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外科正宗》载:“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即为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给静脉曲张下的定义是:浅静脉局限性、节段性囊状或圆柱状扩张。先天性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浅静脉内压力增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下肢静脉曲张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系指病变位于大隐、小隐静脉,不伴有深静脉病变;后者系指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后果。据统计,我国上海地区统计的患病率为8.3%。美国患病率为10%,加拿大患病率为20%。
1 曲张的静脉哪里来 说起静脉曲张,或许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据统计我国就有约1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也就是在我国,平均不到20个人里面会有一个人患有这个病。那些经常站立或者静坐的职业人,除了我们的老师、交警、导购员、美容师、医生、护士,以及IT人士、白领等坐办公室的人员甚至一些高强度的运动员,都可以看见他们的小腿上面青筋暴突,有的甚至如同树瘤一般蜿蜒纠缠,甚是慎人——这就是下肢静脉曲张。
2 为什么会出现静脉曲张 我们人体血液从动脉系统输送到全身,再通过静脉系统回输到心脏。但是我们的心脏收缩的压力很大,收缩的时候要保证血液都是往动脉里面流,而不能不小心逆流到静脉去,那么怎么办?于是我们的静脉里面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瓣膜存在,这个瓣膜就像一个个水闸,而且是单向的,只能允许血液从一个方向往心脏去,从心脏逆流回来的血液绝不允许通过。
但许多因素,譬如,血管先天薄弱、血流冲击、老化等,都会影响瓣膜的功能,导致“阀门”关不紧,血液就会向下逆流倒灌,两边的血液相遇就会对静脉壁产生压力,静脉便会出现扩张。久而久之,扩张将愈加明显并迂曲,形成静脉曲张。
长时间站立或静坐,会因肌肉疲劳和地心引力的缘故,致使腿部血液回流不畅,血液黏度增加,令静脉曲张高发。另外孕妇由于血液增长、胎儿和子宫压迫盆腔静脉、体重增加等原因,也会造成血液回流不畅;而血脂偏高、血液粘度高的肥胖人士也在易中招人群之中。
3 一个不痛不痒的病 虽然静脉曲张很常见,但却很多人不会当回事,毕竟很多人觉得这个问题除了看起来有点难看之外,不痛不痒,也没什么的大不了的。
的确,下肢静脉曲张早期除了影响外观外,并无其他明显症状。但如不及时治疗,当病情加重时,就可能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疲乏、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那时,静脉就像蚯蚓般爬满大小腿,甚至张牙舞爪地膨胀凸出,连袜子都遮掩不住。严重的还会出现湿疹、溃疡、静脉炎,甚至静脉破裂出血,相当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静脉曲张,还真不是一个不痛不痒的病。
4 静脉曲张的七个阶段 段0期:静脉曲张,这一级很可能还看不到曲张的血管;
1期:肉眼能看到静脉曲张,但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2期:除了有明显的曲张,病人还会稍微感觉到酸胀或沉重感;
3期:病人到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时,会觉得自己的腿有点水肿
4期:进展到第4期时,皮肤上的毛细血管破裂,造成皮肤颜色变深,医学上叫色素沉着;再继续发展就是溃疡、烂脚
5期:五期的溃疡往往自己会愈合;
6期:即便治疗,溃疡也难以愈合,形成顽固性老烂脚。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一般来说,下肢静脉曲张迁延日久,就会导致:皮下硬结、溃疡、色素沉着、湿诊等并发症状。如无深静脉功能不全还会出现水肿。
而这些症状之后出现的损伤修复会相当困难,常见的临床可见的危害主要如下:
1、静脉曲张造成的溃疡通常是小而浅表的,多位于内踝上下区域,非常痛,因为神经末梢暴露。在邻近溃疡处可见到或触到曲张的静脉。溃疡可起于硬结,色素沉着或湿疹处的轻度创伤后。由于深静脉功能不全造成的溃疡常为慢性,在看见时范围已较大。
2、浅表的血栓性静脉炎存在局限性疼痛,条索样硬结,静脉周围炎造成皮肤红棕色,时而发热。
3、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很少并发肺栓塞,除非有深静脉血全形成,后者多发生于长期卧床患者。
4、老年人多见的壁很薄的动脉瘤样扩张,如覆盖的皮肤很薄,轻度创伤会使之破裂和出血
用压力绷带或弹力袜以及服用非类固醇抗炎药通常可缓解症状。如上述治疗未能缓解症状,在局麻下作局部浅表静脉血栓切除可立刻解除症状并恢复完全正常的活动。小面积受累在数天内可自愈,但硬结可持续数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92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如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下一篇: 下肢静脉曲张有什么危害?