞后。早期阶段没有任何症状,即使已发展道相当严重的阶段也不典型或不明显,或被其它并发症的表现所掩盖,因此很容易漏诊、误诊。临床上经常可见道患者因其他问题就诊,无意中才发现的病例。大多数心血管病医师对其持默然的态度,仅注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的诊治,而忽略了由此可能导致的靶器官损害特别是肾损害,病常常单纯用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来评估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导致了诊断的延迟。
一、水肿:肾脏是机体排除水分的重要器官因肾脏患病致水分不能排出,潴留于体内时,称肾性水肿。 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其程度不一。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致体重增加数十公斤,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滤过率降低;②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使体液进入组织间隙;③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④有效血容量减少,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临床上根据发病机理的不同将肾性水肿分为两类:
1、肾炎性水肿:主要见于急性肾炎,或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以及其他肾小球疾病。水肿主要因为: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滤过水、钠减少而发生水肿;②球-管失衡:肾小球在发生急性炎症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但肾小管损害较轻,重吸收功能则相对良好,使球-管失去平衡,水、钠在肾小管重吸收相对增多而致水肿;③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增高,使毛细血管内液过多的移到组织间隙而致水肿;④急性肾炎时,少数患者由于血容量增加、高血压等原因而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水、钠潴留。
2、肾病性水肿:常发生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患肾病时因大量蛋白尿引起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内体液滤过增加,从组织间回收的体液显著减少,形成水肿。②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浆的外渗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血管内容量感受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利钠激素则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钠增多,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致水肿加重.
高血压肾病在控制住高血压的同时,配合治疗肾脏,只有这两步同时进行,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因为你单纯治疗肾脏的话,高血压控制不住,你整体的内环境还是紊乱的,所以两者缺一不可!
针对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在药物选择方面,则凡能减少肾素释放或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能扩张肾动脉,改善肾脏供血供氧的药物,以及减少血容量的药物,均可起到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性高血压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抑制肾素活性的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雅施达),苯那普利拉(洛汀新)等.
(3)改善肾脏供血供氧,减少肾素释放的药物,如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长压定等.
(4)β受体阻滞剂,为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肾素分泌,对高肾素型高血压效果好,如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
(5)钙拮抗剂,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的浓度而降低外周阻力,不影响心输出量,长期应用不会导致钠水潴留,甚至还有利尿效应,如硝苯吡啶,拜心通,洛活喜等.
6)利尿剂,一般用噻嗪类,若肾功能明显受损,应选择袢利尿剂,如速尿和丁尿胺等对于较顽固的高血压,可联合应用数种作用不同的降压药,以加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长春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中心组建最具权威的专家诊疗团队。汇聚了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齐主任,朱主任,为您治疗。让一个又一个患者走出疾病的困扰,重新崭放健康的笑容
长春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地址:长春市北安路28号,北安路与大经路交汇处(二实验小学对面)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604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肾性高血压的诊断
下一篇: 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