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是怎么回事】婴儿动脉导管未闭原因)

祝由网 2023-11-16 06:01:42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常见于早产儿,在妊娠满28周前出生的婴儿中发生率可占80%。妊娠期越长,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越低。足月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约2000名活产婴儿中有一个。

症状,体征和诊断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D---见图261-7)常伴发肺血流增多并进一步使气体交换障碍,特别是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婴儿。婴儿有水冲脉,枪击音和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典型的,在肺动脉听诊区有杂音,可以是连续的,收缩期伴一个短的舒张期,或单纯收缩期。某些婴儿,无杂音但有另一些发现;心电图相对于成熟度是正常的(如左室占优势),但左室容量负荷可能增加。X线示心影增大,如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表现不严重,则肺动脉血流增加。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左房直径大于主动脉根部直径。彩色多普勒常示肺血流舒张期血液倒流或显示导管的全部长度。

足月儿,动脉导管未闭常常在生后6~8周作出诊断,诊断依据在于胸骨左缘上部的连续性杂音。外周脉搏明显,伴脉压增宽,心电图可反映出左室容量负荷。X线示左房,左室大和升主动脉大,如动脉导管大则肺血增加。必须注意动脉导管未闭不是补偿肺动脉闭锁,杂音不表示体循环动静脉瘘,肺动脉分支狭窄,或大动脉-肺漏。评估股动脉搏动和下肢的血压必须排除隐藏的缩窄。

治疗

早产儿存在呼吸状况不佳时应该控制液体进量(每日90~100ml/kg),使用利尿剂,维持氧气供给,用药(如消炎痛),或外科结扎使导管闭合。中等量的液体控制2~3天以后,液体量应该逐步增加。在无过度黄疸[间接胆红素>10mg/dl(>170μmol/L)],肾功能衰竭[(肌肝>1。4mg/dl(>120μmol/L)],尿素氮>35mg/dl(12。5mmol urea/L),或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100000/μl)时,消炎痛0。2mg/kg每12小时静脉注射1~2次后能使动脉导管迅速关闭。虽然在早产儿中一些不严重的动脉导管常常自然关闭或在仅用液体控制后就关闭,但是有些仍持续开放,并且在11/2~21/2岁时需要外科结扎。

足月儿,如发生心力衰竭即有手术结扎或切断的指征。选择性手术可在6月龄~3岁时进行,以排除大动脉内膜炎的危险。

  影像学表现

1.肺血增多(一般为轻度增多),左室和左房增大,主动脉结凸出或增宽,部分病例可有“漏斗征”,心脏大血管搏动增强,甚至出现陷落脉是本病的基本X线征象。

2.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其X线表现相似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

3.超声心动图:能探及降主动脉-肺动脉间有异常通道。

4.磁共振成像;在左前斜位矢状切面像上能见到降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沟通。

5.心血管造影;以升主动脉造影为宜。主动脉造影,弓降部充盈的同时主肺动脉亦显影是诊断本病的确证。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是怎么回事】婴儿动脉导管未闭原因

发病原因 遗传是主要的内因。在胎儿期任何影响心脏胚胎发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脏畸形,如孕母患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糖尿病、高钙血症等,孕母接触放射线;孕母服用抗癌药物或甲糖宁等药。

原因分析 动脉导管是胎儿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婴儿出生后随着第1次呼吸的建立,血氧浓度急剧上升,可使动脉导管壁肌肉发生收缩而关闭。一般在生后第1天动脉导管大多已呈功能性关闭,但在7~10天内可由于缺氧等原因而重新开放。解剖上的闭塞则常需在1岁左右方能完成。组织学上的变化是先由内皮细胞形成的血管内膜垫突向动脉导管腔,然后内膜下层出血和坏死,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最终导致动脉导管腔永久闭塞,而形成一条索带状的残余。若动脉导管持续开放,构成主动脉和肺动脉间不应有的通道,即称动脉导管未闭(PDA)。

发病机制 胎儿的动脉导管从第六主动脉鳃弓背部发育而来,构成胎儿血循环主动脉、肺动脉间的生理性通道。胎儿期肺小泡全部萎陷,不含有空气,且无呼吸活动,因而肺血管阻力很大,故右心室排出的静脉血,大都不能进入肺内循环进行氧合。由于肺动脉压力高于主动脉,因此进入肺动脉的大部分血液将经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再经脐动脉而达胎盘,在胚盘内与母体血液进行代谢交换,然后纳入脐静脉回流入胎儿血循环。

预防措施 1、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孕妇本人及其配偶,如嗜烟、酗酒等。

2、孕前积极治疗影响胎儿发育的疾病,如糖尿病、红斑狼疮、贫血等。

3、积极做好产前检查工作,预防感冒,应尽量避免使用已经证实有致畸胎作用的药物,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4、对高龄产妇、有先心病家族史、夫妇一方有严重疾病或缺陷者,应重点监测。

注意事项

1、把握治疗时机。

在施行根治性手术时,要求患儿不能有气管炎和肺炎等内科疾病,因此,家长应对有动脉搏导管未闭的宝宝特别关注,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时机,争取如期进行根治性治疗。

2、注意纠正患儿不正确姿势。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是采用左侧后外伤口,伤口较长,在左侧背部。故患儿术后左臂不敢活动,怕痛。走路爱斜着身体,左肩低、右肩高。家长应鼓励患儿多活动左臂,走路时姿势要端正。

相关文章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

动脉导管未闭为什么容易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

动脉导管未闭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 主要是因为主动脉的血从未闭合的导管直接流入肺动脉 ,只有少数到体循环供血供氧。未闭处导致左心房扩大,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此处存在着异常的血液压力阶差,引起血液强力喷射和涡流。血流的喷射冲击,使心内膜的内皮受损、胶原暴露,形成血小板-纤维素血栓。涡流可使细菌沉淀于低压腔室的近端、血液异常流出处受损的心内膜上。故容易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病 有些专业 不懂的可以留言 这种病早期治疗效果很好 尤其幼儿时 心内科介入治疗发展很快

婴儿动脉导管未闭怎么行成?婴儿动脉导管未闭该怎么办

1、自愈

大部分的动脉导管未闭都是具有自愈性的,这是由于新生儿出生之后,动脉导管不再承担气体交换的功能,所以会因为长期不用而自行闭合,一般这种闭合会在一周岁左右完成,如果不能闭合,在需要采用医学手段干预。

2、药物治疗

如果是早产儿出现动脉代管未闭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帮助关闭动脉导管,常用的药物包括吲哚美辛和布洛芬颗粒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不能用于治疗已经足月的婴儿的治疗。

3、结扎手术

结扎手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另一种是直接进行钳闭或者缝合。前者适用于同时存在其他心脏畸形的病理,例如肿瘤,囊肿等,而后者主要用于早产儿以及有反复发作的肺炎的情况,但是手术后容易造成喉返神经损伤以及假性动脉瘤等后遗症。

4、封堵手术

封堵手术指的是使用弹簧圈或者蘑菇伞对未闭的导管前端进行封堵,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适用于体重大于4kg,导管直径大于14mm的病例,具有疗效好,恢复快的优点。

以上几种方式就是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方式,具体的还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大部分情况经过治疗都会有不错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治疗之后的三个月要进行复查,如果心脏彩超显示无残余分流,同时心脏功能没有异常,才可以确认痊愈,否则还需要继续进行监控或者是再次进行治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95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